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双城记》
来源: |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 发布时间: 1006天前 | 42976 次浏览 | 分享到:

  克朗彻先生到吃早饭时脾气仍然毫无好转,他对克朗彻太太做祈祷怀着一种特别的厌恶。 

  “好了,他奶奶的!你又玩什么花样了?又在干什么?” 

  他的妻子回答说,她只不过在“乞求保佑”。 

  “可别求!”克朗彻先生四面望望说,仿佛希望面包因为他妻子的请求而消失。“我可不愿给保佑得没了房子没了家,饭桌上没了吃的。闭嘴!” 

  他双眼通红,脾气很大,仿佛彻夜不眠参加了晚会回来,而那晚会又无丝毫乐趣。他不是在吃早饭,而是在拿早饭发脾气,像动物园里的居民一样对它嗥叫。快到九点他才放下他耸起的鬣毛,在他那本色的自我外面摆出一副受人尊敬的公事公办的样子,出去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他虽然喜欢把自己叫作“诚实的生意人”,其实他的工作几乎难以叫作“生意”。他的全部资本就是一张木头凳子。那还是用一张破椅子砍掉椅背做成的。小杰瑞每天早晨便带着这凳子跟他爸爸去到银行大楼,在最靠近法学会大门一边的窗户下放下,再从路过的车辆上扯下一把干草,让他打零工的爸爸的脚不受寒气和潮湿侵袭。这就完成了全天的“安营扎寨”任务。克朗彻先生干这个活儿在舰队街和法学院一带的名气很大,也跟这一带的建筑一样十分丑陋。 

  他在八点三刻“安营扎寨”完毕,正好来得及向走进台尔森银行的年纪最大的老头子们碰碰他的三角帽。在这个刮风的三月清晨杰瑞上了岗位。小杰瑞若是没有进入法学院大门去骚扰,去向路过的孩子们进行尖锐的身体或心理伤害(若是那孩子个子不大,正好适于他这类友好活动的话),他就站在父亲旁边。父子二人极为相像,都一言不发看着清晨的车辆在舰队街上来往。两个脑袋就像他们那两对眼睛一样紧靠在一起,很像是一对猴子。有时那成年的杰瑞还咬咬干草,再吐出来,小杰瑞那双亮晶晶的眼睛跟注视舰队街上别的东西一样骨碌碌地转着、望着他。这时,两人就更相像了。 

  台尔森银行内部一个正式信使把脑袋从门里伸出来,说: 

  “要送信!” 

  “呜啦,爸爸!一大早就有生意了!” 

  小杰瑞像这样祝贺了爸爸,便在凳子上坐了下来,对他爸爸刚才嚼过的干草产生了研究兴趣,并沉思起来。 

  “永远有锈!他的指头永远有锈!”小杰瑞喃喃地说。“我爸爸那铁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儿并没有铁锈呀!” 

    

    

    --------

  

 

 

 

 

 

 

 

 

 第二章 看热闹


    --------



  “你对老贝勒很熟,是吗?”一个衰老的行员对跑腿的杰瑞说。 

  “没--错,先生,”杰瑞带几分抵触地回答说,“我对它的确很熟。” 

  “那好。你也认识罗瑞先生?” 

  “我对罗瑞先生比对老贝勒要熟悉得多,先生,”杰瑞说,那口气并非不像迫不得已到老贝勒去出庭作证。“我作为一个诚实的生意人宁可熟悉罗瑞先生,而不愿熟悉老贝勒。” 

  “很好。你去找到证人出入的门,把这个写给罗瑞先生的条子给门房看看,他就会让你进去的。” 

  “进法庭去么,先生?” 

  “要进去。” 

  克朗彻的两只眼睛似乎靠得更近了,而且在互相探问,“你对此有何高见?” 

  “要我在法庭里等候么,先生?”作为双眼彼此探问的结果,他问。 

  “我来告诉你吧。门房会把条子递给罗瑞先生,那时你就向罗瑞先生打个手势,引起他的注意,让他看到你守候的地方。然后你就就地等待,听候差遣。” 

  “就这样么,先生?” 

  “就这样。他希望身边有个人送信。这信就是通知他有你在那儿。” 

  老行员仔细折好字条,写上收件人姓名。克朗彻先生一声不响地观察着他,在他吸干墨水时说: 

  “我估计今天上午要审伪证案吧?” 

  “叛国案!” 

  “那可是要破腹分尸的呀,”杰瑞说。“野蛮着呢!” 

  “这是法律,”衰老的行员把他吃惊的眼镜转向他。“这是法律!” 

  “我认为法律把人分尸也太厉害了点。杀了他就够厉害的,分尸太过分了,先生。” 

  “一点也不,”老行员说。“对法律要说好话。好好保护你的胸口和嗓子,好朋友,别去管法律的闲事,我奉劝你。” 

  “我这胸口和嗓子都是叫湿气害的,先生,”杰瑞说。“我挣钱过日子要受多少湿气,你想想看。” 

  “好了,好了,”衰老的行员说,“咱们谁都挣钱过日子,可办法各有不同。有人受潮,有人枯燥。信在这儿,去吧。” 

  杰瑞接过信,外表毕恭毕敬,心里却不服,说,“你也是个干瘦的老头儿呢。”他鞠了一躬,顺便把去向告诉了儿子,才上了路。 

  那时绞刑还在泰本执行,因此新门监狱大门外那条街还不像后来那么声名狼籍,但监狱却是个恶劣的地方,各种堕落荒唐与流氓行为都在那里出现,各种可怕的疾病也都在那里孳生,而且随着囚徒进入法庭,有时甚至从被告席径直传染给大法官,把他从宝座上拉下来。戴黑色礼帽的法官对囚犯宣判死刑时,也宣判了自己的毁灭,甚至毁灭得比囚犯还早的事出现过不止一次。此外,老贝勒还以“死亡逆旅”闻名。面无人色的旅客不断从那儿出发,坐着大车或马车经过一条充满暴烈事件的路去到另一个世界。在穿过大约两英里半的大街和公路时,并没有几个公民(即使有的话)为此感到惭傀。习惯是强有力的,习惯成自然在开始时也很有用处。这监狱还以枷刑闻名。那是一种古老而聪明的制度,那种惩罚伤害之深没有人可以预见。它也以鞭刑柱闻名,那也是一种可爱而古老的制度,看了之后是会令人大发慈悲,心肠变软的。它也以大量的“血钱”交易闻名,那也是我们祖宗聪明的一种表现,它能系统全面地引向天下最骇人听闻的雇佣犯罪。总而言之,那时的老贝勒是“存在便是合理”这句名言的最佳例证。这个警句若是没有包含“过去不存在的也都不合理”这个令人尴尬的推论的话,倒可以算作是结论性的,虽然并不管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