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拈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
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
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
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
徐娘傅粉,
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
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
清芬酝藉,
不减酴醾。
渐秋阑,
雪清玉瘦,
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
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
浓烟暗雨,
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
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
何须更忆,
泽畔东篱。
长寿乐
南昌生日
微寒应候,
望日边六叶,
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
漏残银箭,
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
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
归逢佳偶。
到如今,
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
文步紫禁,
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
虎符熊轼,
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
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
兰羞玉酎。
祝千龄,
借指松椿比寿。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
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浪淘沙
素约小腰身,
一耐伤春,
疏梅影下冕妆新。
袅袅婷婷何样以?
一缕青云。
歌巧动朱唇,
字字娇嗔,
桃花深径通津。
怅望瑶台清夜月,
还照归轮。
生查子
年年至镜台,
梅蕊宫妆困。
今岁不归来,
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
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
人远天涯近。
品令
零落残红,
恰浑以臙脂色。
一年春事,
柳飞轻絮,
笋添新竹
寂寞幽闺,
坐对小园嫩绿。
登临未足,
怅游子归期促。
他年魂梦千里,
犹到城阴溪曲。
应有凌波,
时为故人凝目。
急雨惊秋晓,
今岁较秋风早。
一觞一咏,
更篢莫负,
晚风残照。
可惜莲花已谢,
莲房尚小。
汀苹岸草,
怎称得人情好?
有些言语,
也待醉折,
荷花向道。
道与荷花,
人比去年总老!
青玉案
征鞍不见邯战路,
莫便匆匆归去,
秋风萧条何以度?
明窗小酌,
暗灯清话,
最好流连处。
相蓬各自伤迟暮,
犹把新词诵奇句,
盐絮家风人所许。
如今憔悴,
但余双泪,
一以黄梅雨。
注释
①玉簟:李易安多次在词中提及的玉簟是一种竹席。人们夏天将此凉席铺在床上。玉簟通常编得精美,上面有诸如“才智”等词的种种图案。
②飞雁的象征:大雁总是列队飞行。有时排成“一”字形,有时成“人”字形。在诗词里雁指在外的人。易安写此词时新婚不久,丈夫出门在外。她将此词写在丝绢上寄给了丈夫。
2.醉花阴①瑞脑:是种名贵的香,呈粉末状,由瑞脑木制成。其树矮小,春天开紫白色花。
②金兽:狮形金香炉,香烟从狮口中出来。
③重阳:中国登高节。中国传统中说公元一世纪时道士付长分的弟弟樊进听师父说九月九日,他家将遭大难。只有带领全家登山,饮菊花酒,并将装有茱萸叶的小红丝袋系在臂上避邪才能逃生。樊进跑回家去,按照师父指示行事。待全家晚上下山时,发现家中牲畜全部死亡。付长分说:“大难已过,你的牲畜已替你们死去。”中国人至今将九月九日做登高节,人们上山去饮菊花酒。
④东篱:东篱即菊园的别名。自公元十世纪伟大诗人陶潜时就得此名。陶潜酷爱菊花,中国人称之谓“黄花”。他写过以下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①玉镜台:是中国妇女放梳妆用具的盒子,用上等木料制成,上面常饰以金、银或玉石。
打开盒盖时,可看到里面镶的镜子。
②宫妆:公元五世纪吴王之女寿阳公主于一春日在亭中入睡,梅蕊落下,附在她的前额上。此后宫中仕女都将梅蕊贴在额头上,此俗习成为宫妆。
③长江:扬子江的别名。
④楚:公元前十二世纪位于华中的诸侯国。今湖北、湖南两者统称楚。楚是易安丈夫去的地方。
①脂粉满:指胭脂与粉等浓妆。易安同其他中国妇女一样,用脂粉化妆。
②阳关:华北某城门名。十世纪诗人王维写过有关“阳关”的诗。王维在此为友人设宴饯行,并令歌人唱其诗。此后“阳关”就用于送别宴会上。歌人通常重复四遍,故易安在词中提到“四叠阳关”。
③山长山又断:在易安眼里,山虽长,却很快消失在天边。换言之,她的目光不能长久地追随离去的姊妹的身影。
④雁:公元前一世纪汉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将苏武扣留,并报告中国说苏武已死。
汉帝知此非事实,于是对匈奴讲他在林中打猎时收到苏武系在大雁足上的一封信,说自己仍然活着。匈奴闻后十分诧异,立即将苏武送回。这一传说逐渐用在诗中,大雁表示传送书信的使者。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