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32天前 | 51313 次浏览 | 分享到:

  ③ 《宋忠简公集》卷7。

  ① 《宋史》卷360《宗泽传》。

  ① 《宋忠简公集》卷7。

  主张重用宗泽,使成其御侮治民之功。宗泽还积极支持中原地区的忠义民兵。河东义军首领王善拥兵几十万准备进占开封,宗泽单骑进入王善营中,握着他的手流泪说:“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②王善深为感动,立即归降。其余义军首领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先后投到宗泽麾下,军威大振。当建炎二年金朝大军向开封逼近时,宗泽成竹在胸,指挥刘衍、阎中立、张伪、赵世兴等将领一次次打退金兵。北方百姓尊敬地称威震天下的宗泽为“宗爷爷”。

  壮志未酬坚守开封的同时,宗泽先后上疏二十余次,强烈要求宋高宗回銮开封,收复失地。但均为黄潜善、汪伯彦等所阻。宋高宗只是表示要择日回京,根本不打算抗金。眼看收复故土无望,宗泽忧愤成疾,病疽于背。七月,他在病中仍鼓励诸将:“尔能为我歼灭同仇以成主上恢复之志,虽死无恨”③。临终前,他“连呼过河者三,遗表状赞上(高宗)还京”。“死之日,都人为之号恸,朝野无贤愚皆相吊出涕,三学之士千余人为文以哭泽”④。卒年70岁。谥忠简,著作有《宋忠简公集》。

  ② 《宋史》卷360《宗泽传》。

  ③ 《宋忠简公集》卷7。

  ④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建炎二年七月。

  第四十九章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刘锜第一节韩世忠刘光世张俊(附杨沂中)

  南渡诸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并称,而张俊为之冠。四人功绩虽有差异,但对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的确都曾起过重大作用,传为南宋中叶著名画家刘松年所绘的《中兴四将图》,即是对四人功勋的称颂。南宋人也以刘锜代刘光世:“南渡后,(张)俊握兵最早,屡立战功,与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名将,世称张、韩、刘、岳。”①韩世忠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一说绥德)人。18 岁时应募为本州敢勇乡兵。崇宁四年(1105),延州乡兵奉调为党万部属,参与进攻西夏银州(今陕西米脂西北),后从党万战于嵩平岭,以功补一资。后又从刘延庆征战有功,“始补守缺进义副尉”①,开始成为无品的小军官。

  宣和二年(1120),浙西方腊起义,宋朝廷调集西北军前往镇压,韩世忠率所部敢勇士50 人随征。宣和三年二月,随王渊攻克杭州;四月,韩世忠擒获方腊,但为辛兴宗掠为己功,后经杨维忠申述,超转承节郎,升为入品的小武官。

  宣和四年二月,宋朝应宋金“海上之盟”,派童贯统兵攻辽南京(今北京),韩世忠从征。后随王渊镇压大名起义军;又从梁方平先后镇压尉氏(今属河南)杨天王、沂州(今山东临沂)徐进,以及高托山、贾进等多支起义军,以功升武节郎,进入中级武官行列。

  靖康元年(1126)正月,从梁方平守濬州(今河南浚县)黄河桥以抗击金军,梁方平军溃逃,韩世忠奋战突围,焚桥后退往京城开封。金军围攻京城时,韩世忠升任统领,参与守卫京城。二月,宋钦宗答应割让三镇,金军撤围退兵,王渊任河北总管,韩世忠任先锋统制。六月,李纲任河东、河北宣抚使,出援太原,时韩世忠戍大名,奉李纲(《宋史》本传作宣抚副使李弥大)命讨伐叛军,以功升领单州团练使,屯驻滹沱河。时王渊守赵州(今河北赵县),韩世忠前往协助王渊抗击金兵,以功升领防御使。韩世忠率部回大名,总管赵野任命韩世忠为前军统制。靖康二年康王赵构到达济州(今山东巨野),随行的大臣们劝赵构即位,重建宋朝,韩世忠也率所部到达济州,加入拥戴赵构为帝的行列。四月,韩世忠部将杨进击退侵犯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金军,韩世忠扈从康王赵构到达南京。

  建炎元年(1227)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即帝位,韩世忠升领观察使、带御器械。南宋创设御营使以统率扈从诸军,以王渊为都统制,刘光世为提举一行事务,张俊任前军统制,韩世忠任左军统制,刘、张、韩即南宋“中兴四将”中的三将,成为宋高宗赖以起家的基本军事力量。八月,韩世忠以讨伐单州(今山东单县)鱼台、黎驿叛军,以功升领定国军承宣使,进入高级武官行列。

  ① 《宋史》卷369《张俊传》及《传论》。

  ① 赵雄:《韩忠武王世忠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琬琰集删存》卷1。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1228)正月,韩世忠率部随宋高宗到达扬州,收编流散兵士万人。韩世忠率部至西京洛阳,袭击金左监军完颜希尹失利,收余部数千人回扬州。升领鄜延路副总管、加平寇左将军,屯守淮阳(今江苏邳县西南)。

  建炎三年(1229)正月,金左副元帅宗翰攻占徐州,派完颜拔离速、马五等率军万人直奔扬州,而自以主力攻韩世忠。韩世忠兵败溃散,退往海边盐城,金军追袭部队长驱南下,宋高宗仓促从扬州渡江逃往镇江。

  二月,宋高宗到达杭州。三月,发生苗傅、刘正彦兵变,宋高宗被迫退位,以年仅3 岁的皇子赵旉即位,隆祐太后孟氏(原哲宗废后)垂帘听政。韩世忠自盐城收集散卒数千人,乘海船到达常熟,得知苗、刘兵变,赶往平江(今苏州)。张俊又借刘宝所部2000 人给韩世忠,韩世忠遂率所部赴往杭州。韩世忠到达秀州(今浙江嘉兴),韩世忠妻梁氏自杭州乘马奔至秀州,传达孟太后口谕,要韩世忠前往救驾。四月初,勤王各军张俊、刘光世等部,云集秀州。宋高宗在外援的支持下复位,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军进入杭州,韩世忠以功建节,领武胜军节度使,任御营左军都统制,兼任江、浙制置使,擒苗傅、刘正彦,七月,以功进领武胜军、昭庆军两镇节度使,升任御营使司都统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