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燕山夜话》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 邓拓 | 发布时间: 980天前 | 36949 次浏览 | 分享到:

  吵嘴在旧社会本是司空见惯的,在解放前的北京,你随便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能 遇见人们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不休,甚至于打起架来。那时候,社会秩序混乱,人与人 之间充满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并且必然由此而北生了社会风气方面的欺骗、 讹诈、恫吓、斗殴、争吵等等恶劣的现象。解放后十多年来,经历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 命运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一样,社会面貌已经根本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也 随着起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的高尚风格已经逐渐树立了起来。但是,旧社会的残余 在许多方面远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吵嘴作为旧社会的恶习之一,当然也不免还有残余 存在。并且,在群众性的社会运动中,有些坏现象即便匿迹于一时,而日久玩生,又可 能重新出现。这是不足为奇的。

  有人说,吵嘴的现象所以会继续发生,是因为人们还缺乏“谦让的美德”。这个意 思似乎是要以古人的所谓“谦让的美德”,照样搬来作为我们今天社会道德的准则之一。 这样看问题究竟对不对呢?

  不可否认,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所谓“西方文明”没有传到中国以前,我们中国人历 代相传,都以谦让为美德。《易经》有《谦卦》。彖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 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书经》《大禹谟》利用大禹的传说故事来说教,提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口号, 显然是为了维护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的利益。《礼纪》更直截了当地主张“君子 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周礼》也说:“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这些就是古人的 所谓谦让,但是这些提法与我们现在反对自满、提倡谦虚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决无共同 之点!

  很明显,古人所谓谦让,往往是虚伪的,是“欲取而故让”。正如三国时代的曹操 在《让礼令》中说的:“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可见“让”的目的是 在于“得”,让一寸是要得一尺。这可以说是古代提倡礼让者的不打自招,这也是历代 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提倡礼让的真意所在。旧社会中种种坏事正是在这样虚伪的以谦让为 美德的幌子下干出来的。我们现在再也不要听信那一套了。然而,古人所谓谦让尽管是 虚伪的,毕竟还不敢露骨地争吵,这一点也应该承认。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象四路环行公共汽车上发生的这一场吵嘴,并不是由于缺乏什 么谦让美德的缘故。这一场吵嘴在实质上显然反映了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新与旧的斗争。 那个四十来岁的乘客,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代表了社会上很少数的落后分子, 这种人对于社会主义的风格,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原则没有真正的理解,他们满脑 子还是旧思想意识和旧社会的坏习惯、坏作风的残余,有时就不免会暴露出来。而在广 大的人民群众中,社会主义的互助协作和集体精神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们社会生 活的基本原则。在广大群众的心目中,少数落后分子残余的坏思想、坏作风是不堪容忍 的,它们一旦暴露,就一定要遇到广大群众正当的反对。

  我这样说,决不是小题大做,故作惊人之语,也不是企图进行“煽动”叫大家给一 些人乱扣落后分子的帽子,斗他一通。我们决不能这么做。对于那些落后分子,我们主 要的是应当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我在上边说了许多话,我的意思只是要指出这种小事 的社会背景和实质引起大家注意而已。

  总之,我认为四路环行公共汽车上的这一场争吵,虽然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 但是,它却表明了我们现时社会生活中新旧斗争的不可避免性。对于这一类事情,既不 必大惊小怪,也不应该熟视无睹。我们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必须认识清楚。 要知道,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之间,有识者不可不 察!

 


  燕山夜话(五集)  生活和幽默

  许多外国朋友常常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他们比较富于幽默感;而在他们的心目中, 似乎我们中国人多半是一本正经的,不喜欢幽默。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看法,姑且不必管它。但是,说我们中国人不喜欢幽默,却不 是事实。问题还在于对幽默的理解,我们和外国的一些朋友未必相同。

  幽默这个词汇,本来是照拉丁文的读音,直译为汉语的。我国古来不说幽默,只有 滑稽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打开《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首 先就能看到司马贞的《索隐》,他解释滑稽的含义是“滑谓乱也,稽同也。以言辩捷之 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能乱同异也。……崔浩云:滑音骨,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 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显然所谓滑稽,在我国古文中的含义,比幽默的含义要宽广得多。它不象我们现在 区分得这么清楚。我们现在随着中外思想的交流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已经可以区分幽 默、讽刺和滑稽的不同含义了。

  从我们现在的观点看来,所谓幽默,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生活中的矛盾 和缺陷,引起了一种同情的苦笑,有时也会变成讥笑,但是,它并不等于讽刺。因为讽 刺的对象往往是相当严重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它所采取的只能是一种比较尖锐的批评。 至于现在人们公认为滑稽的含义,显然与幽默和讽刺都不大一样。现在人们所说的滑稽, 主要是指那种夸张的打浑,甚至于是粗野的逗趣。这同我国古书上所说的滑稽的含义, 广狭大有区别。以《史记》《滑稽列传》为例,就可以证明,我们的古人是把滑稽当做 一个大概念,它既包括了幽默,也包括了讽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