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八日,边令诚手持敕书到了潼关,先杀了封常清,暴尸于芦苇之上。这时高仙芝恰好回到厅上,边令诚调来一百多名陌刀手作为侍卫,然后来到厅上对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接着宣布了高仙芝的罪状,并处以斩首。仙芝听了感到十分冤枉,极力分辩说:“我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则诬也。”他回头对麾下说:“我募若辈,本欲破贼取重赏,而贼势方锐,故迁延至此,亦以固关也。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于是军中遂异口同声,高呼“枉!”其声震天动地。①尽管如此,不以大局为重,执意以私害公的边令诚并不顾忌这些,高仙芝终于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镇守安西,为维护唐西陲的安全、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作出了贡献。他退守潼关,暂避敌锋,有利于阻止叛军西进长安。但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的偏听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十载。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四载。
第三十章唐德宗唐德宗,名李适(742—805),代宗之子。广德元年(763)代宗即位,史朝义占据东都洛阳,代宗任命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晋封鲁王,后又改封雍王,率军讨代史朝义。不久河北平定。李适被任为尚书令。广德二年(764)被立为太子。大历十四年(779)李适即位。时为三十七岁,正年富力强,一心想使唐中兴。
第一节讨伐藩镇,指挥失当安史之乱后,唐朝内忧外患重重,政治危机四伏,最使统治者感到烦恼的就是藩镇割据。河北、淮西的割据势力最为强大,“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他们拥有大量军队,修筑城堡,自设文武官吏,自己征收赋税,不向国家缴纳贡赋,同时互相勾结抗拒朝廷。唐肃宗、代宗时期由于统治者无能为力,对藩镇采取了姑息容忍的政策。德宗即位后,藩镇势力有增无减,德宗再也不能容忍,一心想要平定藩镇。建中元年(780)他接受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为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为讨伐藩镇提供了军费。
建中二年(781),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成为唐讨伐藩镇的重要契机。在此之前,李宝臣和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相互串通,力图在藩镇内实行父传子的世袭制。因而在大历十四年(779)田承嗣死时,李宝臣极力向朝廷请求,立田悦为魏博节度使,得到了唐代宗的准许。所以到此时田悦接连为李宝臣之子李惟岳向朝廷请求继任节度使,德宗正想革除以前的弊病,没有答应。有人劝谏德宗说:“惟岳已据父业,不因而命之,必为乱。”德宗说:“李惟岳本无资以为乱,皆藉我土地,假我位号,以聚其众耳。向日因其所欲而命之,而乱日益滋。是爵命不足以已乱而适足以长乱,然则惟岳必为乱,命与不命等耳。”德宗终究没有准许。于是田悦与李正己等派遣使者暗中谋划,联合起来对抗朝廷。
建中二年(781)五月,魏博镇田悦进攻邢州和临洺县,挑起了战端。德宗下令任命李晟为神策都知兵马使与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联合授救临洺。六月,由于梁崇义据有襄、汉七州,不听招抚,顽固抗拒朝命,德宗授予李希烈南平郡王的爵位,加任为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统领各道兵讨伐梁崇义。杨炎劝谏德宗,指出李希烈为人心狠,不讲情义,其曾为董秦(李忠臣)养子,董秦对他信任无比,而他最终却驱逐了董秦取而代之。其人“无功犹倔强不法,使平崇义,何以制之”。德宗没有听从劝告。
七月,唐官军将领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在临洺大败田悦军,同时唐将又在徐州大败魏博、淄青军。当时平卢、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已死,他的儿子李纳擅自统领军务,被唐军击败后,退回濮州,接着唐德宗命令卢龙节度使朱滔攻打成德李惟岳,李惟岳战败逃回恒州。这时藩镇内部出现了一些矛盾,李惟岳的部下王武俊杀死了李惟岳,投降了唐朝。在此之前的建中二年八月,李希烈攻打襄、汉,取得了胜利,梁崇义兵败自杀。德宗对于一时取得的胜利缺乏清醒的估计,对藩镇的割据形势、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认真的分析,因而采取了一些失当的措施,使平定藩镇的斗争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战祸。
当时德宗任命成德镇降将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二州都团练使,另一降将康日知为深、赵二州都团练使。将德、棣二州分给朱滔,目的是在给降将和有功之臣赏赐的同时,分散和削弱藩镇的力量。结果,王武俊认为自己功劳大,地位反而比张孝忠低,和康日知并列,很不服气,拒绝接受朝廷的任命。朱滔想要取得深州,已经屯兵据守,不想交给康日知,对朝廷这样的安排也很不满。于是这一纸任命促使朱滔、王武俊反倒与田悦、李纳相互勾结,共同反抗朝廷,使藩镇战争进一步扩大。朱滔又写密信给他的哥哥凤翔节度使朱泚,约定共同谋反,信被马燧查获,唐德宗就将朱泚召到长安,进行监视。同时又派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协助马燧攻打河北三镇,李怀光先胜而后败,唐军与叛军处于相持状态。这样叛军各将帅就相约称王,明目张胆地与朝廷对抗。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拥立朱滔为盟主。李希烈在击败梁崇义后就已不听朝命,叛军各将乘机劝李希烈称帝,以相互声援。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