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也忘了跟着大家下去,她只凝注着这欢乐的一群。远的夫人很年轻,很苗条,头发烫得鬈曲着,发的两旁露着一对大珠耳环,丰艳的脸上,施着脂粉,身上是白底大红花的绸长衣,这一切只衬出她的年轻,并不显得俗气。男孩子是帽子挂在颈后,白上衣,青绒裤子。女孩子,短发齐眉,浅黄色衣裳上面套着圆领短袖的浅黄绒衫。两个孩子都露着大半截肥白的小腿。
这一家人笑嘻嘻的互相问讯,女孩子抬着头,抱着父亲的腿,清扬的眉宇,完全是远的神情。男孩子牵着母亲的手,笑着站在一边,那小小的嘴唇,和远的夫人一般无二。
远忽然回头,看见秋心站在梯口,便连忙拉了孩子走过来,他的夫人也跟着过来,远替他们都介绍了。孩子们抬头和秋心略一招呼,便左右牵着远的手说:“爸爸,车在码头上呢,我们上去罢!”远一面推着孩子,一面提起箱子来,对秋心说:“这里有人来接你没有?若没有,我的车子可以送你,先到我家里坐坐也好。”远的夫人也笑说:“真的,何小姐,先到我们那里歇歇。”秋心连忙说:“谢谢,有人来接我,我看见他们在码头上了,你们先走罢。”
这一对夫妇在两个孩子推挽之中,便下了扶梯。秋心看着他们上了车,几只手在窗外向她挥动,这车便徐徐开动,渐渐便转过街角……
这时船上的客人已将走尽,码头上的人们也渐渐星散。秋心自己提着箱子,慢慢的走下船来,到了岸上,略为站了一站,四顾阴沉之中,一阵西风,抹过她呆然的脸上,又萧萧的吹过,将船边码头上散乱的草屑和碎纸,卷在地面飞舞着。
《小难民自述》序
南江先生将小岵女士所作的《小难民自述》带来我看,叫我作序,我在俗事匆忙中看了两遍,觉得很愿意写几个字。
小岵女士,姓名是吴大年,江苏嘉定人,今年才十三岁。
她自幼经历的地方很多,而自“七七”变起,二十六年“八月里的一天”,又送她从南京经过和州,桐城,武汉各处,终于到了昆明。九个多月的“流浪”,使她用半年的工夫,写成了这本将近四万字的《小难民自述》。小小的十三岁年纪,能够清晰不紊的追写她的沿途印象和感性,写至数万字之多,无论从那方面看来,都是难能可贵的。
这本书“产生的目的”,小岵女士自己说,是“在使后方的小朋友们知道战区中同胞的痛苦;同时也更为了纪念我自己,由于大战的促使,使我走遍了半个中国,遍览各地风俗。”
这两件她都做到了,她对于所说之“不平的情绪”,写得很兴奋,很深刻,敌机轰炸的惨状,灾区难童的苦况等,都描写得很动人。至于沿途逃难的经历,这一段路,正是我所未经过的,对于城市山水公路的描写,也都使我很感到兴趣。这完全天真纯洁的幼女心情,一路在依恋旧居,痛恨顽敌的情绪之中,仍然忘不了自然的欣赏,和新生的希望,黑暗在她背后消灭了,她看见“新生和光明展开在我们的前头”。
我觉得很荣幸,能为这“小作者”的处女作写序。对于作者,我希望她因着“出版”的鼓励,能多学外国文字,多看中外名著,多写(虽然不一定要多发表)。因为从十三岁写起,至少自己要希望再继续写作五十年,这不过是个萌芽,是个启明星,浓密的树阴,灿烂的日中,是要在三四十年后的。二十八年三月十三日于昆明
我的择偶条件
新近搬了一次“家”,居然能从五个人合住的一间屋子,搬到一间卧室,一间书房连客厅的房子里来,虽然仍有一个“屋伴”,在重庆算是不容易的了。这两间屋子,略加布置,尚属雅洁。窗明几净,常有不少的朋友来陪我闲谈;大家总觉得既有这么雅洁的屋子,更应当有个太太了,于是谈锋又转到了择偶的条件。随谈随写,居然也有二十几条,如下:
一因为我自己是在北方长大的南方人,所以我希望对方不是“北人南相”——此条可以商量。
二因为我是学文学的,所以希望对方至少能够欣赏文艺。
三因为我是将近四十岁的人,所以希望对方不在二十五岁以下。
四因为我自己是个瘦子,所以希望对方不是一个胖子。
五因为我自己不搽润面油、司丹康,所以希望对方也不浓施脂粉,厚抹口红。
六因为我自己从未穿过西装,所以希望对方也不穿着洋服——东方女子穿西服,十个有九个半难看!
七因为我有几个外国朋友,所以希望对方懂得几句外国语言。
八因为我自己好客,所以希望对方不是一个见了生人说不出话的女子。
九因为我很择客,所以希望对方也不招致许多无聊的男女朋友,哼哼洋歌,嚼嚼瓜子,把橘子皮扔得满地。
十因为我颇有洁癖,所以希望对方也相当的整齐清洁——至少不会翻乱我的书籍,弄脏我的衣冠。
十一因为我怕香花,所以希望对方不戴白玉兰,不在屋子里插些丁香、真珠梅之类。
十二因为我喜欢雅淡,所以希望对方不穿浓艳及颜色不调和的衣服,我总忘不了黄莘田先生的两句诗:“颜色上伊身便好,带些黯淡大家风。”
十三我自己曾经享受过很舒服的衣食住行,而在抗战期内,绝口不提从前的幸福!我觉得流离痛苦是该受的。因此,我希望对方不是整天的叹气着说:“从前在北平的时候呀,”
“这仗打到什么时候才完呀,”一类的废话。
十四因为我喜欢旅行,所以希望对方也不以旅行为苦。
十五因为我喜欢海,所以我希望对方也爱泅水,不怕海风。
十六因为我喜欢山居,所以希望对方不怕山居的寂莫。
十七因为我喜听京戏——虽然并不常去,所以希望对方不把国剧看得一钱不值。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