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820天前 | 27264 次浏览 | 分享到:

  ② 《武经总要》前集卷6“警备法”。

  ① 《洞天清录集》卷1《古琴辩》。

  有画双鲤存矣,水满则跳跃如生,覆之无它矣”。这两条所记当为同一物件,但为木为瓷尚待考订。现今可见的铜洗外形似脸盆,盆内底部刻有四条鱼。当用手掌摩擦这种鱼洗的双耳时,水面会出现振动花纹,四条鱼的口沟处甚至水花喷溅达尺余,鱼洗亦发出震耳的嗡嗡声。这种器物的振动实为板振动,振动过程类似于圆钟的空气振动。喷水的原理实际上就是,振动产生的四节线振波引起了水的激荡,看上去就像鱼在水中跃动而水花喷溅一般。

  沈括曾进行过弦共振的实验:“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今曲中有声者,须依此用之。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则不动。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也震,此之谓正声。”①从现代振动理论可知,外力频率与振动体固有频率成简单整数比时,都能引起振动体的振幅增大,即发生共振。沈括的实验证明琴瑟的弦宫应少宫、商应少商或隔四相应,事实上它们的振动频率比恰为1∶2 或2∶3。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中也提到他所进行的类似的研究与实验:“琴间指以一与四,二与五、六,四与七为应。今凡动第一弦,则第四弦自然而动。试以羽毛轻纤之物,果然。此气之自然相感动之妙。”这里,周密用“羽毛轻纤之物”也证明琴弦“隔四相应”的共振现象。

  第四节光学关于针孔成像及圆球受光的认识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①这里沈括指出了运动物体(“鸢”)通过小孔(“窗隙”)所成的像与其运动方向相反,并将这一事实与楼塔通过小孔所成之像的倒立、以及凹面镜成像联系起来。

  沈括指出:“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②沈括根据自己实验和观察对之作了科学的解释。

  球面镜成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①这里,沈括认为凹面镜(“阳燧”)成像为倒像,是因凹面镜具有焦点(“碍”)① 《梦溪笔谈·补笔谈》。

  ① 《梦溪笔谈》卷3“辩证一”。

  ② 《梦溪笔谈》卷7“象数一”。

  ① 《梦溪笔谈》卷3“辩证一”。

  的缘故。他从实验结果总结了凹面镜的成像规律及其与焦点的位置关系:手指从镜面处向外移,起初得到的是正立的(虚)像;手指将近焦点时,镜中看不到像了(即此时成像在无穷远处);手指再远移,则生成倒立的(实)像。他在日光下进行的实验,凹面镜反射的光会聚在离镜面一二寸的地方,焦点很小。这说明当时磨制镜面的技术已相当高超,镜面的反射性能很好。沈括还指出:“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②凸面镜成像为正立缩小的虚像。古人制镜时,大镜铸得平一些,小镜铸得凸一些。凹面镜照出人脸会稍大一些,凸面镜照出人脸稍小些。小的镜子要照出人的整个脸。必须造得稍微凸一些。因此造镜时,必须反复测量镜的大小来决定增减镜面的曲率,以便使照出的人脸与镜的大小相称。沈括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五代南唐谭峭在《化书》中,对物体经面镜或透镜反射或折射后成像现象的论述,也是很精彩的。

  色散知识这一时期,人们不仅对虹的成因有所了解,并进而掌握了观察虹的角度、虹出现的位置和方向等。南宋蔡卞指出:“先儒以为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蜺生。今以水喷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蜺。虽则虹生于地之气,不晕于日不成也。故今雨气成虹,朝阳射之则在西,夕阳射之则在东。”①另外,人们对于小水珠反射折射日光之后的色散现象亦有所认识。南宋程大昌写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欲坠不坠,则皆聚为圆点,光莹可喜。日光入之,五色具足,闪烁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②光经过一些透明的天然晶体折射后也能产生色散现象。在北宋初年杨亿著《杨文公谈苑》一书中明确记载了菩萨石折射日光而产生色散的现象。由此寇宗奭《本草衍义》中写道:“菩萨石..如水精明澈,日中照出五色光,如峨嵋普贤菩萨圆光,因以名之。”③南宋时,杜绾又写道:“菩萨石,其色莹洁,..映日射之,有五色圆光。其质六棱。或大如枣栗,则光彩微茫,间有小如樱珠,五色粲然可喜。”①程大昌则指出:“《杨文公谈苑》曰:嘉州峨嵋山有菩萨石,人多收之。色莹白如玉,如上饶水晶之类,日光射之有五色如佛顶圆光。文公之说信矣。然谓峨嵋山有佛,故此石能见此光,则恐未然也。..峨嵋山佛能现此异,则不可得而知。此之五色,无日则不能自见,则非因峨嵋有佛所致也。”②从而否定了五色粲然与佛有关,正确地认识② 《梦溪笔谈》卷19“器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