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氾胜之书》讲耕作以来,都以“时宜”、“地宜”为基本依据,虽阐述这些原则时也常和作物联系,但明确提出“物宜”也作为耕作基本原则的,则自《农说》开始。这是一大发展。关于合“天时”,《农说》指出,整地要根据一定的土温和土壤湿度进行,如“冬耕宜早,春耕宜迟”;播种和收获则要“发其生者,与其晚也,宁早;收其成者,与其早也,宁晚”。合“地脉”,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上,《农说》明确指出:“农家栽禾启土,九寸为深,三寸为浅”;耕地深浅应随原隰土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一般应以深耕为佳。对耕地要求耕透耕熟,力求平整,为的是消灭两犁犁底之间所形成的隔条,以利于根群发展,避免造成“缩科”生长停滞的毛病。关于“物性”的理解范围比前两者还广,如把种子和幼苗看作母子关系,“祖气不足,母胎有亏”②,说明对选种留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除草原则,在以前“锄早锄小锄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在杂草未出土以前就应予以消灭,可达到“用力少而成功多”③的效果,还认识到不同品种对环境适应能力不同,选用对自然灾害抵抗力强的作物品种,在生产上具有巨大意义。《农政全书·树艺》提到:“下田种稗,遇水涝,不灭顶不坏,灭顶不逾时不坏”;该书还指出:“若将吉贝地种薯,十之一二,虽风潮不损,此种扑地成蔓,风无所施其威也”;“至于蝗蝻为害,草木无遗..惟有薯根在地,荐食不及,纵令茎叶皆尽,尚能发生,不妨收入”。
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元代的反对“风土不宜”论。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列举了一些外来作物引进我国以及南方作物移栽北方的成功事实来驳斥“风土”不宜,指出:“古来蔬菜,如颇陵(菠菜)、安石榴、海棠、蒜之属,自外国来者多矣。今姜、荸荠之属,移栽北方,其种特盛,亦向时所谓土地不宜者也”;“元人称关、陕而外,诸郡土地不宜吉贝,识者非之,今之艺吉贝者,所在而是焉”。由此进而指出:“凡地所无,皆是昔无此种,或有之而偶绝,果若尽力种艺,殆无不可宜者。”徐光启不仅从理论上来认识“风土”问题,而且还探索了“风土驯化”的方法,说明除精细地采用栽培技术外,还可用选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适应能力。为了打破作物栽培的风土界限,徐光启多方进行试验,“购得诸种,即手自树艺,试有成效,乃① 马一龙:《农说》。
② 马一龙:《农说》。
③ 马一龙:《农说》。
广播之”①。
① 《农政全书》卷二九《树艺》。
第三节施肥和改良土壤技术的发展明代已把积肥列为农家的头等大事,并认为一切残渣废物都是好肥料。
如《月令广义》指出:“田家首务,在于积粪。积粪之方不一,自人粪、六畜粪及尘埃粪、杂物浸渍臭泥及各草木叶皆是粪也。”广泛使用无机肥料是明代的一大特点,《月令广义》提到:“种茄子时,初见根处,掏硫磺一钱,以泥培之,结子多而倍大”。“山阴会稽有田,灌盐卤或壅盐草灰,不然不茂”。开始把硫磺、砒、黑矾、卤水等用作肥料。绿肥和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也是当时的主要肥料,其中有棉籽饼、脂麻饼、豆饼、桕饼、麻饼、楂饼,还有酒糟、糖渣、豆渣、果子油渣、青靛渣、小麻油渣等。制造堆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袁黄《宝坻劝农书》记载:“有踏粪法、有窖粪法、有蒸粪法、有酿粪法、有煨粪法、有煮粪法..”
明代继宋、元之后在施肥方面已具有较系统的经验和理解。首先,认识到肥料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从而概括出了“惜粪如惜金”,“粪田胜如买田”的农谚。第二,《农政全书》指出举凡落叶腐草、沟泥和豆苗绿肥等皆能做肥料,改良土质,并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从而加强作物抗风兼耐水、旱的能力。并特别强调施用生泥对于冷浆田的好处。这是明人的又一宝贵见解。第三,袁黄《宝坻劝农书》指出,对不同土壤要用不同肥料来加以改良,如用灰和浮沙改良紧土,用河泥改良缓土,用焚草和石灰改良寒土等等。第四,《宝坻劝农书》还指出,基肥能改良土壤,追肥有滋苗的作用,说:“化土则用粪于先,而瘠者以肥;滋苗则用粪于后,徒使苗枝畅茂而实不繁。”第五,认识到施肥量“多寡量田肥瘠”①;施肥还必须与深耕相结合,以避免肥料集中于土表而遭致流失或引起作物徒长②。
除施肥改土的方法外,还有通过耕作来改良土壤。在明代值得注意的,一是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在我国历史上早就不乏化斥卤为良田的事例,但到明代以后,生齿日繁,农民千方百计地找地种,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意义就不同于过去了。如位于海河流域的曲周县农民为了求生,总结了多年探索的经验,采取了一些办法来改良和利用盐碱地:(1)赶盐,在有水利条件的地方,用水冲刷,把盐赶走;(2)压盐,在田里打围埝,蓄存雨水,用来压盐下沉;(3)躲盐,通过耕作,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减少蒸发,并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结构,设法尽可能避开盐碱之害①;(4)挑沟筑岸,用造田来改良利用滨海盐碱地②。还有就是分布在以今兰州为中心的陇中地区的石砂田,也源于明代。它是一种独特的改良利用土地的创造。砂田建设,① 《农政全书》卷三五《蚕桑广类·木棉》。
② 王象晋:《群芳谱》。
① 同治《曲周县志》。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