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31天前 | 511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光宗绍熙四年(1193)春,久病的吴挺请求致仕,但是,以太尉致仕的诏书还未到达,即已病死,终年56 岁,后谥武穆。

  吴曦吴曦(1162—1207),吴挺子。淳熙五年随父吴挺到首都临安后被留在首都任职;淳熙十二年(1186),作为副使随章森出使金朝。绍熙四年吴挺死时,吴曦正在和州(今安徽和县)知州任上。庆元元年(1195)元月,升任建康都统制,后任殿前都指挥使,庆元六年春,建节领昭信军节度使,又升太尉。

  南宋皇帝对吴氏世握兵权存有戒心:“吴氏世职西陲,威行四蜀,列圣皆留其子孙于中朝,所以为虑者甚远。”而吴璘之子吴挺、孙吴曦也都是日夜思念返回四川重掌兵权,吴挺是在宋孝宗准备攻金的思想指导下,才被放回川任兴州都统制。当吴曦“久蓄归蜀之志,朝廷不许”之时①,适“会韩侂胄谋开边”,收复失地以建立不世功勋,吴曦“因附侂胄求还蜀”②。嘉泰元年(1201)七月,也是在南宋准备攻金的背景下,吴曦被任命为兴州都统制兼兴州知州。

  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三月,程松任四川宣抚使,置司兴元府,吴曦任四川宣抚副使,置司河池;四月,吴曦又兼陕西河东招抚使。南宋攻金战争已非正式开始,吴曦也派兵进攻金秦州地区;五月,南宋正式宣布进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9,绍兴二十八年正月丙戌。

  ② 《宋史》卷316《吴挺传》。

  ① 《两朝纲目备要》卷7。

  ② 《宋史》卷475《吴曦传》。

  攻金朝。金章宗面对南宋的全面进攻,决定争取吴曦降金,蜀汉路安抚使、都大提举兵马事完颜纲在行军途中,接到金章宗招降吴曦的诏书,遂至吴氏祖居地水洛城(今庄琅),“访得曦族人端,署为水洛城巡检使,遣持诏间行谕曦”,招降诏书中向吴曦明确表示:“若按兵闭境不为异同,使我师并力巢穴而无西顾之虞,则全蜀之地卿所素有,当加封册,一依皇统册(赵)构故事(指绍兴和议)。更能顺流东下,助为掎角,则旌麾所指尽以相付”,“曦得诏意动”。同年十一月,宋军几乎全线溃败;十二月,吴曦降金,据兴州自称蜀王,金封吴曦为蜀国王,金章宗对诱降吴曦成功十分得意,自称“吴曦之降朕所经略”①。次年二月,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等冲入伪王宫杀死吴曦。吴曦终年46 岁。

  ① 《金史》卷98《完颜纲传》。关于吴曦降金问题,《宋史》等多记载吴曦早有预谋,《两朝纲目备要》卷9,记载在宋下诏攻金前,开禧二年四月,吴曦已遣使前往金朝求封蜀王,欠确,当以《金史》记载为准。

  第五十二章宋孝宗虞允文第一节宋孝宗孝宗之立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但在开宝九年(976)十月,为其二弟赵光义所杀,帝位从此传入宋太宗后裔一系。北宋为金所灭,赵构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但仍在金军的追击下狼狈逃窜,几无宁日。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军奔袭扬州(今属江苏),宋高宗突受惊恐,从此丧失生育能力,再未生一男半女。同年七月,独子赵旉又病死。南宋朝野认为是太祖的帝位为太宗所夺,太祖子孙“仅同民庶”,所以“艺祖(太祖)在上,莫肯顾歆”,以致北宋为金所灭,南宋政权也朝不保夕,应选太祖后裔为嗣子继承帝位,南宋才能稳固。①高宗后于绍兴二年(1132)选了宋太祖后裔赵伯琮、赵伯浩养于宫中,五月间,又选定赵伯琮由婕妤张氏抚养,但并未确认为皇子,实际上仍期望自己生子。赵伯琮(1127—1194),即赵眘,是宋太祖七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后裔。父赵子偁,舍试合格,时任嘉兴县丞,母张氏。绍兴三年二月,赵伯琮赐名瑗,初除和州防御使。但宋高宗得宠的才人吴氏(后封皇后),也请育一子。于是在绍兴四年五月,又选了一个年已5 岁的宋太祖后裔赵伯玖,由吴才人抚养,引起了大臣们的不安。次年五月,宋高宗以“朕年二十九未有子”,不肯封赵瑗为王,只是依皇子例,进授赵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仍不确认为皇子①。绍兴六年正月,赵伯玖赐名璩,初除也是和州防御使,因而中外议论纷纷。绍兴八年八月,宋高宗以御笔想封赵璩为国公、节度使,使其名位与赵瑗相等,遭到左相赵鼎和执政王庶、刘大中等的反对而暂时作罢,但赵鼎、王庶、刘大中随后被罢宰执而出任地方官。在秦桧独相后的绍兴九年三月,赵璩终于被进为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地位和礼遇又与赵瑗相等。在这场赵瑗、赵璩争夺皇子地位的斗争中,岳飞也参与其间,据说他还见过赵瑗,说过“中兴基本,其在是乎。”并向宋高宗秘密奏请立赵瑗为皇子,宋高宗却对岳飞说:“卿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与也”。这也是岳飞后来被处死的原因之一②。

  绍兴十二年二月,养育赵瑗的张氏死,赵瑗也归吴氏抚养。吴氏与张氏争宠与争着抚养未来皇子的斗争,虽因张氏之死而结束,赵瑗也随后进为检校少保、封普安郡王,但还是不立为皇子。相反地,绍兴十五年二月赵璩也进为检校少保、封恩平郡王。两人礼遇仍然相同,号称东、西府,直到绍兴三十年二月,赵瑗被收养已30 年,宋高宗对自己生子也已失去信心。在金宋战争迫在眉睫的形势下,普安郡王赵瑗被赐名玮,字元瑰,进为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又进封为建王,终于确立了皇子的地位,赵璩随后也明确为皇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