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徐霞客游记》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徐霞客 | 发布时间: 1021天前 | 31724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会仙岩而东,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 或三面回环如玦者,或两对叠如门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 洞者,每每而是。但石质粗而色赤,无透漏润泽之观,而石梁 横跨,而下穹然,此中八景,当为第一。


灵岩者,其洞东向,前有亘崖,南北回环,其深数十丈, 高数丈余,中有金仙,外列门户而不至于顶,洞形固不为洞揜 即掩也,为唐陈光问读书处。陈居严塘,在洞北二十里。其后 裔犹有读书岩中者。


观音现像,伏狮峰之东,回崖上万石迹成像,赭黄其色。


对狮岩者,一名小灵岩,在灵岩南岭之外。南对狮峰,上 下两层,上层大而高穹,下层小而双峙。


碧泉岩者,在对狮之西,亦南向,洞深三丈,高一丈余。


内有泉一缕,自洞壁半崖滴下,下有石盘承之,清冽异常,亦 小洞间一名泉也。


伏虎岩,在清泉之后。


石梁岩,在沙陂会仙寨东谷。其谷乱崖分亘,攒列成坞, 两转而东西横亘,下开一窦,中穹若梁,由梁下北望,别有天 ?? 地,透梁而入,梁上复开崖一层,由东陂而上,直造梁中而止, 登之如践层楼矣。


会仙寨,下临沙溪,上亘圆顶,如叠磨然,独出众山,罗 洪山罗名其纶,琼司理。结净蓝于下,即六空上人所栖也。其 师号涵虔。


学堂岩,在会仙之北,高崖间迸开一窦,云仙人授学之处。


此灵岩八景也。余至灵岩,风雨不收。先过碧泉、对狮二 岩,而后入灵岩,晓霞留饭,已下午矣。适有一僧至,询为前 山净侣六空也。时晓霞方理诸俗务,结茅、喂猪。饭罢,即托 六空为导。回途至狮峰而睹观音现像,抵沙陂而入游石梁,入 其庵,而乘暮登会仙,探学堂,八景惟伏虎未至。是日雨仍空 濛,而竟不妨游,六空之力也。晚即宿其方丈。


十三日晨餐后寒甚,阴翳如故。别六空,仍旧路西北行。


三里至欧江,北入山,为茶陵向来道;南沿沙陂江西去,又一 道也。过欧江,溪胜小舟,西北过二小岭,仍渡茶陵南关外, 沿城溯江,经大西门,〔寻紫云、云阳诸胜。〕西行三里,过桥 开陇,始见大江自东北来。于是越黄土坳,又三里,过新桥, 雾中始露云阳半面。又三里,抵紫云山麓,是为沙江铺,大江 至此直逼山下。由沙江铺西行,为攸县、安仁大道。南登山, 是为紫云仙。上一里,至山半为真武殿,上有观音庵,俱东北 瞰来水。观音庵松岩,老僧也。予询云阳道,松岩曰 :“云阳 山者,在紫云西十里。其顶为老君岩;云阳仙在其东峰之胁, 去顶三里;赤松坛又在云阳仙之麓,去云阳仙三里。盖紫云为 云阳尽处,而赤松为云阳正东之麓。由紫云之下,北顺江岸西 行三里,为洪山庙,乃登顶之北道;由紫云之下,南循山麓西 行四里,为赤松坛,乃登顶之东道;去顶各十里而近。二道之 中有罗汉洞,在紫云之西,即由观音庵侧小径横过一里,可达 ?? 其庵。由庵登顶,亦有间道可达,不必下紫云也 。”余从之。


遂由真武殿侧,西北度两小坳,一涧从西北来,则紫云与肯莲 庵即罗汉仙。后山夹而成者。〔水北入大江,紫云为所界断。〕 渡涧即青莲庵,东向而出,地幽而庵净。僧号六涧,亦依依近 人,坚留余饭,余亟于登岭,遂从庵后西问登山。其时浓雾犹 翳山半,余不顾,攀跻直上三里,逾峰脊二重,足之所上,雾 亦旋开。又上二里,则峰脊冰块满枝,寒气所结,大者如拳, 小者如蛋,依枝而成,遇风而坠,俱堆积满地。其时本峰雾气 全消,山之南东二面,历历可睹,而北西二面,犹半为霾掩,〔酃 江自东南,黄雩江自西北,盘曲甚远。〕始知云阳之峰,俱自西 南走东北,排叠数重:紫云,其北面第一重也;青莲庵之后, 余所由跻者,第二重也;云阳仙,第三重也;老君岩在其上, 是为绝顶,所谓七十一峰之主也。云峰在南,余所登峰在北, 两峰横列,脉从云阳仙之下度坳而起,峙为余所登第二重之顶, 东走而下,由青莲庵而东,结为茶陵州治。余现登第二重绝顶, 径路迷绝,西南望云峰绝顶,中隔一坞,而绝顶尚霾夙雾中。


俯瞰过脊处,在峰下里许。其上隔山竹树一壑,两乳回环掩映, 若天开洞府,即云阳仙无疑也。虽无路,亟直坠而下,度脊而 上,共二里,逾一小坳,入云阳仙。其庵北向,登顶之路,由 左上五里而至老君岩;下山之路,由右三里而至赤松坛。庵后 有大石飞累,驾空透隙,竹树悬缀,极为倩叠,石间有止水一 泓,澄碧迥异,名曰五雷池,雩祝甚灵;层岩上突,无可攀踄, 其上则黑雾密翳矣。盖第二重之顶,当风无树,故冰止随枝堆 积。而庵中山环峰夹,竹树蒙茸,萦雾成冰,玲珑满树,如琼 花瑶谷,朔风摇之,如步摇玉珮。声叶金石。偶振坠地,如玉 山之颓,有积高二三尺者,途为之阻。闻其上登踄更难。时日 过下午,闻赤松坛尚在下,而庵僧〔楚〕音,误为“石洞 ”。


?? 余意欲登顶右后。遂从顶北下山,恐失石洞之奇,且谓稍迟可 冀希望晴朗也。索饭于庵僧镜然,遂东下山。路侧涧流泻石间, 僧指为“子房炼丹池 ”、“捣药槽”、“仙人指迹”诸胜,乃 从赤松神话中之仙人,为道教所信奉而附会留侯也。直下三里 抵赤松坛,始知赤松之非石洞也。遂宿庵中。殿颇古,中为赤 松,左黄石,而右子房即张良。殿前有古树松一株,无他胜也。


僧葛民亦近人。


十四日晨起寒甚,而浓雾复合。先是,晚至赤松,即嘿即 默祷黄石、子房神位,求假半日晴霁,为登顶之胜。至是望顶 浓霾,零雨四洒,遂无复登顶之望。饭后,遂别葛民下山。循 山麓北行,逾小涧二重,共四里,过紫云之麓,江从东北来, 从此入峡,路亦随之。绕出云阳北麓,又二里,为洪山庙。风 雨交至,遂停庙中,市薪炙衣,煨榾柮木块者竟日。庙后有大 道南登绝顶。时庙下江旁停舟数只,俱以石尤石头太多横甚, 不能顺流下,屡招予为明日行,余犹不能恝然淡忘不以为意于 云阳之顶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