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随志巍凤云二君去双古城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高海泉 | 发布时间: 660天前 | 1624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了找到这处古城遗址,我们在村中民俗馆附近找到一位老汉,并向老人请教双古城的遗存情况。

 

图为双古城民俗馆               王凤云  

 

老人说:古城本是一座,中间由一墙隔开,就成为了两座城。你们想看古城,我可给你们带路,我的家就在双古城南面的台梁村,顺便我也正要回去。于是,老者把我们直接送到村南可以望见古城城墙的坡梁上。

下车后,他指着水库方向说,你们开车从这条土路下去,可看西城墙了。

 

 

图中是笔者与那位为我们指路的老人    王凤云  

 

老者走后,我们按老人所指,开车向坡下而去。正走着,发现有一群白衣人正在下葬,而下葬之处就在城墙的附近。这会儿,白衣人点燃了“闪光雷”爆竹。一时间“咚咚”的炸响之声,响起在山野和古城上空。不要说,这又是疫情惹的祸!

遇到下葬了(或者说刚刚结束下葬,也可能是复二、复三吧),我们不得不掉转车头踅回来。

无法近前看古城,回来后再从卫星地图上看,发现双古城和右玉的西汉中陵县城一样,都呈“日”字型结构。如今的双古城已大半淹没在水库下。

关于双古城,网上搜索,介绍的更明白:

古城遗址位于凉城县古城村东南约1公里处。整个城平面呈长方形,中有一墙,将城分为南北两城,故名双古城。

根据今人对沃阳故城(即双古城)所考:此城为战国晚期赵武灵王时修筑,后李牧镇守过此城,秦汉时修复沿用,为汉朝雁门郡的沃阳县县城。根据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记载:“一水东北流,谓之沃水,又东经沃阳县故城南,北俗谓之可不埿城,王莽之敬阳也。”又云:“沃水又东北流,注盐池(今岱海)。《地理志》曰:盐泽在东北者也。今盐池西去沃阳故城六十五里,池水澄渟,渊而不流,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比较准确地记述了西汉时沃阳县故址的方位。《清一统志》记载:“沃阳故城在察哈尔(镶)蓝旗界,汉朝置县,属雁门郡,为西部都尉治,后汉废,后魏又重置,属善无郡,北齐废。”正式出版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内蒙古通史》、《内蒙古通史纲要》、《中国历代民族史》等,也认定沃阳县故城为今凉城县双古城遗址。

经考古界勘测,城墙剩余部分残高1-6米,南城西墙长250米,北城西墙长244米,东西宽为327米,古城总面积161468平方米。二城隔墙中间有门,城墙为土质夯筑,墙外6米处有一城壕,北墙西角有陶窑和墓葬各一座,城南有板瓦、筒瓦、瓦当及方砖和长方形砖,为倒塌的建筑物的材料。城外出土有铜镜、陶器、封泥、铜印、鱼饰件等,并发现有布币、半两、五铢、大泉五十、货泉等战国秦汉时期的钱币。

由于来到此城已是下午的3点半钟,接下来还要观看东面山上的两处明代墩院,因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好离开双古城村。

 

上东山看墩院

 

站在古城望东山,有两处墩院十分引人注目,岳志巍说他曾来此看过,故他开车引头,带我们向东山上驶去。可能是来此后隔的时间太久,他带我们竟然驶上东山以东的又一个山梁,回首一望,墩院已在身后的西方。

回车直接将车开到山峁下,我们又爬了一阵山,来到墩院前。所谓墩院即是明代早期高大宽厚的烽火台,四周是高而结实的羊马墙,比现在左云看到的烽台即其围墙要大三四倍。墩院附近是一道明代早期的长城,长城低薄,紧贴壕沟,凤云说:“这很明显是就挑壕沟,就用壕土筑了墙。”故凉城境内的墩院个个高大威猛,而城墙却底矮塌毁严重。关于这段长城,明史没有记载,应该是筑于山西行都司还设在左云白羊城时期。其时,《明实录》有洪武五年,诏徐达“敛兵守塞(大同塞)”的记载,所谓的守塞不光是守,也可能同时简单地修筑了塞垣,不然无塞何以称“守塞”呢?

这段长城今测总长约 80 .5公里,东起凉城县十三号村,向西经天成乡沿岱海西南六苏木境内抵和林格尔县境,距“外边”的杀虎口仅有几里之隔

在挖修塞垣的同时,沿边修筑了大量的传递烽火的墩院。墩院多修筑在山峁上,双古城东的两处墩院也不例外。

我们从东部墩院的一处豁口处进入院内,感觉像进入一座微型城堡,像这样的墩院,至少可驻10名守墩军,而明代后期的墩院为了省工省料省钱,修筑的一般较小,所驻墩军也不过2至3名。

墩位于墩院的正中央,墩高墙厚,巍然崇隆。目测,墩的高、宽均在10米左右。我们先围着土墩边观察边走了一圈,凤云说:“上部夯层类似于旧高山古城东南部的城墙,即一每层黄土夯层间夹着一层薄薄的红胶泥。”我说:“就是,我也看到了。这可能是明代早期夯筑城堡墩台的一种独特做法。像元台村的烽火台,每层间夹着一层沙子。”这也说明,元台村圆台、双古城东山的双墩和旧高山卫城一样,均筑于明代早期的洪武年间。

同时,我们还发现,此墩和周围的羊马墙(墩院的院墙)下部,其夯层都只有0.10-0.13米,用尺子量,7层总高度为0.80米,平均每层不足0.12米。这种夯层的烽墩,只有汉代或北魏时期才有。有学者研究:像这种结构的墩院,在汉代就是亭障,但汉代的亭多为圆形。而此墩及墩院是方形。按排除法,双古城东山的墩院,应该始建于北魏时期,明代早期在其基础上重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