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徐霞客游记》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徐霞客 | 发布时间: 1021天前 | 31723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五日晨起,泊舟将放,招余速下舟;予见四山雾霁,遂 饭而决策登山。路由庙后南向而登,三里,复有高峰北峙,〔道 分两岐:〕一岐从峰南,一岐从峰西南。余初由东南行,疑为前 上罗汉峡中旧道,乃向云阳仙,非迳造老君岩者,乃复转从西 南道。不一里,行高峰西峡,顾仆南望峡顶有石梁飞驾,余瞻 眺不及。及西上岭侧,见大江已环其西,大路乃西北下,遂望 岭头南跻而上。时岭头冰叶纷披,虽无径路,余意即使路讹错 误,可得石梁胜,亦不以为恨,及至岭上遍觅,无有飞驾之石, 第见是岭之脊,东南横属高顶,其为登顶之路无疑。遂东南度 脊,仰首直上,又一里,再逾一脊,则下瞰脊南,云阳仙已在 下方矣。盖是岭东西横亘,西为绝顶北尽处,东即属于前所登 ?? 云阳东第二层之岭也。于是始得路,更南向登顶,其上冰雪层 积,身若从玉树中行。又一里,连过两峰,始陟最高顶。是时 虽旭日藏辉,而沉霾屏伏,远近诸峰尽露真形,惟西北远峰尚 存雾痕一抹。乃从峰脊南下,又一里,复过两峰,有微路“十  “字界峰坳间:南上复登山顶,东由半山直上,西由山半横下。


然脊北之顶虽高,而纯土无石;脊南之峰较下,而东面石崖高 穹,峰笋离立。乃与顾仆置行李坳中,从南岭之东,攀崖隙而 踞石笋,下瞰坞中,有茅一龛,意即老君岩之静室,所云老主 庵者。窃计直坠将及一里,下而复上,其路既遥,况既踞石崖 之顶,仰瞩俯瞰,胜亦无殊,不若逾脊从西路下,便则为秦人 洞之游,不便即北去江浒觅舟,顺流亦易。乃遂从西路行。山 阴冰雪拥塞,茅棘交萦,举步渐艰。二里,路绝,四顾皆茅茨 为冰冻所胶结,上不能举首,下无从投足,兼茅中自时有堰宕 延误耽搁,疑为虎穴,而山中浓雾四起,瞰眺莫见,计难再下。


乃复望山崩而上,冰滑草拥,随跻随坠。念岭峻草被,可脱虎 口,益鼓勇直上。二里,复得登顶,北望前西下之脊,又隔二 峰矣。其处岭东茅棘尽焚,岭西茅棘蔽山,皆以岭头路痕为限, 若有分界者。是时岭西黑雾弥漫,岭东日影宣朗,雾欲腾冲而 东,风辄驱逐而西,亦若以岭为界者。又南一里,再下二峰, 岭忽乱石森列,片片若攒刃交戟,雾西攫其尖,风东捣其膊, 人从其中溜足直下,强攀崖踞坐,益觉自豪。念前有路而忽无, 既雾而复雾,欲下而转上,皆山灵未献此奇,故使浪游之踪, 迂回其辙耳。既下石峰,坳中又得“十”字路,于是复西向下 岭,俱从浓雾中行矣。始二里,冰霾而草中有路,又二里,路 微而石树蒙翳;又二里,则石悬树密而路绝,盖前路之逾岭而 西,皆茶陵人自东而来,烧山为炭,至此辄返。过此,崖穷树 益深,上者不能下,下者不复上。余念所下既遥,再下三四里 ?? 当及山麓,岂能复从前还跻?遂与顾仆挂石投崖,悬藤倒柯树 干、树枝,坠空者数层,渐闻水声遥遥,而终不知去人世远近。


已而雾影忽闪,露出眉峰峡谷,树色深沉。再一闪影,又见谷 口两重外,有平坞可瞩。乃益揆度量丛历级,若邓艾之下阴平, 坠壑滚崖,技无不殚,然皆赤手,无从裹毡也。既而忽下一悬 崖,忽得枯涧,遂得践石而行。盖前之攀枝悬坠者藉树,而兜 衣挂履亦树,得涧而树梢为开。既而涧复生草,草复翳涧,靡 草之下,不辨其孰为石,孰为水,既难着足。或草尽石出,又 棘刺勾芒,兜衣挂履如故。如是三里,下一瀑崖,微见路影在 草间,然时隐时现。又一里,涧从崖间破峡而出,两崖轰峙, 而北尤危峭,始见路从南崖逾岭出。又一里,得北来大道,始 有村居,询其处,为窑里,盖云阳之西坞也。其地东北转洪山 庙五里而遥,南至东岭十里而遥,东岭而南更五里,即秦人洞 矣。时雾影渐开,遂南循山峡行。逾一小岭,五里,上枣核岭,   〔岭俱云阳西向度而北转成峡者。〕下一里,渡涧,〔涧乃南自 龙头岭下,出上清洞〕傍西麓溯涧南上半里,为络丝潭,深碧 无底,两崖多叠石。又半里,复度涧,傍东麓登山。是处东为 云阳之南峰,西为大岭之东嶂。〔大岭高并云阳,龙头岭其过脊 也,其东南尽西岭,东北抵麻叶洞,西北峙五凤楼,西南为古 爽冲。〕一溪自大岭之东北来者,乃洪碧山之水;一溪自龙头岭 北下者,乃大岭、云阳过脊处之水。二水合而北出把七铺名。


龙头岭水分南北,其南下之水,由东岭坞合秦人洞水出大罗埠。


共二里,越岭得平畴,是为东岭坞。坞内水田平衍连绵铺开, 村居稠密,东为云阳,西为大岭,北即龙头岭过脊,南为东岭 回环。余始至以为平地,即下东岭,而后知犹众山之上也。循 坞东又一里,宿于新庵。


十六日东岭坞内居人段姓,引南行一里,登东岭,即从岭 ?? 上西行。岭头多漩窝成潭,如釜之仰,釜底俱有穴直下为井, 或深或浅,或不见其底,是为九十九井。始知是山下皆石骨玲 珑,上透一窍,辄水捣成井。窍之直者,故下坠无底;窍之曲 者,故深浅随之。井虽枯而无水,然一山而随处皆是,亦一奇 也。又西一里,望见西南谷中,四山环绕,漩成一大窝,亦如 仰釜,釜之底有涧,涧之东西皆秦人洞也。由灌莽中直下二里, 至其处。其涧由西洞出,由东洞入,涧横界窝之中,东西长半 里,中流先捣入一穴,旋透穴中东出,即自石峡中行。其峡南 北皆石崖壁立,夹成横槽;水由槽中抵东洞,南向捣入洞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