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茶馆》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老舍 | 发布时间: 1013天前 | 9750 次浏览 | 分享到:

《茶馆》




茶馆序幕



老舍文集(第十一卷)


(三幕话剧)


人物表


王利发--男。最初与我们见面,他才二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作了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


唐铁嘴--男。三十来岁。相面为生,吸鸦片。松二爷--男。三十来岁。胆小而爱说话。常四爷--男。三十来岁。松二爷的好友,都是裕泰的主顾。正直,体格好。


李三--男。三十多岁。裕泰的跑堂的。勤恳,心眼好。二德子--男。二十多岁。善扑营当差。


马五爷--男。三十多岁。吃洋教的小恶霸。刘麻子--男。三十来岁。说媒拉纤,心狠意毒。康六--男。四十岁。京郊贫农。


黄胖子--男。四十多岁。流氓头子。秦仲义--男。王掌柜的房东。在第一幕里二十多岁。阔少,后来成了维新的资本家。


老人--男。八十二岁。无倚无靠。


乡妇--女。三十多岁。穷得出卖小女儿。小妞--女。十岁。乡妇的女儿。


庞太监--男。四十岁。发财之后,想娶老婆。小牛儿--男。十多岁。庞太监的书童。宋恩子--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吴祥子--男。二十多岁。宋恩子的同事。康顺子--女。在第一幕中十五岁。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


王淑芬--女。四十来岁。王利发掌柜的妻。比丈夫更公平正直些。


巡警--男。二十多岁。


报童--男。十六岁。


康大力--男。十二岁。庞太监买来的义子,后与康顺子相依为命。


老林--男。三十多岁。逃兵。


老陈--男。三十岁。逃兵。老林的把弟。崔久峰--男。四十多岁。作过国会议员,后来修道,住在裕泰附设的公寓里。


军官--男。三十岁。


王大拴--男。四十岁左右,王掌柜的长子。为人正直。周秀花--女。四十岁。大拴的妻。


王小花--女。十三岁。大拴的女儿。


丁宝--女。十七岁。女招待。有胆有识。小刘麻子--男。三十多岁。刘麻子之子,继承父业而发展之。


取电灯费的--男。四十多岁。


小唐铁嘴--男。三十多岁。唐铁嘴之子,继承父业,有作天师的愿望。


明师傅--男。五十多岁。包办酒席的厨师傅。邹福远--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卫福喜--男。三十多岁。邹的师弟,先说评书,后改唱京戏。


方六--男。四十多岁。打小鼓的,奸诈。


车当当--男。三十岁左右。买卖现洋为生。庞四奶奶--女。四十岁。丑恶,要作皇后。庞太监的四侄媳妇。


春梅--女。十九岁。庞四奶奶的丫环。老杨--男。三十多岁。卖杂货的。小二德子--男。三十岁。二德子之子,打手。于厚斋--男。四十多岁。小学教员,王小花的老师。谢勇仁--男。三十多岁。与于厚斋同事。小宋恩子--男。三十来岁。宋恩子之子,承袭父业,作特务。


小吴祥子--男。三十来岁。吴祥子之子,世袭特务。小心眼--女。十九岁。女招待。


沈处长--男。四十岁。宪兵司令部某处处长。茶客若干人,都是男的。


茶房一两个,都是男的。


难民数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大兵三、五人,都是男的。


公寓住客数人,都是男的。


押大令的兵七人,都是男的。


宪兵四人。男。


傻杨--男。数来宝的。




第一幕



时间 一八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早半天。


地点 北京,裕泰大茶馆。


人物 王利发 刘麻子 庞太监 唐铁嘴 康 六小牛儿


   松二爷 黄胖子 宋恩子 常四爷秦仲义 吴祥子


   李 三 老 人 康顺子二德子 乡 妇 茶客甲


   乙、丙、丁马五爷 小 妞 茶房一二人


〔幕启: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人们,每天在蹓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作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如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奇怪的意见也在这里可以听到,象把海边上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最好的方法。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我们现在就要看见这样的一座茶馆。〔一进门是柜台与炉灶--为省点事,我们的舞台上可以不要炉灶;后面有些锅勺的响声也就够了。屋子非常高大,摆着长桌与方桌,长凳与小凳,都是茶座儿。隔窗可见后院,高搭着凉棚,棚下也有茶座儿。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有两位茶客,不知姓名,正眯着眼,摇着头,拍板低唱。有两三位茶客,也不知姓名,正入神地欣赏瓦罐里的蟋蟀。两位穿灰色大衫的--宋恩子与吴祥子,正低声地谈话,看样子他们是北衙门的办案的(侦缉)。〔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据说是为了争一只家鸽,惹起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纠纷。假若真打起来,非出人命不可,因为被约的打手中包括着善扑营的哥儿们和库兵,身手都十分厉害。好在,不能真打起来,因为在双方还没把打手约齐,已有人出面调停了--现在双方在这里会面。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王利发高高地坐在柜台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