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10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06天前 | 70058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现在已掌握的资料看,说康熙帝要传位雍正帝或允禵,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这个问题仍可存疑。但是按康熙帝遗愿胤禛合法继位的说法较可信,而指定允禵嗣统说的历史资料则更缺乏可靠性。

  胤禛做了皇帝,以四十五岁的中年开始了君临天下的政治生涯,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的个人历史,自然地划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雍正帝在储位斗争中的胜利,有其必然性,这就是:第一,他的才能和务实精神会取得一些人的支持,他的属人戴铎曾向大学士李光地称道其主子:“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施,大有作为。”②事实上,在争夺皇储的斗争中,雍正帝提出整顿积习的振作有为的政治方针,与允禩的仁义方针相对立,以争取人心。第二,他善于耍两面派手法,从而欺骗了对手和康熙帝,使政敌不以他为意,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他,从而轻巧地取得成功。第三,他有一个集团,在关键时刻用上了力,如通过隆科多稳定京中局势,通过年羹尧控制允禵和稳定西北地区。

  康熙朝的储位之争是统治者内部最高层次的权力争夺,凡参与者手脚都不会干净,都不那么高尚,所以雍正帝或他的弟兄允禩、允禵等人,即使康熙帝指定的继承人,谁上台都有谋夺的成分,都有可指责之处,但是过往较多的评论,赞扬允禵,贬责胤禛,同情允禩,这未必公允。

  储位之争长达十几年,把一部分贵胄、官僚、文人以及西洋传教士卷了进去,激烈到你死我活的程度,这种情况预示,它不会随着胤禛的继位而彻底结束,胤禛还必须把这一斗争进行到底,这自然会影响雍正年间的政治。② 原件藏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① 《大义觉迷录》,见《清史资料》第四辑121 页。

  ② 《文献丛编》第三辑《戴铎奏折(康熙五十七年折)》。

  第二节政治思想、才能和性格雍正帝在康熙后期参与了储位斗争,形成他对社会政治的看法。他说:“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①他深知康熙后期的社会问题,如朋党斗争;吏治不清;依靠富民政策的实行,加速了贫富矛盾的积累;西北用兵不停,需要继续解决与准噶尔部的矛盾;国帑空虚。他针对现实,结合自己的理想,产生他的政治纲领。

  雍正帝在即位的当月,谕令大学士、尚书、侍郎:“政事中有应行应革能裨益国计民生者,尔等果能深知利弊,亦著各行密奏。”②紧接着,在雍正元年(1723)元旦,给地方各级文武官员分别发布的上谕中,讲古代纯臣,皆“兴利除弊,以实心,行实政”①,发出为国计民生进行兴利除弊的政治改革的号召。他的改革思想包含如下内容:第一,反对因循苟且。雍正帝认为他即位时“人心玩愒已久,百弊丛生”,“若不惩创,将来无所底止”②,屡屡告诫臣下,不可“因循玩愒”③。他针对康熙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主张“着意搜剔”,把攻击这是“多事”的人斥为“浅见无知辈”④。他反对因循守旧,是为清除改革道路上的思想障碍。

  第二,整顿吏治,以利民生。雍正帝在前述元旦给总督的上谕中说:“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曰‘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⑤,实际上发出整饬吏治的通告。他在登极一周年的时候又说:“朕缵承丕基,时刻以吏治兵民为念”⑥,表明他企图通过整顿吏治,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

  第三,反对朋党。雍正帝从亲身体验中深知朋党的危害:朋党各行其是,破坏朝政统一,损害君主权威。朋党之间互相攻击,任用私人,不仅失去正常的用人原则,也干扰了君主行使用人去人的权柄;朋党各抒政见,自我标榜,批评朝政,扰乱君主视听,妨碍坚持既定的政策。所以他说“朋党最为恶习”⑦。他反对的朋党包括科甲出身官员的师生同年的宗派关系,因此宣称,欲“将唐宋元明积染之习尽行洗涤”①。“务期振数百年颓风,以端治化之本”②。表明他为澄清政治、医治痼疾的决心。

  兴利除弊的改革思想是雍正帝政治思想的一个内容,此外,他认为“有① 《雍正起居注》,四年十一月初二日条,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② 《上谕内阁》,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谕;拱北楼书局版影印本。① 《清世宗实录》卷3。

  ② 《上谕内阁》,雍正八年五月初十日谕。

  ③ “朱批谕旨·范时绎奏折》,雍正六年六月二十日折朱批;光绪十三年上海点石斋缩印本。④ 《朱批谕旨·田文镜奏折》,雍正八年二月初一日折朱批。

  ⑤ 《清世宗实录》卷3。

  ⑥ 《清世宗实录》卷13。

  ⑦ 《清世宗实录》卷6。

  ① 《雍正起居注》,雍正五年二月初三日条。

  ② 《雍正起居注》,雍正五年正月十三日条。

  治人无治法”,以为好的君主和官吏就可以把政治办好,这是他的基本观念。他主张“为政务实”,即从实际出发,踏实地办事,这是他的思想灵魂。他主张施政严猛,要有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这是他施政的策略思想。在雍正帝的全部政治观念中,兴利除弊是其核心内容,因而是他为政的基本特色。这一政纲,需要制定者有相应的施政智能和气魄,方有可能实现,雍正帝恰是这样的君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