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人间处处都端阳 ——漫话左云端午节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李日宏 | 发布时间: 766天前 | 3510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间处处都端阳

——漫话左云端午节

李日宏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那么,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左云,又有着怎样的风土人情呢?

左云,以历史悠久与宏伟壮丽而著称。要问晋北历史之名城,就看白羊左云之底蕴。要问美味饮食之荟萃,左云小杂粮是首选。左云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同时也有着众多的民俗传承,是一个探究中国晋北历史,游览古迹,感受中国北方传统文化的好地方。

左云的端午节虽然看不到‘龙舟下水喜洋洋’的场景,但既有挂香囊、插艾草的习俗,也有门上贴剪纸的传统。这几天街头小摊上不时可见剪纸公鸡,再配上彩色的纸马、符块、五色端午绳等,充满了浓浓的地方特色。左云民间过端午,人们主要以包粽子、蒸凉糕、用艾水沐浴、贴公鸡并佩戴五色线及香袋(俗称“出出”)为活动内容。

端午节前几天,人们就用红纸剪成公鸡,现在,大部分人家都为图省事,在街头小摊上购买,初五一早(或初四)就将公鸡贴到门窗上,并在门楣上贴一种用各色纸叠成的“符”,意为“避邪”,并在“符”上粘贴艾穗。初五这天拂晓,人们还要在日出前到野外采艾。民间认为这天早上的艾具有驱邪避疫之功,故人们采来艾后,女孩子们将之戴在头上,全家人等还要用艾煮水洗头洗身,以去污驱邪。还有一些勤快的人将采回的艾编成一长串一长串辫子形状,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等干燥后在家门口点燃驱蚊。有的庄稼人出野外劳动,歇缓时就把艾腰子点着,用来抽水烟。燃烧的艾腰子闻起来一股清香扑鼻,仿佛汇聚了大自然中所有植物的精华。

各家女人们在端午最忙。在端午前几日,女人们就要用五色线搓成花线绳(称“五色绳”),从初一起就给全家人戴在手腕与脚腕上(意为防虫蛇咬),或悬于门首,特别是家有小孩的,特别隆重,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谓之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故,旧时把这种线绳儿叫做“长命绳”、“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岁索”等,名称较多。这种五色绳制品在过去也有好多形体,最简单的是用五色线合股拧成绳,系于手腕和脚腕。或者再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像现在的项链带坠子一样挂于项颈。还要用鲜艳的小布块缝制小香袋——“出出”(),内装地锦草之类的香草或香料,叫“草垛叠”,组合成“日”和“人”字状祥符组,粘以艾草叶,缝制在衣服后面,说可以祈福祛灾。旧时,女人们缝制的“出出”,实际上成为一种美丽的工艺品,端午节亦成了比赛各家女子针线活好坏的日子。届时各家的孩子们戴上“出出”互相比赛、品评,各家女人们的手艺好赖在此时即可见端倪。

《浣溪沙·端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端午节的主要食品为粽子和凉糕,一般包粽子在端午节前几天即开始准备,蒸凉糕则多在初五早上。端午的午饭一般仍然是吃油糕的。此外,在城乡,尚有端午节炸制糖麻叶吃的。老左云人端午节很少包粽子,而要蒸凉糕,凉糕也特别有讲究,一般为三层,下铺苇叶,最下层为黄色的,是用黄米做成的,也称为金凉糕,中间要铺一层青红丝,上层是白色的,是用糯米做的,也称为银凉糕,吃的时候还要浇上用小米熬制的糖稀,那是老左云人独特的味道。现在端午节的各种民俗也是古老习俗的延续,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我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关于此节的由来各地说法不一,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阳节。
   
据传这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故在南方不少地方有五月五日赛龙舟之俗。其实,端午节也并非只为纪念屈原。据一些文字记载,早在战国之前我国一些地方即有过端午的习俗(屈原为战国时人,约前340年一前278年。)我国南北各地过端午的活动内容亦有很大差别。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可健体强身。《荆楚岁时记》中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民间还有“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的说法。因此,一般地方都在这一天彻底清扫屋子、院落后,将菖蒲、艾草、榕枝用红纸绑成一束,悬挂在门上“避灾驱邪”。相传,黄巢起义,五月初五日这一天经过一个村庄,见一个妇人背一个较大的孩子,牵一个较小的孩子,黄巢好奇,遂询问其因。这位妇人不知是黄巢,就说,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背上这唯一的命脉。如黄巢再来,无法保全两个孩子性命,我只好将手中拉的亲骨肉舍弃,保全叔叔孩子。黄巢听了很受感动,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所以,也有地方挂石榴花的。此外还有这一天在门上挂胡蒜或山丹的。

端午节是个恶日。此日五毒横行,鬼魅伤人,因此,旧时家家户户门上还有贴钟馗像的习俗,以求钟馗镇宅驱邪,捉鬼降魔。关于这一习俗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唐明皇五月初五日自骊山讲武回宫,突发疟疾。昏迷中梦见一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一大鬼则穿蓝袍戴大红高帽,紧追不放。追了几圈儿便将小鬼捉住,挖掉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名馗,武举不第,但有捉鬼降妖之术。今陛下偶遇邪魔妖孽,臣愿为陛下除妖降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以驱邪降魔。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这一习俗传袭下来,并随时代演变至今,左云便有了在门窗上贴公鸡、插艾草,在大门上贴秦琼、尉迟恭以及公鸡的习俗。“公鸡”纯属剪纸艺术,旧时都是自家剪裁,现在都在市场上购买。一般造型为大红公鸡,以黄彩纸作底衬,口叨蛆虫,脚踩花轮,昂首挺胸,英姿勃勃。公鸡四周附有十二属相,十二属相又以“花草”串联起来围成一圈,同样插上艾草,分左右面对面地贴在大门上,给人以威严之感,说可以辟五毒趋吉祥。

旧时,还有“躲端午”的习俗。俗以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相传青蛙、雀鸟这一日太阳出宫前都要躲藏,不被人所见。因而民间就有这一日接已嫁闺女回家过节的习俗,称之为“躲端五”,简称“躲午”此俗宋代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载:“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左云人就有五月端五太阳出宫前捉蛤蟆、蛇,口塞墨锭,以五色线拴之,悬挂于房顶烟囱熏干研末制药的习俗,说此药涂于患处,可治疮疖。

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也有端午“采百草”制药之习。其中,有采狼毒花(俗称头疼花)根熬制膏药治老寒腿、采马莲根熬汤热敷根治痔疮的说法。

端午雨是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载“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过去,左云人还有端午祈雨的说法,说端午下雨,人虽有不吉之处,但狼崽生灾(疾病),死的多活的少,以免野狼伤人。

端午节的传说很多,例如在江浙一带流传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迎涛神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还有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夏至说。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食俗中,最主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千百年来,在“粽子儿香,香满房。艾叶儿香,香满堂。祥符公鸡贴门上,单等哥哥来过端阳。”如今左云人的粽子其造型也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的;其内含的花色根据各家喜好和习惯更是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味,其中夹杂了南北众多风味儿。先就造型而言,有三角的、四角的、锥形的、枕头形的、小宝塔形的、圆棒形的,等等。

粽叶的材料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苇叶来包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一般长不及两寸,棱角分明,清秀玲珑,姿态万千;就口味而言,左云的粽子以甜为主。用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中间再加以大红枣、蜜枣等,蒸熟或焖熟了吃,如仍不解甜,还可以蘸糖吃。另有一种以黄黍米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和糯米一样。蒸熟或焖熟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这种吃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先时候因本地不产糯米,家家户户都做这样的米粽,改革开放后,南方的糯米在左云大量出售,不少人改作糯米粽子。近几年,又有部分人在做糯米粽子的同时,总喜欢另做一些黄米粽子,岂不知,这黄米粽子粘韧而清香,甜嫩可口,更具风味,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一种粽子。

据史载,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千百年来,粽子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品,端午节吃粽子,就成了中国人的一大传统情结。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艾草有的插于门上,也有的人家悬于堂中,主要是可驱蚊蝇、虫蚁。孩子们背上要背符块,是取其谐音“背上符有人扶”。女孩子们佩戴香包,包内一般装有一种叫兰香草的花,既有香味也有驱虫的功用。

北方地区端午正值农忙时节,人们在野外干农活会碰到五毒虫,一不小心会被咬伤,所以无论大人小孩都要戴五色端午绳,古人以五色为吉祥色,认为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

饮雄黄酒,是旧时端午节的又一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俗语有“饮了雄黄酒,病魔绕开走”。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咬。

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

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

左云,这个千年古地正是因为自古胡汉杂糅,居内外长城之间,处农牧交错之带,座族群融合之域,才形成了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简约大气的独特民俗文化、节日饮食文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上左云一直是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作为边关重地,左云人更需要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节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