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本草纲目》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李时珍 | 发布时间: 1025天前 | 25097 次浏览 | 分享到:


附方 


虎掌


释名虎膏、鬼


气味苦、温、有大毒。


主治1、中风口噤目闭。用天南星研为末,加白龙脑等分,调匀。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三十遍,口自开。此方名“开失散”或“破棺散”。


2、小儿惊风。用一两重的天南星一个,放酒中浸透。取出,安新瓦上,周围用炭火炙裂。放冷,出火毒。研为末,加朱砂一分。每服半钱,荆芥汤调下。每日空心服一次。午时再服一次。此主名“坠涎散”。


3、口眼   斜。用天南星(生)研为末,自然姜汁调匀。病在左,敷右侧;病在右,敷左侧。


4、角弓反张。用天南星、半夏,等分为末,姜汁、竹沥灌下一钱。同时烘炙印堂。


5、痰迷心窍(心胆被惊,神不守舍,恍惚健忘,妄言妄见)。用天南星一斤,先掘一土坑,以炭火三十斤烧红,倒入酒五升,渗干后,把天南星安放在内,用盆盖住,勿令走气。次日取出研为末,加琥珀一两、朱砂二两,共研细,以生姜汁调面将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煎人参、石菖蒲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寿星丸”。


6、吐泄不止,四肢厥逆,甚至不省人事。用天南星研为末,每服三钱,加枣二枚,水二盅,煎取八成,温服。无效,可再服。此方名“回阳散”。


7、小儿解颅(囟门不合,鼻塞不通)。用天南星炮过,去皮,研为末,加淡醋调匀摊布上,贴囟门,再把手烘热,频频在囟门处摩熨。


8、下颚脱   。用天南星末,调姜汁涂两颊,一夜即能使关节处长原。


9、喉风喉痹。用天南星一个,挖空,放入白僵蚕七枚,纸包煨熟,研为末,姜汁调服一钱。病重者灌下,吐涎即愈。此方名“如圣散 ”。


10、身面疣子。用醋调天南星末涂搽。


附方


局箬


释名鬼芋、鬼头。


气味(根)辛、寒、有毒。


主治痈肿风毒(磨浆敷涂)。亦治消竭。


附方可用治肿病颈淋巴结核、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等。 


半夏


释名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气味(根)辛、平、有毒。


主治1、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2、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3、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4、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5、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6、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7、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8、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9、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10、喉痹肿塞。用生半夏末  鼻内,涎出见效。


11、骨鲠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忌食羊肉。


附方


蚤休


释名蚩休、螫休、紫河车、重台、重楼金线、三层草、七叶一枝花、草甘遂、白甘遂。


气味(根)苦、微寒、有毒。


主治惊阐、疟辩护人、瘰疬、痈肿。磨醋敷痈肿蛇毒,甚有效。


附方 


鬼臼


释名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


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1、子死腹中(胞破不生)。用鬼臼不拘多少,研为末。每服一钱,加酒一碗,煎至八成,一次服下,死胎即出。此方名“一字神散”。非常有效。


2、发寒发热,身上长疮,古代迷信,说这是鬼怪作祟,称为“射工中人”。用鬼臼叶一把泡苦酒中,捣取汁,每服一升,一天服两次。


3、风辩护人。用春季采得的 鬼臼根叶,焙干,捣成末,加蜜和成成丸子吞服。


附方 


射干


释名乌扇、乌  、乌吹,乌蒲、凤   、鬼扇,扁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草姜、黄远。


气味(根据)甘、平、有毒。


主治1、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2、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3、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4、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5、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6、乳痈初起。取射干根(要象僵蚕状)和萱草根,共研为末,加蜜调敷,极有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