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随志巍凤云二君去双古城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高海泉 | 发布时间: 518天前 | 4203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志巍凤云二君去双古城

 

高海泉

 

“正月里来好春光”,而塞北的左云根本就看不到一点儿春的迹象,尤其是年后这几日,更是冷得出奇。

正月初十,天气明显好于往日,阳光明媚,孅罗不动,是个出行的好日子。果然在这天上午,王凤云(航拍爱好者)突然打电话来,说岳志巍(史学爱好者)想去内蒙的双古城去看看,问我去不。我毫不犹豫地说:“去”。就这样,我坐上王凤云的车,在上午的11点钟,相约在宁鲁堡与岳志巍会面了。

此行我们不走高速公路,只选择走沿长城旅游1号公路和村村通山野小道,为的是边走边看长城的景致。车攀越景区摩天岭后,又先后经过了左云的二十边、右玉的庄旺、破虎堡、邢家口等村,大约在下午1点钟,来到残虎堡村。在该村转了一圈后,找到一处“农家乐”小院,准备进去打尖。

 

在老妪家小憩

 

进去一看,东西两处院子,没一个人。出大门时,店主回来了。是位年近九旬的老妪,看上去特精神,且耳聪目明。她把我们让至家中。我们一问,家里啥熟食都没有。她不住地向我们解释:“这个店是儿女们开的,他们现在在梁家油坊做事筵,我老了,不开店。”凤云说:“有水就行了。”说完他从车里抱回三桶“自嗨锅”,一人一锅,热热乐乐地就在老人家的炕上吃了起来。屋子虽小,但窗户明亮宽大,阳光照满多半个屋子。吃过后,人人头上热气蒸腾。

堡有些老旧荒凉,但店家虽老却性情开朗,有说有笑。吃饭间,又来了一位老大娘。已年逾九旬,仍然精神矍铄。我想堡人如此长寿,可能与她们豁达的性情有关。炕被我们占用了,刚来的大娘也不要谁来谦让,自己找到一只小板凳在当地坐下来。她一边和我们聊,两只手一边在不住地颤抖。问其病因,原来是在“文革”中丈夫被纠斗时惊吓出来的毛病。堡人多为明代将士的后裔,崇文尚武,从清代到现在,当兵的较多。大娘的丈夫就是一位军人,是傅作义部队的,后来起义归正,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因历史问题,在文革中受到批斗,并含冤而死。

残虎堡是明代军堡,属大同左卫道中路所辖,原称“天桥堡”。嘉靖二十三年,总兵周尚文题请重新土筑,改称残贼堡,旬改残胡堡,隆庆六年石包。明制周一里一百三十四步,高连女墙三丈六尺五寸。为明代仅次于杀虎口的一处要戍,置有操守等官员。这次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对此堡做过细的了解,只在村里发现一块花岗岩石臼,疑为明代守边军人所用,因用的时间不长,石臼凹坑不光滑。

 

车像切了头的瞎蠓

 

下午3点钟,我们离开残虎堡,向边外进发。遗憾的是,因前段时间防疫,边墙上能行车辆的口子被堆土堵塞。我们东一头、西一头,就是找不到出边墙的路,再加上被当地风电的路干扰,歧路百出,使我们走了不少“冤枉路”——不是遇到了悬崖,就是走着走着就无路可走,再返回去重找新的路线。当时凤云戏言:这东一头西一头的,真像切了头的瞎蠓。由于误入歧途,乃至于到后来,岳志巍都不尾追我们了。每到岔道口,他把车停下来,坐停我们把车再乖乖地原路开回来。他便得意地将车开进另一条他认为应该没错的路。然而过不了多久,他也把车开回来了,原来两条道都走不通。我们相视而笑,又都无可奈何。好不容易又遇到一处能出边墙且可行车的口子,可出去一看,傻眼了!前面是悬崖绝壁,向西原来可能有过路,现在已被一人高的荆丛所封。我们再向西找,过右玉四台沟村不远,有一处可以行车的土路通向边外。凤云就试着把车开过边外。过去后,路沿边外向西顺坡而下。路两边仍旧是半人高的荆棘榛莽,凤云有点儿担心,和我说:“这种山路,如果把车开进去,遇到不能走的路,倒又倒不出来,回又回不过头该咋办?我细细打量了一下路面,发现影影约约有过一辆车走过的印子,可能是疫情期间,偷偷有熟知路况的人由此处开车越境。于是我和凤云说:“走吧,应该不成问题”。就这样,我们大着胆子沿边墙走了一阵子后,终于看到一条“村村通”水泥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车上路后就停了下来,因为志巍的车还没到,不知跟上来没有。我通过电话联系,原来志巍在离开四台村不久,就跟丢了。最后凤云说:“他找咱们肯定是找不到了,干脆让志巍直接走杀虎口吧,大家在双古城相会。”

由于我们走的是乡间小路,等穿插到省道S102公路时,欣喜的是不但过了收费站,而且比从杀虎口到此少走了20多里的路程,同时也节省下不少看古城的时间。

后来,我们到双古城很长一段时间后,老岳才到。

 

双古城印象

    

没有到双古城前,笔者已知道双古城属西汉雁门郡所辖之沃阳县城遗址,属雁门郡西部都尉治。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沃水有过一段细致的描述。出于对双古城的好奇,笔者曾从卫星地图上作过一番细心的“浏览”。故对此座古城并不感到陌生。但从卫星地图上看到的,和实际地貌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看过地图后,在我的印象中,双古城坐落在一处有多条分支的较为开阔的沟内,湿地较多,四周有大量的沼泽地。而实际不是这样子的,这次来到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山涧内是一座大水库,其容量超过了左云十里河水库,且库水充沛。其次是沟壑纵横,就其水库西、村南之古城遗址,也只能坐落在25度的不平整的坡梁前。

为了找到这处古城遗址,我们在村中民俗馆附近找到一位老汉,并向老人请教双古城的遗存情况。

 

图为双古城民俗馆               王凤云  

 

老人说:古城本是一座,中间由一墙隔开,就成为了两座城。你们想看古城,我可给你们带路,我的家就在双古城南面的台梁村,顺便我也正要回去。于是,老者把我们直接送到村南可以望见古城城墙的坡梁上。

下车后,他指着水库方向说,你们开车从这条土路下去,可看西城墙了。

 

 

图中是笔者与那位为我们指路的老人    王凤云  

 

老者走后,我们按老人所指,开车向坡下而去。正走着,发现有一群白衣人正在下葬,而下葬之处就在城墙的附近。这会儿,白衣人点燃了“闪光雷”爆竹。一时间“咚咚”的炸响之声,响起在山野和古城上空。不要说,这又是疫情惹的祸!

遇到下葬了(或者说刚刚结束下葬,也可能是复二、复三吧),我们不得不掉转车头踅回来。

无法近前看古城,回来后再从卫星地图上看,发现双古城和右玉的西汉中陵县城一样,都呈“日”字型结构。如今的双古城已大半淹没在水库下。

关于双古城,网上搜索,介绍的更明白:

古城遗址位于凉城县古城村东南约1公里处。整个城平面呈长方形,中有一墙,将城分为南北两城,故名双古城。

根据今人对沃阳故城(即双古城)所考:此城为战国晚期赵武灵王时修筑,后李牧镇守过此城,秦汉时修复沿用,为汉朝雁门郡的沃阳县县城。根据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记载:“一水东北流,谓之沃水,又东经沃阳县故城南,北俗谓之可不埿城,王莽之敬阳也。”又云:“沃水又东北流,注盐池(今岱海)。《地理志》曰:盐泽在东北者也。今盐池西去沃阳故城六十五里,池水澄渟,渊而不流,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比较准确地记述了西汉时沃阳县故址的方位。《清一统志》记载:“沃阳故城在察哈尔(镶)蓝旗界,汉朝置县,属雁门郡,为西部都尉治,后汉废,后魏又重置,属善无郡,北齐废。”正式出版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内蒙古通史》、《内蒙古通史纲要》、《中国历代民族史》等,也认定沃阳县故城为今凉城县双古城遗址。

经考古界勘测,城墙剩余部分残高1-6米,南城西墙长250米,北城西墙长244米,东西宽为327米,古城总面积161468平方米。二城隔墙中间有门,城墙为土质夯筑,墙外6米处有一城壕,北墙西角有陶窑和墓葬各一座,城南有板瓦、筒瓦、瓦当及方砖和长方形砖,为倒塌的建筑物的材料。城外出土有铜镜、陶器、封泥、铜印、鱼饰件等,并发现有布币、半两、五铢、大泉五十、货泉等战国秦汉时期的钱币。

由于来到此城已是下午的3点半钟,接下来还要观看东面山上的两处明代墩院,因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好离开双古城村。

 

上东山看墩院

 

站在古城望东山,有两处墩院十分引人注目,岳志巍说他曾来此看过,故他开车引头,带我们向东山上驶去。可能是来此后隔的时间太久,他带我们竟然驶上东山以东的又一个山梁,回首一望,墩院已在身后的西方。

回车直接将车开到山峁下,我们又爬了一阵山,来到墩院前。所谓墩院即是明代早期高大宽厚的烽火台,四周是高而结实的羊马墙,比现在左云看到的烽台即其围墙要大三四倍。墩院附近是一道明代早期的长城,长城低薄,紧贴壕沟,凤云说:“这很明显是就挑壕沟,就用壕土筑了墙。”故凉城境内的墩院个个高大威猛,而城墙却底矮塌毁严重。关于这段长城,明史没有记载,应该是筑于山西行都司还设在左云白羊城时期。其时,《明实录》有洪武五年,诏徐达“敛兵守塞(大同塞)”的记载,所谓的守塞不光是守,也可能同时简单地修筑了塞垣,不然无塞何以称“守塞”呢?

这段长城今测总长约 80 .5公里,东起凉城县十三号村,向西经天成乡沿岱海西南六苏木境内抵和林格尔县境,距“外边”的杀虎口仅有几里之隔

在挖修塞垣的同时,沿边修筑了大量的传递烽火的墩院。墩院多修筑在山峁上,双古城东的两处墩院也不例外。

我们从东部墩院的一处豁口处进入院内,感觉像进入一座微型城堡,像这样的墩院,至少可驻10名守墩军,而明代后期的墩院为了省工省料省钱,修筑的一般较小,所驻墩军也不过2至3名。

墩位于墩院的正中央,墩高墙厚,巍然崇隆。目测,墩的高、宽均在10米左右。我们先围着土墩边观察边走了一圈,凤云说:“上部夯层类似于旧高山古城东南部的城墙,即一每层黄土夯层间夹着一层薄薄的红胶泥。”我说:“就是,我也看到了。这可能是明代早期夯筑城堡墩台的一种独特做法。像元台村的烽火台,每层间夹着一层沙子。”这也说明,元台村圆台、双古城东山的双墩和旧高山卫城一样,均筑于明代早期的洪武年间。

同时,我们还发现,此墩和周围的羊马墙(墩院的院墙)下部,其夯层都只有0.10-0.13米,用尺子量,7层总高度为0.80米,平均每层不足0.12米。这种夯层的烽墩,只有汉代或北魏时期才有。有学者研究:像这种结构的墩院,在汉代就是亭障,但汉代的亭多为圆形。而此墩及墩院是方形。按排除法,双古城东山的墩院,应该始建于北魏时期,明代早期在其基础上重筑。

游历至此,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也不得不勿勿下山。回望古老的双墩,已掩映在夕阳的余晖里。我拿出手机,在逆光条件下,拍下一照,起名为“关山夕照”,或亦可形象地称之为“关山落日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