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西厢记》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王实甫 | 发布时间: 1021天前 | 22335 次浏览 | 分享到:


    小姐觉得有点奇怪,说道:“我一直在妆楼,怎么会认得他呢?”


    红娘道:“小姐,你不仅认得,而且见过三次面,一次比一次亲。”


    小姐道:“红娘,你又胡说了!我怎么一点也记不得。”


    红娘道:“小姐,让红娘来提醒你吧。第一次是在大雄宝殿上无心相遇,第二次是月夜隔墙吟诗,小姐你不是还和了他一首诗吗?他在墙头上露出了半个身子,你不是也看到的吗?第三次是道场附斋,陪着小姐你一起痛哭的,他就是那个大恩人。”


    小姐听了不禁心花怒放,说道:“噢,原来是他!”


    红娘笑着说道:“小姐,这回可心满意足了吧!”


    小姐羞得满面通红,低头不语,但心中却如倒海翻江,她想,佛殿许婚是一件无奈的事,所幸有情人能成眷属。不过她很了解母亲的为人,她是一心一意要中表联姻的,佛殿许婚也许是一个权宜之计,口说无凭,不要危难一过,就要变卦,倒也拿她没办法。想到这里,原来的喜气洋洋不由得变成了忧心忡忡。小姐的这种担心,倒不是杞人忧天,换句话来说,也许就是“知母莫若女”吧!


    却说崔老夫人,自从解围以后,心头压着的一块大石落地,不知有多轻松!但轻松过后。心事又来了。现在一女许了两家,这可怎么办呢?一家是老相爷的遗言,也是她一力促成的,女婿又是自己的侄儿,老相爷的遗言不能违背,她本人的主意不能放弃,又是中表联姻,亲上加亲,门当户对,所以这一门亲事是万万不能退的。现在这家是大恩人,受恩必报,又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自己亲口所许,长老为证,再看看张生的人品、学问、智谋样样都胜过自己的宝贝侄儿,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着想,实在也难以反悔。但她心中却认为侄儿终究是自己人,门第又高。张生是个什么东西?好煞也是外头人,尽管也是尚书门第,却是败落了的,门不当,户不对,将有损崔家的声誉!她权衡轻重,横下心来,决心赖婚。但是用什么方法去赖呢?老夫人终究不愧为相国夫人,也算得上一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已经胸有成竹了。第一步,她决定先让张生搬到院内来住,以此制造“亲近”的气氛,让大家和张生不提防有赖婚这一着狠棋。


    话说张生送走兄长白马将军杜确以后,因为尚未向崔老夫人告辞,故仍旧回到崔家大院。


    老夫人对张生道:“先生的大恩,永世难忘,从今以后,你不要住在寺里了,就搬来家里西厢书院安歇。老身立即命人去收拾,请即日就搬过来!”张生听了,心里非常高兴,终究是自己人了,应该住在一起。从此和我家小姐见面的机会更多了,越想越美,几乎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但哪敢在未来的丈母娘面前放肆,所以在表面上不露一点声色,很坦然地说道:“晚生遵命。多谢老夫人厚爱,晚生告辞了。”说罢,一揖到地,很潇洒地走了。


    老夫人望着张生的背影,脸上闪过了一丝冷笑。


    张生飘飘然地从崔府出来,心里美滋滋的。未来的岳母大人已经把他当作自己人,要他搬进去同住,这事儿得和长老说一声,于是往方丈而来。长老正在蒲团上打坐,紧张了几天的神经也得放松放松,见张生进来,长老忙从蒲团上站起来,说道:“相公,请坐,辛苦了!阖寺生灵,全仗相公得救,老衲谨此致谢了!”说罢,双手合十顶礼。


    张生一边还礼,一边说道:“长老不必客气,救人自救而已,不足挂齿。”长老道:“相公过谦了!”


    张生道:“长老,小生的亲事,你看如何?”


    长老道:“莺莺小姐,不用怀疑,肯定是相公的娇妻了!”


    张生道:“刚才老夫人要小生搬到她家西厢书院去住,看来这门亲事确是不用怀疑的了。”


    长老道:”这是好事的先兆。相公,老衲恭喜你了!”


    张生说道:“托长老的福!小生去收拾行李,告辞了!”


    西厢书院的环境十分幽静。原是当年老相爷在正屋西边另外建造的一座小院落,作为读书养性的地方。它和正房有围墙分隔,崔府处在普救寺内,是寺中院,而西厢书院则处在崔府大院之内,是院中院。现在张生搬了来,一看这个地方,十分满意,确实比容膝山房强得多。那小院的月门上方嵌一块小横匾,上写“退思”二字。进入书房,陈设更为高雅,粉墙上挂一幅中堂,是玄宗朝大诗人王维画的山水,画意取梁朝诗人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意。中堂两边配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闭门即是深山”,下联是“读书随处净土”。周围放着不少书柜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那珍宝架上,陈列着夏鼎商彝,秦砖汉瓦,各种古玩,全是稀世之珍。张生看了这些陈设,心里非常感激老夫人,她确实是把自己当作女婿看待了。张生此时感到一切都称心如意,心想,从此以后,近水楼台先得月,虽不能和小姐朝夕相处,至少见面的机会是不会少的,更何况不久的将来就要结为连理,白头偕老,我张珙也不虚此生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