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九年(1173),编写成《伊洛渊源录》一书。这是一部学术史著作。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共同编《近思录》。淳熙四年(1177)
完成的作品有《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孟子或问》;又序定《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这是朱熹理学体系初步建立的标志。② 《朱子语类》卷104。
③ 《李延平集》卷1。
① 《朱文公文集》卷22《贴黄》。
朱熹同吕祖谦以及湖湘学派的张栻及陆九渊商榷、辩论;特别是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辩论,对促进朱子理学体系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淳熙五年(1178)至绍熙五年(1194),朱熹49 岁至65 岁,为进一步发展时期。朱熹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讲学和同其他学派的辩论,扩大朱学学派的势力与学术影响。另一个方面是继续使学术的各个方面理学化。对“四书”及其他儒家经籍以理学的教条重新解说,构建出理学的体系。
朱熹一向重视教育和亲自讲学。早在同安任上,他主县学,“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①。乾道六年丁母忧期间,于建阳建寒泉精舍,有蔡元定等执弟子礼来从学。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次年,于任上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为诸生讲《中庸章句首章或问》,拟定《白鹿洞书院学规》。
淳熙八年(1181),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后由于浙东发生饥荒,改为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于任上“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厘革弊政,颇有成效。因弹劾有劣迹的唐仲友,由此得罪辅臣王淮。朱熹请祠。淳熙十年,主管台州崇道观,于武夷五曲建武夷精舍。武夷讲学时期是朱学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福建、浙江、江西及皖南等地士子纷纷前来就学。朱学得以大规模地传播。
朱熹一生的学术活动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即同其他学派争辩,他确实想通过辩论,以排斥其他学派。在武夷精舍讲“正心诚意”时,赋诗明志:“明年定对白虎殿,更诵《大学》《中庸》篇。”①他期望在一代人君的支持下,使朱学成为钦定的一统学术,但在他生前却没有这样的好运。
吕祖谦去世后,各个学派也展开更为激烈的争辩,形成“议论蜂起”的局面。朱熹也全面开展对其他学派的斗争。湖湘学派主帅张栻倒向朱学,乱了自家阵营。吕学一部分门人投入到朱熹门下。陆学还是一大宗,但陆子寿向朱熹表示悔意。所以,朱熹接着把论辩的矛头主要对着“浙学”。
吕祖谦病逝于婺州,朱熹对交游甚密老友的学术责难并没有减轻,进而对吕祖谦之弟吕祖俭大张挞伐,说:“伯恭无恙时,爱说史学,身为后生辈糊涂说出一般恶口家议论,贱王尊霸,谋利计功,更不可听。”“婺州自伯恭死后,百怪都出。”说金华派“全然不是孔孟规模,却做管、商见识”②。骂永嘉学派“卑污”,永嘉学者“它自知定学做孔子不得了,才见个小家活子,便悦而趋之。譬如泰山之高,它不敢登;见个小土堆子,便上去,只是小”③。朱熹与永康派陈亮展开了王霸义利之争。早在淳熙九年,陈亮访朱熹,朱熹就批评了陈亮。从淳熙十一年(甲辰年)到十三年(丙午年),双方书函往返,关于王霸义利问题展开大争论,表达对道德功利的看法,反映出各自的历史观点。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件大事。
朱熹知道自己的批评过分,“刻画太精”,但在学理的是非上,是不会放过的,“若孟子之辟杨墨,也只得恁地辟”。于诸家中,对陈亮的学说攻击尤力,但效果不大,朱熹说:“陈同父学已行到江西,浙人信向已多。家① 《宋史》卷429《朱熹传》。
① 《朱文公文集》卷4《读通鉴纪事本末》。
② 《朱文公文集》卷35《答刘子澄》。
③ 《朱子语类》卷123。
家谈王伯,不说萧何、张良,只说王猛;不说孔孟,只说文中子,可畏!可畏!”又说:“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却专是功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上,无可摸索,自会转去。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①把浙学作为主要靶子来批判,甚至把浙学放在禅学之上,来攻击,可以看出朱熹思想实质。
此外,还继续与陆九渊辩“太极”、“无极”诸问题等。
在这一阶段,朱熹写成《易学启蒙》、《周易本义》;修订刊刻《诗集传》。特别是在淳熙十六年(1189),序定《四书集注》,次年,刊刻于漳州,这标志着朱学思想体系的成熟。
淳熙十四年(1187)朱熹58 岁,除江南西路提提点刑狱公事。
淳熙十五年朱熹上封事,奏事延和殿,说,今日之“大本”,在正皇帝之心。天下有“急务”者六:即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次日,除主管太一宫,兼崇政殿说书,朱熹力辞,除秘阁修撰,奉外祠。
淳熙十六年(1189)八月,朱熹除江南东路转运副使,以疾辞,十一月除知漳州。次年即光宗绍熙元年(1190),至漳州。在漳州任上奏除无名之赋700 万,减经总制钱400 万。他欲方量土地,行经界法,为土豪及在朝权势者所沮。后以子丧,请祠。绍熙四年(1193)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绍熙五年四月,去长沙上任。在任数月用镇压安抚手段,平息少数民族起义。重建岳麓书院,明教化,四方学者毕至。在抑豪民,严武备诸多方面有政绩。三、从宁宗庆元元年(1195)至六年(1200)朱熹去世,朱学进一步完善,同时朱学内又孕育嬗变的因素。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