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37天前 | 48090 次浏览 | 分享到:

  吴兢虽然对唐太宗推崇备至,但本着“直笔”准则,依然做到了“爱而知其丑”,在书中也如实记录了一些唐太宗的过失和缺点。如《纳谏》篇记他为一马暴死而盛怒,欲杀养马人。又记他曾宠信过小人权万纪、李仁发。《封建》篇记他大封皇室诸王和功臣数十人为世袭刺史。特别是《慎终》篇照录魏徵《十渐疏》,疏中将太宗在贞观初期和贞观中期的不同表现一一对照列举,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地指出太宗的现实毛病。当然,吴兢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撰述此书,书中提倡的“爱民”、“保民”思想,也并非是站在人民立场上说话,实质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

  《贞观政要》对于唐朝来说是一本很及时的书,被以后的皇帝当作座右铭,“书之屏帷,铭之几案”(戈直:《贞观政要序》),还被当作皇家子弟的学习教材。

  唐宪宗李纯、唐文宗李昂、唐宣宗李忱是晚唐稍有作为的君主。他们都注重研习《贞观政要》,从中汲取施政经验。元和四年(809),宪宗仿《贞观政要》体例又编撰《君臣事迹》14 篇,记上古以降历代圣君贤相之事。唐宣宗曾“书《贞观政要》于屏风,每正色拱手而读之”。

  唐朝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也很推崇这部书籍。元朝皇帝曾多次提起《政要》一书,并请当代儒臣讲解书中内容。明朗规定,皇帝除三、六、九日上朝以外,每天中午都请侍臣教授《政要》。明宪宗朱见深特别注意《政要》的刊行工作,亲自为之作序,以示推崇。清朝康熙、乾隆皇帝都很熟悉《政要》内容,并且十分仰慕“贞观之治”。乾隆皇帝说:“余尝读其书,想其时,未尝不三复而叹曰:‘贞观之治盛矣!’”

  《贞观政要》在国外也很有影响。约在九世纪前后,这部书就传到了日本,并立即引起日本封建统治阶级的注意。镰仓时代, 1205 年博士菅原为长专任讲官,为幕府讲解《政要》,对当时日本政局影响很大。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在1615 年颁布的《禁中并公家法度》十七条中,第一条就规定天子必读《贞观政要》,以“明古道”。此后,《政要》一书在日本得到了广泛流传。

  第二十四章王维吴道子周昉第一节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祈(今属山西)人。因父处廉终官汾州司马,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遂为河东人。从小天资聪明,九岁时即能写文章,十七岁时写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脍炙人口,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显示了王维超群的才华。

  青少年时的王维不仅以文章知名,还擅长音乐,尤善弹琵琶。据传开元九年(721)春,岐王把他引荐到公主家,在公主面前用琵琶弹奏一曲,名《郁轮袍》,“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大受公主称赏。又进诗若干首,都是人们素所诵读的诗篇,更令公主称奇。公主遂召试官至第,举荐他为解头,一举进士登第。③王维同唐室亲王交往较多,并很被看重。宁王李宪乃玄宗长兄,曾让太子位给玄宗,倍受玄宗尊宠,一时贵盛。一次宁王见一卖饼者之妇,长得“纤白明媚”,十分喜欢她,便给饼师很多钱,把她纳为妾,宠爱无比。过了一年多,宁王问她还想念饼师吗?并接来了饼师。她见了饼师后,“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在座的十几个宾客,皆是有名文士,见此“无不凄异”。宁王让大家赋诗,王维才思敏捷,最先赋成,诗云:“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诗以春秋时代息夫人的故事来讽咏眼前这位无人身自由的妇女的遭遇,于是宁王乃将她归还饼师,“使终其志”①。王维通过吏部释褐试,授官太乐丞,正是用其所长。后因擅自令舞黄狮子而被出。黄狮子舞是天子所用乐舞,王维擅自令舞是越格,被出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十四年(726 年)春,王维离开济州,来到洛阳候选。时韦抗知选事,见王维才学过人,遂辟举他到朝廷任职。②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张九龄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维献诗《上张令公》、《献始公》二首,受张九龄汲引,拜官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737)转为监察御史,出使河西。翌年秋,回到长安。开元二十八年(740)曾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事。天宝三至四载(744—745)任左补阙,迁库部郎中。这时,其母崔氏病故。王维平时以孝闻名,在居丧期间,他“柴毁骨立,殆不胜丧”。除服后,拜吏部郎中。天宝末年,为给事中。③至德元载(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王维扈从不及,为叛军所俘获。他故意服下泻药,并假装喑哑。安禄山素知其才,把他迎置洛阳,拘留在普施寺中,强授伪给事中。一次安禄山于凝碧宫宴会群伪官,召梨园弟子奏乐。时国破沦丧,梨园弟子个个哀叹流泪不止,无心奏乐。乐工雷海清更是不胜悲愤,扔下乐器,向西恸哭。安禄山恼怒,① 本节材料凡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文中不再作注。

  ② 《唐诗纪事》卷十六。

  ③ 《太平广记》卷一七九。

  ① 《唐诗纪事》卷十六。

  ② 参见王勋成《王维谪济州参军年月及行踪考》,《兰州大学学报》1989 年第2 期。③ 参见杨军《王维生平的若干问题》,《西北师范学院报》,1986 年第1 期。把他绑在戏马殿前支解而死。王维听到此事后很悲恻,便写诗道:“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①表达了他对唐廷的眷念之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