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许多地方,也没有看过像你们中国这样的快乐健康的孩子……”我说:“孩子没有不可爱的,在日本……”她摇了摇头说:“我们日本的孩子当然也是可爱的,但是他们是否都很快乐,都很健康,这,恐怕你也知道吧!”
汽车缓缓地走过一道桥,渐渐地离开城市了,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宽阔平坦的大道,两旁是浓绿的树行,树影外是一望无边的绿油油的田垅。大雨初晴的田野,是那样地空阔静穆,又是那样地嫩柔流丽。我的朋友轻轻地往后一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在你们这里,我总是感到舒适而又兴奋,新鲜而又亲切,我仿佛找到了力量的源泉。我的心仿佛时时刻刻都张着渴望的双臂,在迎接新的养料,新的灵感。就说今天的游览吧,这愿望在我心中,已经潜存了几十年了。这次,我一得到可以访问中国的消息,我的儿女就高兴地说,这下子您一定可以看见万里长城了……”她看着我笑了一笑,“我一直在谈万里长城,在你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就不那样新奇了吧,横竖你们随时可以去玩玩的。”我笑说,“那也不然,我的大半生是在北京度过的,但是长城也只去过两次。”她睁着双眼凝视着我,“第一次是在四十年前,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和几个同学一同去的,我们坐的是火车,到青龙桥站下车再骑小驴走上八达岭。那时的万里长城……呵,那时的万里长城,真不能算是一个名胜,不过是一片高大的颓垣!四围充满了寂寞与荒凉,除了有时有一串浅黄的骆驼,从深黄色的山脚下,徐徐走过之外,一切都是单调的……”这时我的眼光中可能带着黯郁的神情吧,她连忙问:“第二次呢?”我笑了笑说:“第二次是三年前,这个恐怕你也猜想得到,万里长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一次,我还是坐火车去的,访问了康庄人民公社的青龙桥分队,我安步当车地沿着宽阔的柏油大道,走上了八达岭,登上了万里长城……那些景物,我不必描述了,我描述得不好,反而损害了你的诗意,但是,坐着小汽车直到长城脚下,在我还是第一次呢!”
说到“诗意”,她暂时静默下来了,只凝神地望着窗外,这时窗外掠过的是一层一层长着密树和杂花的山岩,一道一道潺潺飞溅的泉水。我们的车子徐徐曲折而上,转过一层山,就换一幅图画,连我也看得心旷神怡,顾不得和她攀谈了。
到了长城脚下,瓮城里满是欢笑的人群,仰望长城上也有络绎不绝的游人。我的朋友就兴奋得要立刻上去。我们相携着踏着平直的大砖垒成的层阶,慢慢地走了上去,在第一个堞楼上停了下来。
她凝望着碧绿的波涛般起伏的群山,和连延地矗立在山脊上的雄伟坚厚的城墙,久久才回过头来,说,“我早就知道你们的万里长城,是座极其伟大的建筑物,但是它给我的惊讶和激动的深度,是我在未亲见以前所想象不到的!我想起你们雄壮激昂的国歌,我才体会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两句词里的‘长城’,坚固雄厚到什么程度!
我在日本,也学唱过你们的《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我在历次的亚非作家会议上,也逐渐地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像一道长城似的坚固雄厚地矗立在帝国主义者、新老殖民主义者的面前,我们的独立和幸福的日子,就不会是遥远的。现在,我想象中的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长城’,更加形象化了。”她伸出双手来,“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块厚厚的砖,让我们把我们的身体,紧紧地靠在一起,筑成我们新的……”
她激动得说不下去了。
我走过去用手臂轻轻地围住她的腰,我们默默地又走上了一层堞楼,并肩倚在城堞上,我看着她,说,“我每一次登上万里长城,都觉得一次比一次上得高,一次比一次看得远。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虽然是和许多人一起来的,我却独自留在城半,满心的抑郁悲哀。
第二次来的时候,我同着两位朋友,我们在下面的那一座堞楼上,满怀欢喜地回望着解放十年后的伟大祖国的山川。这一次来……”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我是同你——我的海外的知己,我的争取亚非独立自由的战友。我又听到了你对于旧的和新的长城的想法……现在,这座伟大的长城所给我的惊讶和激动的深度,也是我从前所想象不到的!……”
我们并肩默默地靠在一起,我们所听到的,不是自己心房剧烈的跳动,而是亚非千万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响彻云霄的呼声!
一九六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63年9月30日。)
寄国外华侨小读者
亲爱的小朋友:
最近因为送一位外国朋友回国,我从北京经上海到广州,作了一次短期的旅行。前几天刚回到首都,看见街市上已经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又到了。在这时候,我首先想起的,总是我们在海外的年少的亲人,让我对你们述说我在这次旅行中的见闻,作为我节日的献礼吧!
因为是陪着要赶行程的外国朋友,我们到处真是走马看花,但是尽管我们看的不细不深,只就我们眼前所掠过的朝气蓬勃的景象,已经够使人欢喜赞叹的了。
我的那位外国朋友,她是个作家,观察很深刻,心思很缜密。有些景象对于我是“司空见惯”了,对于她却样样都是新奇,都是伟大。比如说,当我们坐火车南下时节,看到车窗外旋转过去的碧绿的田地,她就赞叹说:“你看,你们这里的田地,总是整整齐齐地连在一起,一眼望不见边……”每到一个车站,她也要下来走走,她说:“你们这里看不见一个衣服褴褛,形容枯槁的人,也看不见一个乞丐!”她还喜欢看车站上贩卖食品和土货的小车,她笑说:“你看,这么多的水果,这么多的点心,种类又多,味道又美,这真给诽谤造谣,说中国人又饥又寒的人,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