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来源: | 作者:叶永烈 | 发布时间: 1002天前 | 29981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接到这个电报,一时喜出望外。立即回电表示欣慰,并请他暂留陕北,以免途中遭受袭击的危险,彼此可用电讯商谈各项问题。林育英同志系湖北籍的知识青年,林彪的叔父(应为林彪的堂兄——引者注),他和他的弟弟林育南曾与我共过患难。他于一九二二年参加中共后,即随我从事职工运动,也曾在汉口一间工厂里做工。一九三三年他代表中国工会到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工作,成为中共中央驻莫斯科代表团的一员。他回陕北后,为了保密的理由,他用“张浩”的名字出现。    

    接着,林育英的电报源源而来,主要是告诉我们共产国际改采新政策的经过,并提出党内团结的步骤……林育英那“源源而来”的电报,迄今仍可从档案中查到。如其中的一份,全文如下:    

    请转电四方面军国焘同志:    

    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会着毛泽东同志,询问一、四方面军通电甚(少),国际甚望与一、三军团建立直接的关系,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兄如有电交国际弟可代转,再者我经过世界七次大会(指共产国际“七大”——引者注)对中国问题有详细新的意见,准备将我所知道的向兄传达。    

    林育英十六日九时据考证,这“十六日”应为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从电报中可以看出,林育英是以“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出面的,而且他“带有密码”,可以在陕北与共产国际直接通电报。密电码是刘长胜带回来的,他稍晚于林育英从莫斯科到达陕北,从此陕北与莫斯科有了电报联系。这样,张国焘也就致电林育英,称“党中央表示一切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虽然张国焘仍坚持他那个“中央”是“党中央”,但已愿“一切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经过电报一次次切磋,林育英告诉张国焘,“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于中国党中央(指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引者注)的政治路线”,“兄处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指共产国际代表团——引者注)”。这么一来,张国焘不得不取消他那个“中央”。如他在回忆录中所写:他们(指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引者注)既与共产国际联络上了。我们也就不必旧事重提,斤斤于谁是谁非,大家团结要紧。    

    这样,中共避免了大分裂,红军避免了大分裂。    

    一九三六年六月,贺龙、任弼时所率红二、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于西康甘孜。接着,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的三大主力终于大会师,变成一支统一的军队。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日,张国焘终于率红四方面军来到陕北保安。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写道:保安的红军学校校长林彪率领学生队伍到郊外欢迎我们,毛泽东等中共中央要人也和在懋功初会时一样,站在学生们行列的前面迎候。在一个预先布置好的讲台上,我们都发表演说,互致祝贺。我的演词是强调对外抗日对内团结。那时我们所谈论的,不是那些过去了的事,而是策划未来。    

    会师之后,十二月七日,中革军委调整、扩大为二十三人,成为红军最高指挥部,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又任命朱德为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一九三七年三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张国焘作了检查,承认自己“是路线的错误,是退却逃跑的错误,是反党反中央的错误”。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这样,毛泽东完全战胜了张国焘。张国焘的错误被定为“右倾分裂主义”。此后,张国焘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他虽口口声声承认错误,但实际上却耿耿于怀。终于,在一九三八年四月四日,他乘去祭黄陵之际,投奔国民党。他随身只带警卫员张海一人。当张海发觉张国焘反叛中共时,不愿跟他走。张国焘后来成为国民党的特务,晚景凄凉,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三日冻死于加拿大多伦多城养老院医院。    

    林育英则于一九四二年三月六日病故于延安,毛泽东、朱德亲自为他执绋。毛泽东亲笔为他的墓碑写了“张浩同志之墓”六个大字。    

    



第八部分:党的领袖“神仙”王明从天而降


    在战胜了张国焘之后,毛泽东又面临着一次严重的挑战。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延安机场戒备森严,人们不时仰视着黄土地之上的那顶蓝天,希冀找到飞机的影子。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张国焘等延安党政军要人,都在机场上伫立静候。不言而喻,将有大人物自天而降。终于,一个黑点在天际出现,隆隆机声响起来了。哦,一架苏制军用运输机由远而近,降落在机场上,引起了一片欢呼。飞机来自莫斯科。只是由于续航力有限,不得不中途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甘肃兰州降落、加油。根据苏联政府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签订的协定,开辟西北航线,从苏联运输军用物资,帮助中国抗日。这架军用运输机是秘密地由兰州飞来延安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