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还有沙克什的《河防通议》2 卷,讲治河的六个问题:河议、制度、物料、功程、运输、算法。是一本水利工程专著,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是在沈立《河防通议》(汴本)、建炎二年(1128)周俊《河事集》、金代都水监编的《河防通议》(监本)这三种著作的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是宋、金、元三代治河经验的总结。
元代王喜编《治河图略》1 卷,也很有特色。它以图为主,附有图说。
叙述历代黄河河道的变迁及治理。“治河方略”、“历代决河总论”两篇,陈述了编者的治河见解。
农田水利元朝的农田水利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中统元年(1260)在谭澄主持下,重修引沁灌区工程中的唐温渠。第二年由王允中、杨端仁主持,又在沁水下游修建广济渠,渠长677 里,经济源、河内、河阳、温、武陟5县,“浇溉近山田土,居民深得其利”,浇灌民田三千余顷①。至元三年(1266)郑鼎主持“导汾水,溉民田千余顷”,缓解了当地“地狭人众,常乏食”的困难局面②。元末李好文的《长安志图》“泾渠图说”,是记载引泾灌区的专著,记载了元代延祐五年(1318)至至正四年(1344)这26 年间泾水与石川河之间的水利灌溉渠道现状和元以前的渠道遗迹。王祯《农书》则记载了元代江南地区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及灌溉提水工具。如水渠、陂塘、堤堰、水栅、水闸、石笼、涵窦、阴沟、渡漕、水井等。工具有人力翻车、牛转翻① 见《中国水利史稿》(中册)页269,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年版。
② 自金代起,黄河改道,夺淮入海。
③ 《元史·河渠志三·黄河》。
① 《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广济渠》。
② 《元史·郑鼎传》。
车、水转翻车、筒车等。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录》10 卷,阐述了他提出的治理太湖的理论③。主要论点是三个: (1)研究太湖水性;(2)三法(疏、堤、闸)并重; (3)通行管领,一体整治。
造船与航海由于内河客货运量的增加和沿海新航线的开辟,在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元代造船业和航海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形成了中国造船史和航海史上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
元代的造船能力是很高的。如每年仅战船即可建造5000 艘。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当时在武昌每年沿长江上下行的船只不下20 万艘,行泉府司管辖的海船达15000 艘。这些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数字从一个侧面突出地反映了元代造船业的发达。除国内贸易和漕运外,中国商船还完全承担了东南亚和西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外贸运输工作,甚至出现了许多外国客商只乘中国海船的局面。
元代造船不仅数量大、种类多、性能好,而且具备了建造大型以至巨型船舶的能力。《元海运志》称:“延祐(1314)以来,如造海船,大者八九千,小者二千余石,岁运粮三百六十万石。”这种大型海船载重量已达1200吨。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拔图塔在南洋见到的中国船,其大者有12 帆,帆以竹片制成,形如织席,每艘船上有水手600 人,兵士400 人,且有随行供应船三艘。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谈到元代海船的构造时说,泉州所造的大型海船,船身用枞木或松木制造,甲板上有舱房60 间左右,船尾有一舵,船上有四根桅杆,其中二桅可随意竖倒。甲板下的船舱用厚木板隔开,分成13 间货舱,隔舱板与船壳牢固地钉合在一起。这种水密隔舱结构既便于货物管理,又可加固船体,尤其是当个别船舱破损进水时,可及时修补或继续航行而不致全船沉没,从而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使人员和货物的航行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自宋代发明指南针以后,水罗盘很快便成为航海中普遍使用的最主要的导航仪器。根据指南针的针位确定的航线就是“针路”,详细记述针路的专书或记录本,称为“针经”、“针谱”或“罗经针簿”。针经一般都记明开船地点、航向、航程和抵达港口等内容,有些还载有浅滩、礁石、暗礁、水草、沙洲等海上各种危险物的情况。现存最早记有罗经针位的著作是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如该书提到他出使柬埔寨时“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洲港口,..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海”。十四世纪成书的《元海运记》也明确指出“惟凭针位定向航船”。根据针经确定航线是元代在航海技术方面的一项重要成就,并进而导致更加简明和科学的③ 王绍良、黎沛虹:《任仁发及其治理太湖的理论》,《中国水利》1984 年第11 期。航海图的出现。
元代在航海技术上的另一项进步是通过观测恒星的高度来确定船舶在大海中的方位。这种航海天文学方法叫做牵星术,所用工具是牵星板。牵星板是一副十二块大小递减的正方形木板,最小的边长约2 厘米,最大的边长约22 厘米。另有一个四角刻有缺口的方形小象牙板。两者配合使用,就可以测得所见恒星(如北极星)距离海平面的高度,再算出船舶所在地的地理纬度。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记载了他搭乘我国海船经南海回国的情况,其中说到航船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后,便有北极星高度的记载,说明当时我国船工可能已掌握了牵星术。明代的李诩《戒庵老人笔记》、《郑和航海图》中所收《过洋牵星图》等,比较详细地记述了牵星术、牵星板及其使用方法。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