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开始的征服战争,把大蒙古国的统治地域西面扩展到多瑙河、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东面到朝鲜半岛,南面到西藏地区和南中国海,北面包有西伯利亚。元世祖忽必烈以前,大蒙古国全境是统一在大汗的统治之下的。成吉思汗分封其弟拙赤、合撒儿、合赤温、铁木格斡赤斤和别里古台于蒙古的东部地区,分封其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于阿勒台山迤西,形成大蒙古国内的几个宗王封国。大汗直接统治怯绿连河至按台山地域;所征服的中原汉地和中亚、波斯地区,分别设置了统治机构,形成由大汗政府管辖的三个大地方行政区,在汉文史料中分别称为“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以燕京为治所,统治中原汉地)、“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以忽毡为治所,管辖畏兀儿地至河中地区)和“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以途思为治所,管辖阿姆河以西之地)。除上述三大地方行政区外,宪宗时代还可能在斡罗思之地也委派了大汗政府的代表,增置第四个行政区。但是由征服建立起来的如此庞大的帝国,各地区之间距离遥远,民族、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很难维持长久的统一。宪宗时期,分裂的倾向就出现了。
中统年间(1260—1264)持续四年的争夺皇位战争,是大蒙古国历史的转折点。元世祖忽必烈依靠中原汉地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战胜了据有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忽必烈的胜利使他的全蒙古共主的地位得到了所有宗王① 名见《史集》波斯文Malik-i-Qa’an,为元朝政府直接统治地域。
② 名见《元史·文宗纪》。
③ 元武宗时,窝阔台汗国灭,其地一部分归属元朝,一部分为察合台汗国所并。④ 《元秘书监志》卷四。
⑤ 《至正集》卷三五。
的承认,但实际统治范围却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西北各汗国的独立化和半独立化。其次,在争位战争中,忽必烈为取得旭烈兀和察合台后王阿鲁忽的支持,以大汗名义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密昔儿(埃及)界上的所有蒙古军队和“大食百姓”委付给旭烈兀掌管,将阿勒台山以西直到阿姆河的所有百姓和部落委付给阿鲁忽掌管,阿勒台山以东直到海滨则由自己掌管。①这虽然是战争中的权宜之计,而且只意味着划分“掌管”和“防守”区域而不是划分领地归属,但从此以后,原由大汗政府管辖的波斯和中亚两大行政区,实际上分别成为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统治区。斡罗思之地距离蒙古国中心甚远,早已处在拔都家族控制之下,大汗政府在那里的影响力很小,忽必烈以后完全成为钦察汗国的属境。于是,元朝政府直接统治的地域就只限于中书省直辖诸路、各行省以及宣政院所辖吐蕃地区。元世祖时期还基本上保持着对东部天山的畏兀儿地区和塔里木盆地诸绿洲的统治,但西北叛王海都、都哇多次侵扰并曾短期占领过这些地区;成宗以后,大部分被察合台汗国所据,元朝仅保有哈迷立(哈密)之地,用以安置忠于朝廷的一支察合台后裔。① 《史集》第2 卷,汉译本页299。下引《史集》未注版本者皆据汉译本。第二节都城、两都制度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设在怯绿连河上游的曲雕阿兰之地(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西南)。1235 年,太宗窝阔台始于鄂尔浑河上游旁建哈剌和林城(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为国都,并建立四季行宫于和林周围。1252 年(元宪宗二年),忽必烈受命统领漠南汉地,遂南驻金莲川(滦河上源,今河北沽源县至内蒙古正兰旗一带)。其地本辽、金皇帝避暑之“凉陉”,原名曷里浒东川,因遍地生长金莲花,金世宗改名金莲川,于此建景明宫为驻夏行宫。金莲川地处蒙古草原南缘,又东近“松漠”(大兴安岭南端,西拉木伦河源之森林地带),是驻夏和狩猎的好处所。其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北与游牧诸部落牧地相连,南隔重山就是燕京地区,是中原与北方民族进行物产交易的场所,辽、金均于此置有榷场①。金朝于此置桓州为边防重镇西北路招讨司的驻所。忽必烈在金莲川建立藩府,广招人才,讲求治术,奠定了立国中原的基础。1256 年,命书记刘秉忠相地建城为永驻之基,遂选定桓州东、滦河北龙冈之地建造了开平城,移藩府于此。1260 年三月,忽必烈于开平城召集诸王贵族选汗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开平成为临时的汗廷所在地。四月,阿里不哥也在和林宣布即大汗位,形成南北两汗争立局面。阿里不哥虽据有国都,名分上暂占优势,但军事和经济实力完全不能与据有汉地的忽必烈相抗衡。自太宗窝阔台时代以来,每年都从汉地运送大量粮食和各种物资到哈剌和林,那里军民的生活需求赖以维持。忽必烈切断了汉地对哈剌和林的例行物资供应,立即就使阿里不哥陷入绝境②。军事连连失利,宗藩也不再听命。僻在漠北的哈剌和林地位十分脆弱,不再适合作为已统有中原和西域广大地区的蒙古国的国都。忽必烈既已在中原汉地奠下了政权的基础,当打败阿里不哥、占领哈剌和林后,就不再把汗廷迁回本土,而选择了燕京作为新都。
早在即位之前,忽必烈就曾与亲信部属商议建都之地。霸都鲁建议:“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①燕京是辽代五京之一的南京,自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迁都于此,改名中都,它一直是金朝的政治中心。蒙古占领后,复称燕京,成为蒙古国汉地统治机构的首府——“燕京等处行尚书省”的治所。中原汉地民丰物阜,远优于漠北本土,在蒙古国所有统治地域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以忽必烈为代表的有见识的蒙古① 《辽史·太祖纪》:三年(909)二月,“置羊城于炭山北,以通市易”。炭山即滦源之大马群山。《金史·地理志》载北羊城置有榷场,“以易北方牧畜”,应即辽之羊城。据王恽《中堂事记》,察罕脑儿南半日程有榷场峪,“盖金初南北互市之所”,当即此羊城榷场,应在今沽源附近。② 《史集》汉译本第2 卷页69、296。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