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32天前 | 51197 次浏览 | 分享到:

  ②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9《十三处战功》。

  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一年正月丁卯,二月丁亥、乙未,三月丁巳。员琦相遇于皂角林,员“琦陷重围,下马死战数十合,中军第四将王佐以步卒百有四人往林中设伏”,杀败金兵,金又派大量生力军前来,刘锜也派两军支援员琦,双方恶战大半天,金军死伤三千余人,战败退兵。皂角林之战是此次金军南犯以来首次失利的恶战,被列入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①。但淮西主将王权已逃回江南,宋高宗诏令刘锜退回江南,专守长江防线,遂留其侄中军统制刘汜率部属1500 人坚守瓜洲渡口,已病重的刘锜乘肩舆渡江到镇江,知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叶义问即以李横代刘锜指挥作战。十一月,金军再次大举进攻瓜洲渡,李横、刘汜战败,金军占领瓜洲渡口。数日后,“采石之战”,虞允文组织军民,打败企图渡江南下的金帝完颜亮,完颜亮东走扬州,不久为部下所杀。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二月,刘锜病死于临安,后谥武穆。《宋史》称:“刘锜神机武略,出奇制胜,顺昌之捷,威震敌国,虽韩信泜上之军,无以过焉”。又称:“金主亮之南也,下令有敢言锜姓名者,罪不赦。枚举南朝诸将,问其下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锜,莫有应者,金主曰:吾自当之。然锜卒以病不能成功。”评论虽不无夸张,但刘锜抗金,除形势不利而主动退兵外,大多战胜,因而被“世传锜通阴阳家,行师所避就”①。李显忠(世辅)

  李显忠(1110—1178),原名世辅,绥德军青涧城(今陕西青涧)人。

  其先世唐末以来世袭苏尾九族都巡检使,父名李永奇。建炎二年(1128)正月,鄜延经略安抚使王庶时在鄜州,招募“硬探”,17 岁的李世辅应募从军。建炎五年(金天会九年,1131),金将陕西划属伪齐,李永奇、李世辅父子仕伪齐,后李世辅谋叛伪齐归宋,李永奇家属二百余口遇害,李世辅逃往西夏。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二月,借西夏兵攻延安,时金已废伪齐,陕西也已划归南宋,遂往河池(今甘肃徽县)见四川宣抚使吴玠,即被授护国军承宣使衔、枢密行府前军都统制军职。九月,到南宋首都临安府晋见宋高宗,又被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衔,初赐名忠辅,又改赐名显忠,任枢密院都统制军职。

  绍兴十年二月,刘锜任东京副留守的同时,李显忠被任为南京副留守,未及赴任,金军已毁约南犯。同年五月,刘光世出任三京招抚处置使,李显忠任前军都统制。绍兴十一年二月,宋金“柘皋之战”,金军战败北撤时,李显忠率部追击建功。六月,刘光世罢军职,所部改编为池州(今贵池)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司,李显忠任都统制。

  绍兴十二年三月,宋金签订“绍兴和议”。一向主张抗金的李显忠于同年十二月以病请辞军职,升领保信军节度使,改任两浙东路马步军副都总管。绍兴十八年,李显忠因上书恢复中原,而且“止用申状”,秦桧大怒。同年五月,借口李显忠私自派人去金境内迎归故妻,降领平海军承宣使衔、提举宫观闲差,在台州(今浙江临海)居住。绍兴二十三年正月,才又复领宁国军节度使衔、两浙东路马步军副总管。奸相秦桧死后,李显忠才出任军职,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3,绍兴三十一年十月乙丑;《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9《十三处战功》,卷20《刘锜皂角林之胜》。

  ① 《宋史》卷366《刘锜传》及《传论》。

  历殿前司右军、先锋军统制,都统制。

  绍兴三十年(金正隆五年,1160)三月,金军即将南犯,李显忠复任池州都统制。次年渡江至淮河南岸寿春(今寿县)一带设防。十月,李显忠部将击败渡淮金兵于大人洲,李显忠也邀击南下的金军获胜,在得知奉命守淮的建康都统制王权已南逃后,李显忠遂退回池州防江。十一月初,王权被撤职,李显忠接任建康都统制,未及赴任,虞允文已组织“采石之战”,击败企图渡江的金军。次日,李显忠也赶到采石接替江防,并随即派兵1.6 万人随虞允文赴镇江防守。李显忠随后升任淮西制置使,京畿、河北西路招讨使。次年五月,招讨司撤消前,改任主管马军司,升太尉。

  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1163)四月,枢密使张浚主持北伐。五月,李显忠渡淮北上,攻占灵璧,虹县(今泗县)金守将降,又攻占宿州。李显忠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任招讨使,邵宏渊任副使。李显忠在宿州城外设防,邵宏渊守城。金帅纥石烈志宁率金军10 万反攻宿州,李显忠苦战于城外;次日,金军再攻,李显忠约邵宏渊内外夹击攻城金军,但当李显忠率部激战百余合,邵宏渊却坐视不出。当夜,“建康中军制统制周宏及邵都统(宏渊)子世雄,阳为虏劫寨自遁”①。次日,李显忠入城守御,邵宏渊又扬言:“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傥军不返,恐不测生变。”李显忠知邵宏渊怯战,而“势不可孤立”②,于是不得已退兵,宋军溃退,但金军亦因损伤惨重而未追击,宿州治符离县,史称“符离之战”。李显忠因而被责降为清远军节度副使,再责降为果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宋孝宗后知符离之溃,主要是邵宏渊动摇军心与怯战所造成,除贬降邵宏渊外,乾道元年(1165)召还李显忠,复授容州防御使衔,后又升随州观察使、两浙东路副都总管,但李显忠乞祠,遂改为提举宫观闲差。乾道六年,再次起用李显忠,升领威武军节度使、主管马军司公事;七年,再升太尉;九年,因病以提举宫观闲差养病。淳熙五年(1178)去世,终年69 岁,后谥忠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