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来源: | 作者:康拉德-赛茨 | 发布时间: 1211天前 | 3500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0年时的经济大中华   

        材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海外华侨   

        围绕着经济大中华,把这些企业分为两个团体,即东南亚的华人和欧、美、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地区的华人。   

        在3300万海外华人中,有2700万生活在东南亚。在新加坡,华人以77%达到绝大多数。在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华人属于少数,但是当这些少数的华人控制了零售业时,那些华人经济巨头们却控制着私人企业以及大型银行的大多数。在印度尼西亚,华人只占全国人口的3.5%,但是却控制着300家最大的上市企业集团的68%和10家大型私人企业中的9家。泰国四家举足轻重的私人银行全在华人手中,其中包括泰国最大的银行:曼谷银行。海外华人的企业也是以纯粹中国人的方式,即以家长式的方式领导着,而且都是通过某种网相互联系在一起的。96 

        

        东南亚华人在人口和股票资本中所占的比例   

        资料来源:按照澳大利亚外贸部1995年所发表的《亚洲的海外华人商业贸易网》一文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海外华人少数的经济巨头和他们在经济上的网络关系,在占多数的本土民族中引起了妒忌和仇恨。以致于不断发生对华人的报复行为,1998年亚洲经济风暴时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就是一例。许多华人取了当地人的名字,以便保护自己。泰国甚至把取当地人的名字作为规定。而报复的结果就只能使华人更加抱团、接成网,并且使他们把希望寄托于让中国强大成为亚洲的代表。他们多样化的进行投资,并使中国在90年代成为投资的重点。香港是东南亚华人贸易和网络的中心。那些大企业在此建立了它们的分公司和银行:像马来西亚的郭氏集团;印度尼西亚的沙林集团和力宝(Lippo)集团;泰国的正大(Charoen-Pokphand)集团以及陈氏(Sophonpanich)集团。它们以这些子公司为基础,自80年代末以来,向大陆投资了几十个亿。 

        

        除了这个东南亚华人圈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个圈,它包括北美的五六百万华人,西欧的94万和澳大利亚及大洋洲的54万海外华人。重要的团体是美国的华人,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的华人,在那里生活着数百万华人。大部分的美国华人已经在那里生活了一代或者数代,而且美国化了,他们对于前辈的故乡已经不那么特别的热心了。但是其他的,尤其是许多在经济、科学领域工作的华人,他们与大陆有着密切的联系。华人的硅谷企业在大陆建立了子公司,那些华人研究人员和教授们定期地访问大陆,举行讲座、参加学术讨论。 

        

        全世界的华人企业每两年举行一次全球华人企业家大会(华商大会),大约有数千名华人企业家参加,其中有来自于香港、东南亚的华人经济巨头。经济大中华以香港为海外华人的中心城市,以此形成了全球华人网络的中心。这个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是汇入了某个新美式的21世纪,而是引入到一个中国人的21世纪。 

        

        一种全球化的中国文化   

        与华人经济网络并行的是,一种全球化的中国文化正在形成中。世界上的中国知识分子日益增进联系,并且重新开始了那在19世纪末期所开始的需求现代中国文化的探索。两种思路对立并存:北京、上海和新加坡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种现代儒家文化和一种政治并存的社会体系,即技术官僚和等级制度,而且所考虑的是秩序等级。这种观点与香港、台湾以及剑桥、哈佛、巴黎等的不同政见者团体的思路相对立。后者所追求的现代中国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而且是以西方为榜样。与高层次文化讨论并行的是,一种中国大众文化已经在音乐、电影和小说中传播开来。香港和台湾已经发出了他们的共鸣。此种群众性文化是美国式的、个性化的,也是享乐主义的。此由港、台电视、香港的电影以及港台流行歌手们推动着,而且席卷大陆城乡直到村镇。广州、上海和北京的音乐生产商以及北京、上海和西安的电影制作厂家尝试着逐步冲破这种港台垄断。共产党针对这种流行文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予以还击,要通过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通过爱国主义和禁欲主义生活态度来深入人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