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六年(1170),陆游起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免职数年,得到的是远州副职,去的又是僻远的山城,这一切使他感到伤怀。但是,一踏上旅途,他很快克服了失落感。取道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经三峡入川,一路上观秀丽山水,探幽奇绝境,访先贤遗迹,采风俗民情,所谓“道路半年进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②。他且行且记,将一路闻见加上个人感慨,写成《入蜀记》6 卷。这次旅行,使他视野大为开阔,爱国信念更加坚定。乾道八年(1172),四川宣抚使王炎,邀陆游入宣抚使幕,任帅府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他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有机会亲临前线。他常不避艰险,来往于南郑与前沿军营之间,曾雪夜渡汉水,掠过金军阵地;也曾一连三天啃着荞麦饼,与士兵生活在一起。这段军旅生活,对他的后半生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到一年,随着王炎被调职,陆游也离开了南郑,改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来到成都,后又在蜀州(今崇庆)、嘉州(今乐山)、荣州(今荣县)等地任通判及代理州事等职,几乎遍历蜀中。淳熙元年(1174)末范成大帅蜀,改任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回成都。淳熙三年(1176),因不拘礼法,被劾“燕饮颓放”而罢职领宫观,他不以为然,毅然自号“放翁”。
淳熙五年(1178),宋孝宗看到了陆游在蜀中所作诗篇印本,遂诏东还。此后十多年,陆游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担任监司和州官,虽然未能充分① 《宋史》卷395《陆游传》。
② 《剑南诗稿》卷2《水亭有怀》。
施展其政治抱负,但由于一再坚持抗金主张,为权贵所不容,始终不被重用。淳熙七年(1180),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因发粟赈灾,被劾罢官。淳熙十五年回朝任军器少监,次年任礼部郎中,十一月又被刻罢官,回山阴故里闲居。
绍熙元年(1190)冬,复以阶官中奉大夫、提举冲祐观,均为闲差,陆游时年66 岁。此后十余年,他基本上以奉祠领半俸,过着清贫生活。他虽人闲居,但日夜思念报国之心是闲不住的,他依旧关心国事,忧国忧民。其间,绍熙三年(1192)封男爵,庆元元年(1195)题其书斋为“老学庵”。
嘉泰二年(1202),陆游又被召,恢原阶官提举宫观,任实录院同修撰兼同修国史,参与修撰孝宗、光宗两朝实录。次年修撰完成,升宝谟阁待制,致仕。嘉泰四年(1204)封子爵。开禧三年(1207)封渭南伯,由此自号“陆渭南”。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 年1 月26 日)病逝,享年85 岁。爱国诗人,壮心不已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时闻父执议论国事,深受熏陶。从小就懂得民族压迫的苦难,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官员,虽然退居林下,仍时时关心着国家兴衰、民族危亡,与朋友们谈到国家前途时,常食不下咽,悲不自胜。他们“或裂眥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①。这些长辈们的爱国思想和高尚情操,深刻影响着陆游,使他很早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成年后,陆游以“学者当以经伦天下自期”②来自勉。他的“喜论恢复”,显然是仕途坎坷的主要原因。但是,多次播迁,并没有使陆游的爱国热情稍减,仍时时准备为恢复中原出力。在陆游思想上,抗金恢复中原高于一切。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希望别人也应以国事为重,团结一致对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就在缠绵病榻之时,仍然念念不忘,至死不渝,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③他临终时吟哦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正反映出他耿耿丹心与至死不泯的爱国热情。
诗人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精熟各种诗体,尤擅七律、七绝。《剑南诗稿》存诗9300 余首。陆游的创作道路和作品风格,有人分为三个阶段:早年从江西派入手,私淑吕本中,又师事曾幾,所作工藻绘,重技巧。中年起诗风改变,尤其是入蜀以后,诗境开拓,博大闳肆。晚年退隐家居,风格渐趋平淡。然而,无论诗风如何改变,鼓吹恢复,诋斥和议,一直是他诗歌的创作主题。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他的诗歌忠实地反映了一代人民的心声。有时是对恢复中原的无限希望,有时是对偏安局面的无奈怅恨,有时是对误国君臣的愤怒控诉,有时是对国事日非的深沉叹息。由于严酷的现实,陆游抗战必胜的信念屡屡被打击,几乎幻灭。但他即使在极其抑郁、近于失望的心绪时写下的诗篇,也都是沉郁顿挫、感激豪放① 《渭南文集》卷30《跋周侍郎奏稿》。
② 《渭南文集》卷26《跋文武两朝献替记》。
③ 《剑南诗稿》卷2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之作,因此,人们称陆游是继屈原、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爱国诗人。
陆游描写田园和景物的诗篇也同样出色。晚年久居乡间,对农民的欢乐和疾苦都耳闻目睹。他以清隽流畅的诗句描写善良纯朴的农民生活,一年到头辛勤的劳作,自给自足的农家乐,他们遭受到的苛取豪夺,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农民命运的关切。陆游的景物诗,或发思古之幽情,或表现明媚的风光,多清新俊逸,饶有韵致。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皆为千古名句。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