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36天前 | 47799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月,官军大力反击,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陈留人又杀叛将尹子奇,叛军主谋严庄也投降了唐朝,安庆绪只率三百从骑,狼狈退守相州(今河南安阳),形势急转直下。这时,田承嗣从颍川遣使者向郭子仪请降,在还没有得到回复时,他又变了卦,遂撤离颍川,与守南阳的武令珣合军,有数万人,即北上驰援相州。

  乾元元年(758)十月,唐将郭子仪率兵包围了卫州(今河南汲县),安庆绪发兵救援,分为三军,崔乾祐率上军,田承嗣率下军,安庆绪率中军,直奔卫州,遭郭子仪迎头痛击,叛军被迫退守相州。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步骑六十多万,把相州城围得水泄不通。

  乾元二年二月,史思明自范阳率十三万大军南下,攻破了魏州,以救安庆绪。三月,在安阳河北交战。官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没有统帅统一指挥,难以协同作战,结果官军一溃不可遏止,各节度使逃还本镇。叛军转危为安,声势复振。史思明杀安庆绪,率兵返回范阳。

  九月,史思明再次从范阳率军南下,兵分四路,向唐军发起了巨大攻势。田承嗣为史朝义军前锋,再次攻陷洛阳,授伪魏州刺史。上元二年(760)十一月,史思明派田承嗣攻略淮西,攻占了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后任伪睢阳节度使。

  宝应元年(762)十月,回纥再次出兵,与官军一起对叛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很快收复了洛阳。史朝义节节败退,逃至卫州。十一月,田承嗣从睢①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不再一一作注。

  阳率四万大军前来救援。唐将仆固玚击败史朝义,叛军退至漳水。田承嗣见无船渡河,遂请环车为营,让妇女坐在车内,辎重陈列于车旁,并埋伏了兵士以待官兵。官军追至漳水,与叛军交战,田承嗣诈败退走,官军争抢财宝,队伍大乱,叛军回头冲杀,伏兵也乘机杀去,官军措手不及,败退了数十里,才稳住阵脚。史朝义退守莫州,官军也很快追至城下,多次出战,皆被官军所击败。

  降唐自保广德元年(763)正月,田承嗣见官军已收复大部分州郡,伪大燕政权已分崩离析,士气低落,又知史朝义不肯投降,便欺骗他说:“不如身将骁锐还幽州,因(李)怀仙悉兵五万还战,声势外张,胜可万全。臣请坚守,虽玚之强,不遽下。”史朝义信以为真,依从了田承嗣的建议,握住他的手,以“存亡为托”,他也“顿首流涕”,表示奉命。可是当史朝义夜间刚刚突围出城,他马上召集诸将,声言过去曾“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以表示悔悟,如今降唐,“能改往修今,是转危即安矣”①。将士们一致赞同,遂将史朝义老母及其妻子执送仆固玚营中,向官军投降。并多用金帛离间仆固玚将领。仆固玚本不愿接受他的投降,因担心部下发生不测之乱,遂约定日期受降。田承嗣怕不能保全自身,便诈称有病不出。仆固玚欲驰入城内擒捉他,他又在身旁排列着许多刀斧手,无从下手。最后,田承嗣又以重金行贿,仆固玚才算罢休。后来,田承嗣与旧将张忠志、李怀仙、薛嵩等前往唐主将仆固怀恩营内谢罪,表示愿执鞭随蹬,以效犬马之劳。

  时承大乱之后,城邑残破,人口流亡。唐肃宗务在“禁暴戢兵”,屡次赦宥,安、史旧将多既往不咎。仆固怀恩又自诩功高,“虑贼平宠衰,欲留贼将为援”,遂奏请田承嗣及李怀仙、张忠志、薛嵩等四人分帅河北诸郡。因而原安、史降将又受到重用,专方面之任。

  割据称雄唐廷为防止田承嗣等降将再生事端,对他们实行了笼络政策,屡屡加官晋爵,自广德元年(763)闰正月授任田承嗣为莫州刺史起,至大历八年(773)九月为止,在这十年之间,田承嗣先后迁任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雁门郡王。唐代宗还将其女永乐公主下嫁给田承嗣之子田华,以示恩宠,欲结其心。

  田承嗣“生于朔野,志性凶逆”,多年随从安禄山,素以戎马为事,“不习教义”。皇帝的频频恩宠,只能使他志得意满。而他一旦得志以后,便肆行其意。他“阴图自固,重加税率,修缮兵甲,计户口之众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故数年之间,其众十万”。他还专擅管内政治、经济、财力,“郡邑官吏,皆自署置,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虽曰藩臣,实无臣节”。使得魏博镇很快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田承嗣还召募军中骠悍的子弟置于部下,作为自己的侍卫,号称牙军。

  ① 《新唐书》卷二二五上《史朝义传》。

  平日皆“丰给厚赐,不胜骄宠”。牙兵“父子世袭,姻党盘互,骄悍不顾法令”。当时有句谚语说:“长安天子,魏府牙军。”①这支强悍的牙军,成为田承嗣割据称雄的马前卒。

  田承嗣还同任河北各藩镇节度使的安、史旧将胶固朋比,与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赐名张忠志)、相卫节度使薛嵩、卢龙节度使李怀仙等“结为婚姻,互相表里”;同时还招降纳叛,网罗安、史余党,“各拥劲卒数万,治兵完城,自署文武将吏,不供贡赋”②。

  大历八年(773)九月,田承嗣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自己管内分别为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立祠堂,并尊称为“四圣”。安史之乱,祸国殃民,早已为人们所唾弃与切齿,但田承嗣却明目张胆地为其主子扬幡招魂,还尊为“圣人”,足见其狼子野心不死。对于这一严重事件,唐代宗并没有大张挞伐,只是让内侍孙知古因出使魏博之时,劝谕他毁掉。之后还应其所请,于十月加田承嗣同平章事,以示褒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