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31天前 | 51100 次浏览 | 分享到:

  绍兴三十一年九月,金军渡淮南犯,两淮很快失守。十一月的“采石之① 《宋史》卷33《孝宗纪》一。

  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9,绍兴五年五月辛巳;参见《宋史》卷243《(高宗)吴皇后传》。② 《鄂国金佗稡编》(王曾瑜校注本)卷21《建储辨》。

  战”,宋军粉碎了金军渡江的企图,金帝完颜亮后也被部下杀死于扬州。南宋军民抗金呼声高涨,认为终归于和的宋高宗急于禅位,想将处理抗金还是求和的责任,推给皇子赵玮,并想立即禅位,在臣下提出只有先立赵玮为太子,然后再禅位为宜。于是,绍兴三十二年(1362)五月,立赵玮为皇太子,改名眘、字元永。六月,赵眘即位,是为宋孝宗。高宗退位为太上皇、吴皇后为太上皇后,南宋帝位从此归属于宋太祖的后裔。

  隆兴北伐与和议宋孝宗即位后,七月任命张浚为江淮宣抚使,又命副相汪沏视师湖北、京西,四川宣抚使吴璘兼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又为岳飞平反昭雪。战争也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互有胜负。隆兴元年(1163)三月,金朝索取被南宋占有绍兴和议以外的地区及贡赋,南宋则提出重划疆界与地位平等的要求,遭到拒绝。四月,孝宗召见已任枢密使兼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的张浚,商议出师北伐。五月,宋将李显忠先后攻占灵璧、虹县,又与邵宏渊攻占宿州。金左副元帅纥不烈志宁反攻宿州,宋主帅李显忠率部血战,而副帅邵宏渊按兵不动,邵宏渊子又率部南逃。李显忠不得已乘夜撤军南归,金军也因伤亡过重而未追击,宋军移师守淮。宿州治符离县,故此战史称“符离之战”。宋军战败后求和派势力抬头,奸相秦桧的党羽汤思退出任右相又升任左相,张浚虽升任右相,但汤思退在宋金和战问题上,竟然要宋孝宗“奏禀上皇而后从事”,尽管宋孝宗气愤地指出:“今日敌势非秦桧时,卿议论秦桧不若。”汤思退虽然也于隆兴二年十一月被罢相,且不久死于贬途中,但宋孝宗终于屈服,“朕以太上圣意,不敢重违”。于十二月以“正皇帝之称,为叔侄之国,岁币减十万之数,地界如绍兴之时”①,不再称臣,岁贡也改称岁币,订立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注意发展经济和文化发展经济,首先在于减轻人民负担。宋孝宗不仅屡次下诏减轻人民负担,而且注意实效。例如,南宋初年以来,经常提前征收本税季的田赋,称为“预催”。夏税虽然规定是八月半纳毕,而主管税收的户部却规定,七月底以前就要送到首都临安。到宋孝宗时,已提前到五月,甚至四月送到户部,各地必须三、四月就要征收,而此时的农作物根本没有成熟,虽然多次下诏禁止,但户部并不执行。因为,每年四、五月间指靠预催到的61 万贯折帛钱供开支使用,若不预催,“恐至期缺误”。淳熙四年(1177),孝宗得知后就说:“既是违法病民,朝廷须别作措置,安可置而不问。”于是参知政事龚茂良提出,将户部原先每年八月向南库借的60 万贯钱,提前到四月上旬借用,“户部自无缺用,可以禁止预催之弊”。宋孝宗随即下诏,此后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收田赋,违者劾奏。拖延多年的预催问题,在宋孝宗亲自干涉下终于得到解决,至少在宋孝宗时期因而“民力少宽”①。又如地方官常以“羡余”名义进奉钱财,希望得到皇帝的恩宠,宋孝宗在乾道五年(1169)时就指出:“今① 《宋史·孝宗纪》一,《宋史》卷371《汤思退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20《癸未甲申和战本末》。①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5,缺字据《文献通考》卷5 添补。

  日财赋安得有余”,并且表明不接受地方官进献的“羡余”。但到淳熙五年,绍兴知府张津,又将“本府支用剩钱四十万贯”作为羡余进献,宋孝宗诏令将此钱即作为“代纳今年和买、身丁(税钱)之半”,如有的人户今年已纳,则折算成明年应纳税钱之数,宋孝宗以之“警厉臣工,风动中外”②,规劝官员为民多办实事。

  宋孝宗经常督促地方官兴修水利,“勉农桑,尽地利”,指出“水利不修,失所以为旱备”③,而且注重水利的实效。如在淳熙二年(1175)时指出:“昨委诸路兴修水利,以备旱干,今岁灾伤,乃不见有灌溉之利,若非当来修筑灭裂,即是元申失实”,并对江东路失职官员给予降官以示惩罚。孝宗时“水利之兴,在在而有,其以功绩闻者既加之赏矣,否则罚亦必行,是以年谷屡登,田野加辟,虽有水旱,民无菜色”④,虽不无夸张,但大体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发行纸币(会子),还是高宗末绍兴三十年(1160)

  的事。此前的纸币(交子)是四川地方发行用于四川地区。会子是用楮木皮造的纸印制的,也称楮币,或只称楮。宋孝宗即位之初的隆兴元年(1163),即下诏将会子加盖“隆兴尚书户部官印会子之印”,以表明是由朝廷户部发行的纸币,增加其权威性,以促进其流通。宋孝宗对会子十分关心。“楮(会子)未至于滞(指民众不信任而难于流通)也,而已虑其滞,隆兴元年广行堆垛本钱(即纸币发行的准备基金)以给之;楮未至于轻(指贬值)也,而已虑其轻,淳熙二年多出金银以收之;楮未至多(指发行量过多)也,而已虑其多,淳熙三年更不增见(现)在之数。故赵雄谓圣虑深远,不复增印,民间艰得,自然贵重而楮币通矣。”①即是对宋孝宗纸币政策的评价。由于政策恰当,保持了纸币币值的稳定与流通,不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宋孝宗时社会经济繁荣兴盛的反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