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夏天,我没有给你们写过一个字,但是我知道全国有许多小朋友,在祖国的山巅海隅过着夏令营的生活,既锻炼了身体,也丰富了知识。其他的小朋友也在此长期的休假中,做了些有益的户外活动或游戏,看了些长篇的小说或读物。我所看到和听到的关于小朋友假期生活中的一切,都使我满意、欢喜。
“四人帮”打倒了之后,在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你们不但努力学习,还养成了爱看课外书籍的习惯,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但同时我也觉察到有的小朋友比较重视读书而忽视体育,个别的还把文化学习和体育运动对立了起来。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你的身体柔弱,无论你书读得多好,学问多深,将来工作起来也没有精力。处顺境时既会感到力不从心,处逆境时更会感到消沉颓丧,这对于现在我国万众一心,励精图治的大好形势,是极不相宜的。
我不妨把我自己少年时代关于看书和室外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说给小朋友们听听。
我从小是在山边海隅长大的,在山路上骑马或在浅海上划船,都给我以最大的快乐。就感到和大自然接触,在清新的空气中、灿烂的阳光下,总使人心胸开朗,精神振奋,学习起来头脑也加倍清醒,学得快也记得牢。但在风晨雨夕,我出不去的时候,就关起门来找书看。那时候社会上并没有多少儿童读物,我在大人书架上所能找到的小说,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英国作家迭更斯写林琴南翻译的《块肉余生述》,等等。我一口气看了下去,坐久了,眼力用多了,就觉得精神恍惚、天地异色!特别是看到书中人物受折磨、受苦难的时候,如《水浒》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块肉余生述》中,孤儿大卫受到后父凌虐的一段等等,我就伤感抑郁,不能自已。这时候,我就赶紧放下书本,跑到户外去,让天上的雨丝风片,来洗掉吹散我的愁绪,来恢复我的精神。
小朋友比我小时幸福多了,你们现在不但有许许多多的儿童读物,可供你们翻阅,而且也不像我小时没有过学校生活以前,只能单独地在户外活动。你们在学校里的体育课是集体活动,可以训练整齐严肃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班际、校际比赛中还可以培养出团结合作,勤学苦练的良好作风。这巨大的效果,在二十年后,你们做了我国四个现代化的主力军时,就会充分地显示出来。那时你们就会满意地说:亏得我们小时候,积极参加了健康有益的活动,使得我们胜利地对抗了资产阶级的东西,锻炼了意志,坚持了学习,才有这么多的精力,来为人民作出应有贡献!
话就讲到这里吧,祝小朋友们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你们的朋友冰心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三日
上海——南下北上的中心
我这一生中,没有在上海呆过多久,但是上海给我的印象却是深刻的,因为它的一切都和我心幕上的亲爱的人的面庞,联系在一起!
在我两三岁的时候(那是清朝光绪年间)曾跟着我的祖父和父母亲住过上海的昌寿里。
这昌寿里我不知道是在上海的什么地区,但那两楼两底的上海式弄堂房子,很小的天井,很高的大门,我却记得十分清楚。
解放以前,上海是租界区,是冒险家的乐园,街市旅馆,喧闹不堪。我记得一九三六年我再次赴美,从上海上船,这时我住在新亚饭店,因为这间饭店,曾划出一层楼来,专给不打牌,不摆酒的客人居住,这在当时的上海,是难能可贵的!我给这饭店题签名本时,曾写着说,“因为有了新亚饭店,使我不怕再经过上海”。
也就是这时候,我的朋友郑振铎先生,在他家里做了极好的福建菜,给我饯行,就在这次的席上,我会见了我所尊重而未见过的茅盾先生,胡愈之先生等。
话说回来吧,一九二七年,我父亲在上海海道测量局工作,测量局在华界,我们的家就住在徐家汇,和父亲工作的地方,只一河之隔。那时我在北京燕京大学任教,只在年假暑假,才回到上海去。这时期,也因为我不喜欢上海的殖民地气氛,除了到南京路的百货公司买些东西之外,从不外出,只记得在一九二八年,在徐家汇家里,会见了我的小弟弟的朋友,丁玲,胡也频和沈从文,这是我和他们结交的开始。
一九三○年的一月,我的母亲在上海逝世了。我们议定不把她的遗骨运回福州,而把她葬在上海的虹桥公墓(抗战期间,我的父亲在北平逝世,解放后他的遗骨也和母亲安葬在一起),因为:“上海是中途,无论我们南下北上,或是到外国去,都是必经之路,可以随时参拜。”现在听说虹桥公墓已经迁徙,父母亲的遗骨也不知道迁到哪里,但是我的心却仍旧是依偎在那一片土地上的。
解放后,上海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里,正如一位印度作家朋友惊叹地对我说的:“在上海,已看不到一点帝国主义的痕迹!”它是整齐,宁静,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自信与庄严!我在一九五六—五七年之间,回到福州故乡的时候,和六十年代的初期,陪日本女作家松岗洋子和三宅艳子两次南下参观的时候,都住过上海的上海大厦(前百老汇大厦),和平饭店(前华懋饭店),和锦江饭店等,这些饭店现在都是很安静而又整洁。我陪日本朋友参观了上海的少年宫,参拜了鲁迅墓……这其间,我的朋友靳以和巴金还陪我去逛了豫园,参观了园内的点春堂,那本是小刀会的驻扎地。我们在九曲桥上徐步,他们给我介绍了上海解放前后的许多奇险而壮丽的人民革命的场面和事迹。他们还请我到城隍庙吃酒酿圆子和面筋百叶,据说这些都是上海着名的小吃——这些都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