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冰心全集第五卷》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冰心 | 发布时间: 1013天前 | 347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小朋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烈士们洒出的鲜血,就染不出我们今天飘扬高举的五星红旗。祖国的勤劳勇敢的亿万人民,若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英明的领导,是闯不出这个灿烂光明的世界的。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件事实,我们的心,永远要像人大礼堂的屋顶上的那朵向日葵,满怀热爱地倾向那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芒四射的红星!


当我在广场上徘徊瞻眺的时候,准备在国庆节游行的小朋友们,正在练习走队。他们举着花束,整齐严肃地行进。还有许多等着操练的小朋友,都散坐在广场的四周。在这宽阔的地面上,人形显得那么细小,天空显得那么广漠而蔚蓝,从对面路上开来的一辆一辆大汽车,看去就像小小的玩具一般。


这时我忽然感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广大,党对我们的关怀是多么深厚,而我们自己在这中间又显得多么渺小!但是“渺小”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党是永远重视群众的力量的,小朋友,让我们永远团结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吧!


祝你们节日快乐!


你的朋友冰心一九五九年九月九日,北京。


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最痛快的一件事

 

有一位印度朋友在中国访问了几星期之后,回到北京,很有感触地对我叹羡地说:“在亚洲,我所走过的地方,只有新中国的大陆上,看不到一点帝国主义的痕迹!”这些话突然提醒了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十年来,使中国人民高兴痛快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只注意到应接不暇的日新月异的建设,而把我们从这一片大地上摧毁消灭了一切帝国主义造成的创痕的这一件事实,倒有点忘记了。其实,我和这一位印度朋友,有很深的同感,十年来中国人民最痛快的一件事,应该是从中国广大的土地上彻底地、完全地消灭了帝国主义的痕迹。


就我个人来说,我呱呱坠地,就坠在帝国主义所造成的创痕斑驳的中国大地上!我是一九○○年生的,这是八国联军进逼北京的一年,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到了空前的浩劫。(以后我在国外旅行的时候,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博物馆和私人的收藏室里,都看到了他们从中国抢去的赃物!)我很小的时候,住在山东的烟台,那是一个不大的沿海市镇,但是当我在沙滩上游戏的时候,几乎每天都看见有挂着形形色色的外国旗帜的商船和军舰,在出出进进。每年夏天,还总有几只美国军舰来此过夏。也几乎每天都有酗酒斗杀的事件发生,不大的烟台市,也有日本的饭馆、商店和妓院以及美英各国的披着宗教外衣实行文化侵略的医院、教堂和学校。


当我十岁的时候,我们一家坐着英国商船从烟台到上海去,船上有许多欧洲人趾高气扬地踞倚在“大餐间”的船栏上,向客舱的舱面扔着果核。那大餐间是即使能付足票价的中国人,也不能乘坐的。船一驶进黄浦江口,江面上停泊满了外国的商船兵舰。码头上,有我们的同胞汗流浃背地在外国监工者的鞭挞之下,替帝国主义者扛运着他们从中国榨取去的丰富的资源。在上海,满街上都是外国的商行、银行、工厂、俱乐部……还有跑马厅和公园,公园门口挂着“华人和狗不准入内”的牌子。街道的名字,也根本不是中国的,像什么霞飞路、慕尔鸣路……纵横交织,路上,坐车的都是外国人,开车拉车的却是我们的同胞。两年以后,我们从上海去到天津。


天津也和上海一样,割裂成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租界,租界上的警察们,对中国人民,简直是犬马不如。我们从天津到达北京,一下车站,首先经过东交民巷,又是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使馆区”。在使馆区的东边,就是现在的东单公园,那时是使馆驻兵的操场,穿着各种各色军服的外国兵士,扬威耀武地在怒眦欲裂的中国人民面前,做着军操……。那些年,中国人民受压迫欺凌的日子,真是说也说不完,几亿的中国人,都有他自己的惨痛的经历,我们的日历上一年到头有许许多多的国耻纪念日,学生们愤慨地说:“尽纪念国耻有什么用处?我们若不把帝国主义彻底打倒,将来我们的日历上,有国耻的日子将多于没有国耻的日子了!”


中国人民为打倒帝国主义作了几十年的斗争,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几亿人民百十年来的冤愤,化成一股翻山倒海的力量,我们终于端起了这座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把它狠狠地摔在地上,发出了震天的巨响!这巨响,在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十年前在北京天安门上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声音中传达出来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从百十年来的血泪斗争的沉痛经验中,说出了这句充满了真理的智慧的话。


我们从心底知道只有劳动人民自己的党,才能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根本地、彻底地、全面地把帝国主义在中国远伸深入的吸血管,连根抽拔,把帝国主义在我们大地上造成的创痕,洗涤得毫无踪迹。


赞》,百花文艺出版社1962年11月初版。)




再到青龙桥去


前几天,我又到青龙桥去,访问了那边的康庄人民公社岔道管理区的青龙桥分队,上了长城……这一天,我被喜悦温煦的空气所包围,所笼罩!


再到青龙桥去的动机是这样的:三十七年前,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曾经在那一年的国庆日,到青龙桥去,回来写了一篇颇有感慨的文章。好久以前,就有朋友建议,说我应该再去一趟。但是今年的国庆日,我决不肯离开这腾光溢彩的北京城!我抽了个空,和两位年轻的朋友,在国庆之前,去偿了这个夙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