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冰心全集第七卷》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冰心 | 发布时间: 838天前 | 2156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久,海军名宿萨鼎铭(镇冰)将军,就来了一封电报,把我父亲召出去了。


一九一二年,我在福州时期,考上了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第一次过起了学校生活。


头几天我还很不惯,偷偷地流过许久眼泪,但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怕大家庭里那些本来就不赞成女孩子上学的长辈们,会出来劝我辍学!但我很快地就交上了许多要好的同学。


至今我还能顺老师上班点名的次序,背诵出十几个同学的名字。福州女师的地址,是在城内的花巷,是一所很大的旧家第宅,我记得我们课堂边有一个小池子,池边种着芭蕉。学校里还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池上还有一道石桥,连接在两处亭馆之间。我们的校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之一的方声洞先生的姐姐方君瑛女士。我们的作文老师是林步瀛先生。在我快离开女师的时候,还来了一位教体操的日本女教师,姓石井的,她的名字我不记得了。我在这所学校只读了三个学期,中华民国成立后,海军部长黄钟瑛(赞侯),又来了一封电报,把父亲召出去了。不久,我们全家就到了北京。


我对于故乡的回忆,只能写到这里,十几年来,我还没有这样地畅快挥写过!我的回忆像初融的春水,涌溢奔流。十几年来,睡眠也少了,“晓枕心气清”,这些回忆总是使人欢喜而又惆怅地在我心头反复涌现。这一幕一幕的图画或文字,都是我的弟弟们没有看过或听过的,即使他们看过听过,他们也不会记得懂得的,更不用说我的第二代第三代了。我有时想如果不把这些写记下来,将来这些图文就会和我的刻着印象的头脑一起消失。这是否可惜呢?但我同时又想,这些都是关于个人的东西,不留下或被忘却也许更好。这两种想法在我心里矛盾了许多年。


一九三六年冬,我在英国的伦敦,应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VirginiaWoolf)之约,到她家喝茶。我们从伦敦的雾,中国和英国的小说、诗歌,一直谈到当时英国的英王退位和中国的西安事变。她忽然对我说:“你应该写一本自传。”我摇头笑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写自传的风习,而且关于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写的。”她说:“我倒不是要你写自己,而是要你把自己作为线索,把当地的一些社会现象贯穿起来,即使是关于个人的一些事情,也可作为后人参考的史料。”我当时没有说什么,谈锋又转到别处去了。


事情过去四十三年了,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她的话也有些道理。“思想再解放一点”,我就把这些在我脑子里反复呈现的图画和文字,奔放自由地写在纸上。


记得在半个世纪之前,在我写《往事》(之一)的时候,曾在上面写过这么几句话:将这些往事移在白纸上罢——再回忆时不向心版上搜索了!


这几句话,现在还是可以应用的。把这些图画和文字,移在白纸上之后,我心里的确轻松多了!1979年2月11日





三寄小读者通讯七


亲爱的小朋友:


去年十二月中旬,我得到美国威尔斯利大学(WellesleyCol-lege)的一封信,是一位中文系的助教写来的。她说:她将带领一个访问团来到北京,她们希望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见到一位校友。她还客气地说:为了有助于她们对今日中国的了解,团员们都极其兴奋地企待着这一次会见。


小朋友,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就是我早年在美国留学时,上的那所大学。它是只收女生的,二十年代时约有两三千个学生,都住在校园里。我是个研究生,本来可以住在校外,但我是“外国人”,在美国没有家或亲戚,因此也就让我住在校内。我很爱这个校园,回国后,我常常想起它,梦见它,它的旁边有一个波光滟滟的慰冰湖,湖畔的校舍里住着我的好老师、好同学。近几年来它又和美国着名的工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班或理科班,联合上课,而且成立了一个中文系。这都是半世纪以前想象不到的!


今年一月二十三日的下午,我在北京友谊宾馆和我的美国同学会见了!


我怀着企待和兴奋的心情,进入了会客厅。我看见坐成一大圆圈的几十个美国姑娘,她们穿的不是细褶裙子,而是长裤;不同颜色的头发,梳的不是髻儿,而是有的披散着,有的剪得比较短,这不是半个世纪以前我所熟悉的装束,但是那热情的笑脸和兴奋的目光,不是和我以前在校园里所遇见的一模一样吗?


我不禁像重逢久别的旧友那样,伸出手去,叫了出来:


“好呀!姑娘们,慰冰湖怎么样了?”


在这一声招呼下,顿时满屋子活跃起来了,我的矜持和她们的腼腆,一下子都消失了!


这些大学生都是二十上下年纪,最大的就是那位中文系的助教,和我到美国那年的岁数一样——二十三岁。其中还有一个学生,是今天在北京过她的十八岁生日的!


我们的谈话是热闹而杂乱的。我问起我的老师们,这些学生是已经不认识了或者只听到那些名字。我住过的宿舍,除了闭璧楼还在(一个学生高兴地叫:“我就住在那里!”),而娜安辟迦楼,这所美国着名诗人惠特曼曾经描写过的那座楼,早已拆了重建了。只有慰冰湖还是波光荡漾地偎倚在校园的旁边。


她们争着告诉我:她们已经参观过故宫博物院,游览过颐和园了。她们登上那巍峨的万里长城,还都登上了最高的烽火台。


从万里长城,我们谈到了中国四千年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谈到了今日的中国,中国的九亿人民,谈到了已故的毛主席和周总理,谈到了今日中国的党中央。她们知道得最多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