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心里想道,“我希望世界在我与弗兰齐斯卡周围重新存在。这样的世界决非你们的世界。”
我集中全部精力努力把这样一个世界想像得更细致些,让我与弗兰齐斯卡现在能愉快地待在那里。例如那里应该有这样一个咖啡厅,里面镶满镜子,装上水晶吊灯,乐队正演奏华尔兹舞曲,小提琴悠扬的和声在摆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和奶油点心的大理石桌子上方荡漾。咖啡厅外面,在结满水汽的玻璃门窗外面,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人,友好的和不友好的,各种事物,令人高兴的和必须反对的,都以各种方式表示他们的存在……我尽我的全部力量想像着,但是现在我知道,我想像的力量已不足以使这一切重新存在,因为虚无的力量更加强大,它已经占据了整个地球。
“与新人建立关系非常困难,”d部门的人继续说,“必须谨慎小心,不犯错误,以免被他们干掉。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我们想到了你。你在破坏方面表现出才干,你受旧的制度的影响最浅。你应该去找他们,去向他们解释d部门是怎么回事,对他们执行必不可少的紧急任务有什么帮助……好吧,你自己看怎么把这些事办好吧……”
“好吧,我走了,我去找他们……”我赶忙答应说,因为我知道,如果现在我不逃走,不立即追上并搭救弗兰齐斯卡,再过一分钟就完了,就会落入他们的圈套。没等d部门的人缠住我,向我提出问题并下达指示,我就赶快逃走了,沿着冰冻的地壳走向她。世界此时已变成一张薄薄的纸,上面只能让你写些抽象的名词,仿佛一切具体名词都不存在了;好像你如果能在上面写上“啤酒罐”,那么你就能写上“钢精锅”,“调味汁”,“烟筒”,但是这篇小说的修辞原则禁止你写这些词。
我看见在我与弗兰齐斯卡之间的地面上出现了缝隙、深沟和断裂;我的脚时刻都会踩进陷坑。这些陷坑不断加深、扩大,很快就会变成一条深渊或绝壁把我们隔开!我从这岸跳到那岸,望不到渊底,看到的只是空虚。世界正在变成碎片,我在这些虚悬着的碎片上奔跑……d部门的人呼唤我,拼命向我挥手,让我回到他们身边去,别再向前跑了……弗兰齐斯卡,我来了,再跳一下就跳到你跟前了!
她站在我面前,满脸堆笑,眼睛里闪烁着泪花,脸蛋上冻得泛起红晕。
“啊,真是你吗?我每次在这条大街上散步时都碰见你!你不是天天都在这里散步吧!喂,你知道那个拐角处有个咖啡馆,里面镶满了玻璃镜,还有个乐队演奏华尔兹舞曲。你愿意邀请我去吗?”——
[①] d部门隐喻右翼。
第十一章
男读者,你这次颠沛不堪的旅行早该靠岸了。除非找个大的图书馆,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更好地让你栖身呢?你为了寻找那些小说离开这座城市,走遍世界,最后又回到这里。这里一定有个图书馆,你现在惟一的希望就是,那十本你刚开始看便从你手中飞走的小说都能在这家图书馆里找到。
你终于等来自由而安静的一天。你去图书馆查目录,高兴得差点大叫一声,不,是大叫十声,因为你要找的十位作家的十本小说都被认认真真地收编在这里的图书目录中。
你填好一张借书单交去,随后被告知说,目录里的编号可能有误,那本书找不到,他们再查查。你立即要求另借一本。他们告诉你说,该书已借出,但查不出是谁什么时候借阅的。你要借的第三本送装订厂去了,一个月以后才能取回来。第四本书因库房修缮暂时关闭,取不出来。你一张接一张地填写借书单,但由于种种原因,你要借的书还是借不到。
图书馆工作人员继续查找第一本书。你与其他读者一起坐在一张小桌旁,耐心地等候。他们比你幸运,都在阅读他们的书。你引颈向左右窥视,也许他们中有人正看你要借的书呢。
你对面坐着的那位读者,目光不盯在手中摊开的书本上,却在空中游移。不,他不是走神,而是凝视。你们的目光不时相遇。突然,他跟你说起话来,说得确切点,他对着空中讲话,但肯定是跟你讲。
“如果您见到我的目光在空中游移,请不要见怪。这是我的读书方法,而且只有这样我的收获才更大。如果有本书真使我感兴趣,那我只能看几行,等我的头脑接受到该书中的一个想法、一种感觉、一个问题或一个形象时,我便不能再控制它了。它由这个想法到那个想法,由这种感觉到那种感觉,由这个问题到那个问题,由这个形象到那个形象,自主地进行推理与幻想,甚至使我觉得必须彻底脱离书本,跟着它到遥远的地方去。书的刺激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我是指有内容的书,虽然每本书我只能看很少几页。但对我来说,就是这几页已经包括了整个宇宙,使我无力穷究了。”
“我很理解你,”另一位读者插话说,一边从书本上抬起那苍白的面孔和发红的眼睛。“阅读是个断断续续的、片片段段的行为。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书是一种点状的、粉末状的物质。在洋洋洒洒的文字之中,读者只能注意到最小的片断、词组、譬喻、句法联系。逻辑关系,以及具有丰富涵义的词汇特点。这些东西好比构成作品核心的基本粒子,其他东西都围着它们旋转。或者说它们就像漩涡的底,把水流吸引过来并吞噬下去。书中的真理,亦即书的实质,正是通过这些东西发出人们可以感受得到的闪光。神话与奥秘是由知觉不到的微粒组成的.它们就像蝴蝶足上附着的花粉,只有理解这些微粒的人才能发现与解释那些神话与奥秘。因此。尊敬的先生,我的注意力与您讲的恰恰相反,一刻也不能离开书本。如果我不愿意放掉某些重要迹象的话。我就不应该走神。每当我遇到这种粒子时,就要在它周围进行发掘,让一个点变成一条线。正因为如此,我读书从没有结束的时候,读一遍又一遍,遍遍都要在那些句子中间做出新发现。”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