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冰心全集第六卷》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冰心 | 发布时间: 1012天前 | 476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吹落了万红千紫,①非洲西岸的燥风。——译者今日芬芬已尽。


蜂儿在哀叹,干风宣告了他们的末日,他们的生命依靠花儿,现在叫他们如何生活!


万物仓皇,水给他们以生命,燥风把一切吹光;干旱使他们萎伤。


哈曼坦!它什么时候才走,让世界度着欢乐的时光?


凋落和忧伤这等围困着我们,但是哈曼坦正在为世界的好消息开路,它为霖雨和欢乐把世界扫清,是的,它为这世界准备着丰收和满足。


一切生命都是如此,有时候哈曼坦呼啸而过,大家都在哀伤里低头,有时候也会哭泣。


在这时候不要哭泣,因为霖雨定随干旱而来那时世界又将微笑。我们村里的生活〔加纳〕玛提·马奎着当老人们在场的时候,小伙子们不许望着姑娘们姑娘们也不许望着小伙子因为老人们说这样不好。


小伙子们只许自己玩,姑娘们也只许自己玩。


但是人的情感是柔弱的小伙子和姑娘就相会了。


姑娘们也玩捉迷藏。


小伙子们知道姑娘们藏在哪里姑娘们也知道小伙子们藏在哪里——因此在捉迷藏的时候,小伙子们找姑娘们,姑娘们也找小伙子,他们对唱着爱情的歌。


后记这里介绍的四位加纳诗人,《无题》的作者以色列·卡甫·侯(IsraelKafuHoh)生于一九一二年,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他的第一首诗写于一九二九年,除了诗歌以外,尚着有剧本数种和一部传记;《科门达山》的作者波斯曼·拉伊亚(BossmanLaryea)生于一九一○年,任职于加纳政府,是加语协会负责人之一,拉伊亚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和评论;《哈曼坦》的作者约瑟夫·加代(JosephGhartey)又名科贝纳·加代·阿克瓦(KobenaGya-taAkwa),生于一九一一年,是加纳口语文学局的编委,写过剧本,也从事过戏剧的演出;《我们村里的生活》作者玛提·马奎(MateiMarkwei)生平不详。


前三首诗是从加纳一九五八年出版的英文版《加纳之声》译出;后一首译自英国出版的《非洲宝库》(黑人诗人朗斯顿·休士编)。


(译诗刊于《世界文学》1962年12月号。)





谈最新最美的图画


新时代给新文艺作家开辟了浩荡无边的天地,这句话在邵宇同志最近所作的国画《白菜丰收》上又体现了。我想中国历代的画家,若个个都活转来,围立在这幅不太大的画面旁边,看见画上是“顶天立地”的好几千棵白菜,而三个人物只远远地站在一边,作为白菜的陪衬的时候,他们一定大吃一惊,赞为得未曾有。他们却不知道画家所描绘的不过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一件事实,他只迅速灵巧地抓了来,安排在纸上而已。


白菜丰收是今年北京郊区可喜的现象之一,这说明了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奏效,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进一步高涨……听说今年北京的白菜,往北送到了哈尔滨;北京的柿子,往南送到了上海。但是这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我们北京人不也常吃到了南丰的桔子和广东的香蕉吗?


在我们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外国朋友们眼里,就感到十分新奇。我所会到的日本朋友、尼泊尔朋友、加纳朋友……他们对于我们所常见的这些丰收的现象,谈论起来,仿佛是个奇迹,也仿佛有点意外。


我知道,在国外,无论是帝国主义,还是各国反动派,对于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有着刻骨的仇恨。他们自己再也不能盘踞在这一大片土地上,恣意地剥削榨取,这对他们已经是一件极其痛心的事;最可怕的是,新中国给民族解放运动地区的人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给他们一个向往,一个希望,这是帝国主义者和各国反动派,所万万不能容忍的。因此,他们利用了一切的宣传机器,无所不用其极地渲染夸大了我们最近三年的自然灾害,说我们人民是如何陷在困苦中不能自拔,甚至每天都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关心我们的外国朋友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当然会听到这些恶毒的宣传,心里不免替中国人民捏一把汗。等到入中国国境之后,他们没有看见饥饿的面孔,也没有看到垂头丧气的人们,他们看见的是中国整齐葱绿的田野,热闹繁荣的市场,干劲冲天的人民,堆积如山的菜蔬……他们怎能不由惊奇转为欢喜,而向我们倾吐他们从前所不断听到的反动宣传,最后表示了对毁谤污蔑者的愤怒和鄙夷呢?


话再说回来,文艺是时代的反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白菜丰收,堆积如山的现象,在北京的居民眼中,虽然不是什么奇迹和意外,但若是古人复生或外客车到,却不能不从这一件我们当作寻常的现象上,看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明美丽的前途。红旗下,有多少“天成”的“文章”,等着“妙手”去临摹去描绘,而这“天成”的文章,又像美丽的云霞,一片赛似一片地,瞬息万变。敏感的文艺工作者们,必须时刻准备好自己的妙手,给我们的人民和朋友,画下最新最美的图画。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62年12月21日,后收入散文集《拾穗小札》。)





《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儿童文学选》


序言


重新看了儿童文学三年选(一九五九——一九六一)的目录,不由得心里高兴。如果这是我们给亲爱的小读者所摆出的一桌筵席的话,这席面也不算太寒伧了。


谈到儿童文学创作,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儿童文学。关于这一点,大家是没有异议的,就是:儿童文学具备文学的一切特点,所不同的是,我们读者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必须照顾到儿童的一切特点,如年龄特点、智力特点、兴趣特点等等,这也是大家没有异议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