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冰心全集第七卷》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冰心 | 发布时间: 858天前 | 22993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我的父亲


关于我的父亲,零零碎碎地我也写了不少了。我曾多次提到,他是在“威远”舰上,参加了中日甲午海战。但是许多朋友和读者都来信告诉我,说是他们读了近代史,“威远”


舰并没有参加过海战。那时“威”字排行的战舰很多,一定是我听错了,我后悔当时我没有问到那艘战舰舰长的名字,否则也可以对得出来。但是父亲的确在某一艘以“威”字命名的兵舰上参加过甲午海战,有诗为证!


记得在1914—1915年之间,我在北京中剪子巷家里客厅的墙上,看到一张父亲的挚友张心如伯伯(父亲珍藏着一张“岁寒三友”的相片,这三友是父亲和一位张心如伯伯,一位萨幼洲伯伯。他们都是父亲的同学和同事。我不知道他们的大名,“心如”和“幼洲”都是他们的别号)贺父亲五十寿辰的七律二首,第一首的头两句我忘了:×××××××东沟决战甘前敌威海逃生岂惜身人到穷时方见节岁当寒后始回春而今乐得英才育坐护皋比士气伸第二首说的都是谢家的典故,没什么意思,但是最后两句,点出了父亲的年龄:想见阶前玉树芳希逸有才工月赋惠连入梦忆池塘出为霖雨东山望坐对棋枰别墅光莫道假年方学易平时诗礼已闻亢从第一首诗里看来,父亲所在的那艘兵舰是在大东沟“决战”的,而父亲是在威海卫泅水“逃生”的。


提到张心如伯伯,我还看到他给父亲的一封信,大概是父亲在烟台当海军学校校长的时期(父亲书房里有一个书橱,中间有两个抽屉,右边那个,珍藏着许多朋友的书信诗词,父亲从来不禁止我去翻看。)信中大意说父亲如今安下家来,生活安定了,母亲不会再有:


“会少离多”的怨言了,等等。中间有几句说:“秋分白露,佳话十年,会心不远,当笑存之。”


我就去问父亲:“这佳话十年,是什么佳话?”父亲和母亲都笑了,说:那时心如伯伯和父亲在同一艘兵舰上服役。海上生活是寂寞而单调,因此每逢有人接到家信,就大家去抢来看。当时的军官家属,会亲笔写信的不多,母亲的信总会引起父亲同伴的特别注意。有一次母亲信中提到“天气”的时候,引用了民间谚语:“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大家看了就哄笑着逗着父亲说:“你的夫人想你了,这分明是‘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意思!”父亲也只好红着脸把信抢了回去。从张伯伯的这封信里也可以想见当年长期在海上服务的青年军官们互相嘲谑的活泼气氛。


就是从父亲的这个书橱的抽屉里,我还翻出萨镇冰老先生的一首七绝,题目仿佛是《黄河夜渡》:


夜过荥泽觉衣单黄河桥上轻车渡月照中流好共看父亲盛赞这首诗的末一句,说是“有大臣风度”,这首诗大概是作于清末民初,萨老先生当海军副大臣的时候,正大臣是载洵贝勒。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五日清晨





悼念有吉佐和子


我案头的日历,左边已翻过了一大摞,右边只剩薄薄的几张纸。窗外朔风呼啸,又是“急景凋年”时节。去年年终,我在写的怀念日本朋友的短文中,还曾提到有吉佐和子。怎能料到今年此日,她已成了古人了!


我和她的初次会面,是在一九六一年的春天。我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到了东京。


日本朋友在椿山庄设宴招待我们。致欢迎词的就是有吉佐和子。那时她风华正茂,穿着一身淡素的衣裳,更显得她双颊红润,身材丰硕。她会英语,我们可以直接交谈。她知道我到过广岛,特地在风雨交加之日,到我们住的镰仓旅馆来看我。我们谈得很深。当我谈到我和年轻的原子弹受害者的谈话时,她忍不住哭了,我也很激动,当时就做了一首词送她,调寄“卖花声”:椿树山庄欢迎会上互飞觞淡素衣裳灯彩里玉润珠光何事最难忘热血柔肠纵谈广岛泪双行者是论交开始地春雨镰仓当年秋天,她来华访问,就带来一把泥金摺扇,让我把这首词写了上去。


我和她相熟,是在一九六四年,那时她带了女儿和一个保姆,来华休养,住在城内和平宾馆的中国式小院子里,廖公吩咐我好好地照应她。因此我常从西郊进城,有时陪她到医院看病。她年轻,住不惯清静的病室,往往在我和医生说好安顿她住院之后,过不了三天,当我从城外带了花束去看她时,她却已经出院,回到宾馆去了!


有吉佐和子是个才华横溢,而又多产的作家。她曾告诉我,她能同时为三种报刊写三种长篇连载!她又极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她从不吟风弄月。她在留美期间,看到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她十分愤怒,写了《非色》。她同情老年妇女的悲惨的遭遇,写了《恍惚的人》。


她对于因工业现代化而引起的污染问题,尤为愤慨,写了《复合污染》。她写了许多这类的小说和文章。虽然我看不懂日文,每出一本书,她必定送我一本。


她来华不止一次,这其间我也多次访问日本,我们不断地会面,每次会面,都有说不完的话。我最后的一次访日,是在一九八○年春夏之交,我和她又晤谈了多次。我访问了她的新居和摆满书籍的书房,会见了她的母亲和长大了的女儿。


当我在今年九月初,得到她突然逝世的消息时,我惊诧而又悲痛,我万万没有想到像她这样年轻、前途无量的作家,会比我这个老人,先走了一步!


有吉佐和子是廖公发现的一位人物,他珍重地把她介绍给我。如今廖公也不在我们中间了!一衣带水的两岸,少了这么两位热情、爽朗、才气纵横的人物,叫人怎能不感到寂寞呢?甲子立冬





致陈恕


亲爱的陈恕:


前读到你的末封来信和附来相片,十分高兴。你在青岛照的,陈钢已寄到青岛去了。你近来想已渐渐习惯,但饮食仍不要太省。我认为你不必给吴青他们买衣服,他们的衣服有的是,你宁可自己多吃一点,养养身体。Daddy在医院,现在白天黑夜都有人看护,他也日有进步,在院住着,正好度过家里没有暖气的日子(医院里早已有了)。今天吴青生日,午餐吃面,晚上再吃蛋糕。哥哥到深圳,去了十来天,昨晚才回来,我们还未见面。姐姐一家都好。我还可以,就是忙于对付文债,你千万自己保重!娘十一、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