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10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08天前 | 70608 次浏览 | 分享到:

  ② 赵翼:《檐曝杂记》卷1《庆典》,中华书局1982 年版。

  燕京至圆明园,楼台饰以金珠翡翠,假山亦设寺院人物,动其机括,则门窗开阖,人物活动”③。营办费用已远远超过以前各次庆典活动。不仅如此,乾隆五十年,他还踵乃祖康熙帝故事,征召年过六十岁的在职、致仕官员三千人,赐宴乾清宫,称为“千叟宴”。凡此种种,不仅耗费了巨额资金,使国家库藏日益空虚,而且由于在巡幸和节庆期间各级官员的纳贿送礼,也加速了整个统治阶级的没落和腐朽。

  乾隆帝本人的生活腐化奢侈,对朝廷政局和整个统治阶级都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其直接后果是和珅专权和吏治的败坏。

  和珅原是内务府銮仪卫中一个地位较低的拜唐阿,但是靠着巧言令色,善于机变,扶摇直上,直至位居军机大臣、尚书和授大学士,前后专权达二十四年之久。在他秉政期间,他利用乾隆帝年老昏愦,喜谀厌谏的思想,报喜不报忧,一方面积极经营,扩大权势,“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一方面凭借自己的权势索取贿赂,“纳赂谄附者,多得清要,中立不倚者,如非抵罪,亦必潦倒”①。从中搜刮到了骇人听闻的巨额财富,而乾隆后期的政治亦因此而达到了非常腐朽的地步。

  吏治败坏是乾隆后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乾隆初年,承雍正帝大力整顿吏治之后不久,政治尚为清明,一般官吏也不敢公然贪污和为非作歹。但到乾隆中期以后,在乾隆帝本人生活极为奢侈和和珅专权的影响下,贪风复起,并发展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乾隆三十三年发生的两淮盐政高恒、普福和盐运使卢见曾贪污盐引案,乾隆四十六年发生的前甘肃布政使王亶望等合伙贪污捐纳监生所交赈灾银两案,乾隆四十七年发生的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亏空国库案,乾隆四十九年和乾隆五十一年先后发生的江西巡抚郝硕、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等勒索属员巨额银两案,及乾隆五十七年发生的浙江巡抚福崧索贿、侵吞公款等案,都是吏治败坏的典型事例。对于各案要犯,乾隆帝虽然皆处以极严厉的刑罚,但是贪风并未因此而有所收敛。相反,贪风的恶性发展使得各级官吏严重不纯,为政素质普遍降低。吏治一坏,直接导致了乾隆后期统治走向下坡路。

  朝廷上下,一方面吏治败坏,贪污成风;另一方面,不少官僚、商人和地主还乘势兼并土地,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加上接连不断的水、旱等自然灾害,广大农民的生活陷入困苦之中。平常年景,农民还可以靠租佃地主土地勉强度日,一遇灾荒,生活无法维持,或者卖妻鬻子,或者流离道路,甚至出现饿殍盈道、人相食的惨景。所有这些,都表明清政府正面临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危机。就在乾隆帝大力宣扬自己的“文治武功”,并醉心于幻觉中的太平盛世的时候,继乾隆前期一些地区的人民聚众结社、进行抗租、抗粮斗争之后,从乾隆中期开始,各地农民的反清活动由结社、抗租抗粮已发展到武装斗争,彼伏此起,呈现日益扩大之势。如乾隆三十九年山东临清地区爆发了王伦领导的清水教农民起义;乾隆四十六年和四十八年甘肃循化地区先后爆发了苏四十三、田五等人领导的撒拉族、回族人民起义;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二年台湾爆发了林爽文领导的天地会农民大起义;乾隆五十九年湖南、贵州等地爆发了石三保、石柳邓等人领导的苗民起义和嘉庆元年爆发了川、陕、楚白莲教大起义。在各地农民连绵不断的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深③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4807 页。

  ①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4881 页。

  深地震惊了太上皇乾隆帝和新君嘉庆帝。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临御天下六十年并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的乾隆帝满怀惊恐而又焦虑的心情,以手遥指西南而逝世,终年八十九岁。葬裕陵,庙号高宗。

  第二十九章鄂尔泰第一节生平与家世鄂尔泰,字毅庵,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十九年(1680)

  生。先人投归努尔哈赤,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父亲鄂拜为国子祭酒。

  鄂尔泰六岁入学,攻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作文,练习书法,十六岁应童子试,次年中秀才,十九岁补廪膳生,二十岁中举,即进入仕途。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此后官场蹭顿,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三十七岁时,才出任内务府员外郎。可是又淹滞不进,这时他很为自己的官场不利而烦恼。康熙六十年元旦,正值四十二岁,他作诗自叹:“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又在《咏怀》诗中吟道:“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①他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绝没有想到后来能出将入相。

  鄂尔泰官运的转机是在雍正帝继位之时。雍正元年(1723)正月,他被任命为云南乡试副主考,五月,被越级提升为江苏布政使,成为地方大员。雍正三年又晋升为广西巡抚。在赴任途中,雍正帝觉得他仍可大用,改封为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而名义上的云贵总督杨名时却只管理云南巡抚事。所以,鄂尔泰在西南开始官职虽为巡抚,而实际上行使着总督的职权。雍正四年十月,鄂尔泰获得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六年改任云贵广西总督,次年得少保加衔,十年内召至京,任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后又以改土归流之功晋封伯爵。同年,因清政府在西北两路用兵,他出任三边经略,赴陕甘前线督师,数月后回京复命。十三年,贵州改土归流地区土民叛乱,雍正帝以其对此经理不善,削伯爵,但对他信任如故。雍正帝死后,鄂尔泰出任总理事务大臣。乾隆间,除大学士职务以外,他又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病逝,享年六十六岁。乾隆帝亲临丧所致祭,谥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十一年之后,即乾隆二十年(1755),因其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之狱,被撤出贤良祠。鄂尔泰著有《西林遗稿》。雍正帝编著的《朱批谕旨》,收有《鄂尔泰奏折》,汇集了他在云贵广西总督任上的奏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