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过写剧本的经验,更不懂得舞台上的种种技术,但是我从这出戏里看出,要写出一个好剧本,必须是作者满怀着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深入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去,精心挑选出最有普遍意义的、而且是儿童们所最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安排处理剧情的发展和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把事物矛盾的发展与解决,步步写来,合情合理,在舞台上形象突出、是非分明,从而得到了教育和鼓舞儿童的良好效果。其实,其他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应该是照着这个方法进行的。文艺是时代的风雨表。我们国家正在大踏步地走上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时代,我们六亿五千万人民,正在轰轰烈烈、兢兢业业地做着把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事业。这事业不但关系着我们子孙万代的幸福,也关系着全世界人民万代的幸福。我们的斗争是长期而艰巨的。我们的接班人可靠与否,是个中心问题。儿童文艺的作者负有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要责任,而我们的作品,尤其是现代题材的作品,远远落在儿童和全国人民要求的后面。我很高兴看到《小足球队》的演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它说明现代题材并不难找,只要用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看生活,里弄里的一个自发组成的小足球队,也会引起作者联系到在两条道路斗争的过程中,如何夺回我们接班人的种种问题。我们写其它形式的儿童文学的作者们,也应该这样好好地学习毛泽东思想,深入生活,在写作上迎头赶了上去!
(本篇最初发表于《戏剧报》1964年第4期。)
致萧珊
亲爱的萧珊:
龟井他们到上海,你们又忙了吧?我都可以想象你那“活跃”劲儿!我并没有忘记你,而且常常想起我的债负,但是你知道我一回来,就投入了紧张的学习(民主党派),你看我给什么地方写了什么东西没有?你又拉扯上什么“不平衡的基础上”的友谊等等,我以大姐的身份,说你一句“欠打”!我知道都是你的所谓的“一个人”挑拨的,他也“欠打”!
《收获》第一期,我已看到,第二期还未来。假如小文章也可以勉强充数的话,我也想写一点给你。前几天在无线电里听到一位街道积极分子说她自己“是一块补钉”,不成材料,但是可以东凑西补,你要不再冷嘲热讽,我就勉强起一点补钉的作用,否则,连这一块小布头都不给你了!问巴金和孩子们以及杜宣、“圣裔”、肖岱等人好!冰心四、三(此信系舒乙同志征集。)
宾客盈门的北京
这些年来,我发现,飞机场和车站的候机室或候车室,是和“久违”的朋友们碰头的好地方。平时,我们各人忙各人的,难得有促膝畅谈的机会,特意来订个约会吧,有闲的时间难得同一,人数难得齐全,地点难得适中……总而言之,困难多得很。
但是,为了去迎接或是招待我们共同的外国朋友,我们就往往会碰在一起,不是三三两两,而且一碰就是一大群!
不特此也,我们在飞机场或是车站,所接到会到的海外朋友,有的是我们所企待的,有的是同机同车到达,而是别个团体所企待的,我们也在不意中接到了。这种意外的喜悦,是不能以言语形容的。
一位非洲朋友,就是在这种意外的遇见中看到我的。她紧紧地握着我的和其他的外国朋友的手,笑着说:“北京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我们所万想不到能够见到的人,在北京都见到了。”说到这里,她向我挤了一下眼睛,“这些人当然不包括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在内!”说的大家都笑了。
回家的路上,我坐在车上默默地想,对于“北京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这句话,禁不住起了感慨而终于喜悦。
解放以前,北京也是外国人常来的地方,不过那时“来者”多是“不善”的,他们来压迫、来剥削、来勒索、来偷盗。北京的“不可思议”是在乎它的宝物之多,汉奸之众,他们可以颐指气使、霸占囊括。现在,正像那位非洲朋友所说的,我们所招待迎接的客人当中,再也不会包括骑在我们头上的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了。
现在北京的不可思议,事实上就是从过去的不可思议中萌茁出来的。正因为中国人民在解放前饱受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压迫欺凌,在解放后,才会加倍的了解和同情曾经受过和现在仍在受着和我们从前同样遭遇的亚、非、拉的人民。
我们懂得怎样地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团结他们,而且认真地向他们学习一切有益的东西,因而赢得了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信任和合作。布隆迪议长塔德·西里乌尤蒙西说得好:
“中国不是利己主义的国家,中国并没有因为自己取得胜利,而忘记了那些尚未取得独立和自决的亚非国家。中国支持这些国家,给他们以鼓舞,这使全世界人民感到高兴。”
我们感谢布隆迪议长给我们的赞扬。我们将更加鞭策自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我们将永远和全世界一切受美帝国主义侵略、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联合起来,结成反对美帝国主义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争取人类进步的共同事业,尽上自己最大的力量!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64年5月2日。)
咱们的五个孩子
一九六四年一月八日的《北京晚报》上,有一段很动人的报道,题目是《他们虽然失去了父母》,说的是北京崇文区东唐洗泊街五号,周同山、同庆、同来、同贺、同义五个兄妹,在失去父母之后,如何地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周围一切人们的慈爱和关怀的故事。这个报道出来,全北京轰动了。五个孤儿的门槛,几乎被更多的、要在他们身上尽上一份心的人们踏破了!紧接着,一月十一日的《人民日报》上,又登了一段《孤儿不孤》的报道和一段《编后感》。随着《人民日报》的全国飞速的投递,全国也轰动了。来自全国的邮件:书信、包裹、汇款单,像雪片一样飞向北京东唐洗泊街五个孤儿的住处。这些信件和赠品,有从新疆高原来的,有从福建前线来的,有从陕西、甘肃、吉林、江西、广东……来的。寄信的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战士,有的是干部……更多的是和孤儿们年纪不相上下的少年儿童。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