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24天前 | 40592 次浏览 | 分享到:


  扉页题字周一良撰稿白寿彝曹文柱陈连庆陈琳国邓奕琦杜昇云郭良玉郭朋郭预衡韩国磐何绍庚胡守为季羡林黎虎李经纬林文照刘金沂刘雪英瞿林东施光明汪子春夏露薛军力杨光辉杨文衡余桂元于天池张文强曾敬民郑佩欣周兆望(按汉语拼音序列)

  中国通史(第五卷)丁编传记第一章袁绍、曹操第一节袁绍①谋诛宦官袁绍(?—202 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世家。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②父逢,官司空。叔父隗,官司徒。伯父成,官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不久,因母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六年。礼毕,他拒绝辟召,隐居洛阳。

  这时是东汉统治日趋黑暗的年代,宦官专政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亦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过从甚密,在党锢之祸中,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而许攸同样是反对宦官斗争的积极参与者。袁绍的密友中,还有曹操,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①。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袁隗听到风声,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败我们袁家!”

  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辟召为掾。何进,汉灵帝刘宏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从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当时,宦官的势力仍然很大,中常侍赵忠、张让等并封侯爵。郎中张钧上书痛斥宦官专政之害,竟被捕杀狱中。中平五年(188),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②,曹操为典军校尉。但大权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指挥。

  中平六年(189)四月,灵帝病重,太子未立。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宦官与外戚何进的矛盾激化了。灵帝有两个儿子:一是何皇后所生,名辩;一是王美人所生,名协。群臣请立太子,灵帝因刘辩轻佻浅薄,很不中意,但废嫡立庶,又担心群臣反对,所以举棋不定。蹇硕等宦官当然心领神会,尤不愿大权落入何进手中,因此借口韩遂作乱,提议请大将军领兵西上。在这个关键时刻,何进洞悉宦官的诡计,以青徐黄巾复起为辞,奏请遣袁绍东进徐① 本节资料依据《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者,不另作注。

  ② 《后汉书·袁安传》。

  ① 参见方诗铭:《曹操起家与袁曹政治集团》,载《学术月刊》1987 年第二期。② 《后汉书·袁绍传》称袁绍任佐军校尉。

  兖,待袁绍兵还,自己再西击韩遂。不几天,灵帝病死,蹇硕决定先诛何进,后立刘协,于是派人迎何进入宫计事,何进却集结军队于宫外,严阵以待,而称病不入。蹇硕迫于压力,不得不立刘辩为帝。

  刘辩即帝位,何皇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太傅袁隗与大将军何进辅政,同录尚书事。这是外戚与官僚士大夫对宦官的一个胜利。这时,袁绍通过何进的宾客张津对何进说:“黄门、常侍这些宦官执掌大权已经天长日久,专干坏事,将军应该另择贤良,整顿国家,为天下除害。”何进甚以为是,乃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有二十多人,他们都成了何进的心腹。

  蹇硕内不自安,再度谋诛何进,但被人告发,何进下令捕杀之。鉴于宦官蠢蠢欲动,何进恐怕发生意外,称病不参预灵帝丧事。袁绍认为只有杀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后患。他对何进说:“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氏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垂名后世!”何进报告太后,太后不许,他也就不敢违背太后意旨。事后他想:“或者只杀几个罪恶昭彰的?”袁绍见何进动摇,又进而对他说:“宦官亲近至尊,传达诏令,如不一网打尽,必将贻患无穷。况且现在计划已经外露,将军为何不早下决断?事久生变,后下手会遭祸殃的。”但是,由于太后母亲舞阳君与何进弟何苗屡受宦官贿赂,而从中作梗,多方阻挠;也由于何进素无决断,犹犹豫豫,所以仍然没有结果。

  袁绍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焦灼,再一次献策说:“可以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进行兵谏。”何进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下令召并州牧董卓带领军队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四方兵起,京师震动,何太后才感到事态严重。她匆匆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放回家。宦官们着慌了,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一起去叩求何进恕罪。袁绍在旁再三劝何进乘此机会杀掉他们,但何进还是把他们放走了。袁绍很不甘心,写信通知州郡,诈称何进之意令逮捕宦官亲属入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