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元代的冷兵器,以弓矢为主。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元军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的兵器的特长,因此,元代冷兵器种类、形制复杂,质地精良。单就蒙古兵而论,蒙古以骑兵为主,恃弓力强、带箭多取胜,长短兵器则有可刺、可掷的标枪和近战用的刀、斧、剑等。蒙古人也很注意发展抛石机,成立了专门的“炮军”,攻城时大量集中使用。如公元1236 年,攻金凤翔城时,仅打城的一角,就使用抛石机四百座。公元1273 年元军攻襄阳,用西域人亦思马音所造的抛石机,发射一百五十斤重的石弹,《元史》描述它的威力说,“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后来人们称这炮为回回炮(亦称襄阳炮或西域炮)。回回炮比以前的抛石机有很大改进,它能抛射一百斤以上的石弹而不用人拉绳子,这对抛石机来说,是一项重大革新。襄阳战后,宋人也仿造回回炮。宋亡后,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搜罗两淮能造回回炮的新附军六百人和蒙汉人到京师,除大量制造回回炮外,还造有十五梢、九梢、七梢、五梢、三梢等抛石机。另外,蒙古人灭金以后,也开始造弩,据《元史》记载,有神臂弩、折叠弩、神风弩等类,其形制不可考,据说神风弩可射八百余步,类似宋代的床弩。
元代的火器,在宋代的基础上,续有发展。蒙古人有火器,大约是在公元1211 年到1215 年之间,在几次对金作战和占领金中都(今北京)的过程中,掳获了金人的火药、火器和制造火器的工匠,从此开始了火器的生产和使用。如公元1218 年至1224 年成吉思汗西征时,蒙古兵曾使用毒火罐、火箭、火炮等;公元1232 年蒙古兵围攻金南京(今开封)及公元1233 年进攻蔡州时,都曾使用火器。灭金以后,又获得金人制造震天雷的技术,公元1258年蒙古兵攻报答(巴格达)时,曾使用“铁瓶”,可能就是震天雷之类的爆炸性火器。公元1274 年和1281 年,元兵两次征日本,均曾使用铁火炮。到十四世纪初,元人在南宋发明的突火枪和火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成了金属管形火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有元至顺三年(1332)制造的一具铜火铳,长35.3 厘米,口径10.5 厘米,重6.94 公斤。这具铜炮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早的管形火器,它比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火铳要早约半个世纪。到十四世纪中叶,在全国农民大起推翻元帝国统治的战争中,金属管形火器已普遍应用,并已使用铁弹丸。如公元1335 年,焦玉向朱元璋献火龙枪数十件;公元1359 年,朱元璋与张士诚部战于绍兴,双方均使用火筒;公元1366 年,徐达曾使用大量火铳攻打平江(今苏州)。金属管形火器的出现,是兵器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从此火器开始从根本上代替冷兵器,并向近代枪炮方向发展。
火药和火器的发明对于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十三世纪上半叶,蒙古军多次抵达西亚、波斯等地,在交战中,阿拉伯人得悉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新型火器,进而掌握了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欧洲人则是从和阿拉伯人作战中学会制造火药和火器的。例如英、法等国是在十四世纪中叶,才开始有了关于使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恩格斯指出:“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①并说:“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②石油天然气在五代至两宋时期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空前繁荣的基础上,元代又有新的进步。但由于这一时期战事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
陕北延长是我国古代油苗记载最丰富的地区,元代在这里诞生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采油井。《元一统志》记载:“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岁纳壹百壹拾斤。”在延长附近延川县“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岁办四百斤,入路之延丰库”。此外“石油在宜君县西二十里姚曲村石井中,汲水澄而取之”。这些记载说明,陕北的延长、延川、宜君等地至少在元代就有石油井,并担负朝廷的“岁纳”任务。在此之前,人们所取的油苗,一般来源于天然油苗,而开凿油井采油,则以此为肇端。这是中国从简单采集油苗阶段进入到有意识凿井采油时期的标志,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石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并且已掌握石油地质储藏的基本知识。这在石油开发史上是一次质的飞跃。
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后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中,石油成为蒙古军队的有力攻战武器。如蒙古兵攻打花剌子模都城兀笼格未( 乌尔坚奇,①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 卷,页386,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② 恩格斯:《反杜林论》,页164,人民出版社1970 年版。
keursandje),久攻不下,于是在窝阔台指挥下,利用石油放火焚烧,终于攻入城内①。在后来的战争中,蒙古兵屡用石油焚烧城池房屋,使他们得以迅速攻城掠地。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事,生产受到很大破坏,原来广布四川境内的盐井、气井这时所剩无几。如四川境内盐产地在五代和两宋时期近五十个,元代已下降到十六个,广汉(内江),陵州等盛产盐之地区,已无盐业生产②,同时四川天然气生产也趋于消亡。此外,元代的匠籍制度对手工业者,有种种限制和歧视,也成为提高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的障碍。① 见《多桑蒙古史》。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