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转引自池内宏:《元寇的新研究》页42—43。
③ 参见同上书引八代国治:《关于蒙古袭来之研究》,载《史学杂志》,1918 年。疾如雷电,民甚苦之”①;立征东元帅府,以忻都、洪茶丘、刘复亨为都、副元帅,聚兵高丽,加造战船。十月,蒙、汉军及高丽军共二万五千余人,乘大小战船900 艘发合浦(今马山),侵袭对马、一岐两岛后,进至博多湾,攻击沿岸诸地;二十日,于今津等港口上陆,日本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死伤甚重,而元军亦疲,未能深入,退回战船,其夜博多湾台风起,战船多坏,只得仓卒撤还。此役发生在日本龟山天皇文永十一年,日本史上称为“文永之役”②。
至元十二年,忽必烈遣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但一去即杳无音讯(他们于当年四月至日本,九月被镰仓幕府杀害,四年后,逃回的高丽水手才报告了这一消息)。当时元朝正进行灭宋战争,经略日本事暂时搁置。十六年,尽取江南,即准备再举征日,命高丽及江南四省造战船,并命南宋降臣范文虎筹划征日事宜,显然意在驱使新附军由南路进取日本。范文虎受命后,派属下周福、栾忠与一来宋日僧同去日本传递诏书,同时奏请待所遣人回报日本是否从命,再决定进兵。十七年初,元廷获悉使臣杜世忠等已被害。范文虎所遣二人也一去不返(到日本不久即被杀)。于是决定进行大规模侵日战争,特立行省专任其事,大臣阿剌罕与高丽王王■任右、左丞相,忻都、洪茶丘、范文虎右丞,李庭左丞,张禧参政;拟定方略:忻都、茶丘率蒙、汉、高丽军四万发合浦,范文虎等率新附军十万发江南,会师一岐岛,共同进兵其国,志在必取①。
十八年五月,忻都、茶丘与高丽元帅金方庆率东路军四万多,乘战船900艘出发,攻对马、一岐;六月初,不待江南军来会即进至筑前志贺岛登陆。日本已有防备,在博多湾沿岸阵地构筑工事,以精锐部队开进志贺岛与元军激战。元军未能取胜,退屯鹰岛,月末移军一岐。范、李、张等率江南军十万,乘战船3500 艘,六月十八日由庆元(今宁波)出发,航行七昼夜抵平户岛,其先遣军至一岐约东路军来会。七月,两军主力均进泊鹰岛(音译“打可岛”。或作“竹岛”,系音讹致误),行省官商议进攻太宰府,但他们果如临行陛辞时忽必烈所担心的那样,相互不和,议事争执不决,以致“逗留不进”几一月②。八月一日,夜半“飓风大作,波涛如山”,元军船多“缚舰为寨”,紧靠在一起,致相“震撼击撞,舟坏且尽,军士号呼溺死者如麻”③。忻都、茶丘、范文虎等将帅“各自择坚好舟乘之”,弃军自归④。留下来① 《高丽史》卷二七《元宗世家》。
② “文永之役”过程,参见上引池内宏书第七章。
① 忽必烈面谕征日行省诸臣云:“朕闻汉人言,取人家国,欲得百姓土地,若尽杀其人,徒得地何用。”可见此役旨在征服日本。据日本史料记载,侵日元军还“为居住持世路(生活)具,为耕作贮锄锹类”,显然准备持久屯驻(参见《元寇之新研究》页291—293)。
② 方回:《孔端卿东征集序》,《桐江续集》卷三二。
③ 苏天爵:《赠长葛县君张氏墓志铭》,《滋溪文稿》卷二一。
的元军大部分被日军消灭,一部分被俘⑤。十四万多元军得归者仅五分之一,大张旗鼓的第二次侵日之役(事在日本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日本史上称为“弘安之役”)以惨败告终了。其后忽必烈又准备再征日本,下令造船和拘刷水手,激起受害最深的江南人民的激烈反抗,朝臣也多言不利,不得不中止。
至元二十年,忽必烈遣提举官王君治与补陀寺僧如智持诏“宣谕”日本,洋中遇飓风吹回补陀山。次年,再遣江西行省参政王积翁与如智出使日本,积翁拘任氏船以行,途中又因事鞭之,将至对马岛,被任氏所杀。两次遣使均未达。大德三年(1299),元成宗遣补陀寺学识渊博的临济宗高僧宁一山(一山一宁)搭乘日本商船使日,到达太宰府,因是敌国使者,幕府执权北条贞时下令囚禁于伊豆修善寺,后知他是有道高僧,即迎住镰仓建长寺(后被日本上皇邀主京都南源寺,直到去世,门徒众多),尊礼有加,但对与元朝通使事则仍予拒绝①。
尽管元朝与日本交过战,通使关系一直未能建立,元代中、日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仍然十分繁盛,双方政府都不但不加禁限,且有意促成。至元十四年,有日商持金来换铜钱,元朝给予准许。次年,令沿海官司通日本国人市舶。十六年,日本大商船四艘载商人、水手二千余人至庆元,经查明确是来经商的,即许其交易而还②。从至元末年到至正末年的七十多年中,中日间有商船(主要是日本商船)和僧侣等人员(他们大体都搭乘商船)来往、年份可考者即有近五十年,而且往往一年中不止一批,此外还有许多年份不明或失载者③。大德八年,元朝“置千户所戍定海,以防岁至倭船”①,也可见几乎年年都有日本船来。由于经营中日贸易获利甚巨,日本幕府为了筹集建寺经费和其他目的,有时也批准派出官方商船,如1325 年为修建长寺、1328年为造镰仓大佛、1341 年为建天龙寺所派商船即是②。
元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是庆元,这里置有市舶司掌对外贸易。庆元路属县定海(今镇海)是日本商船停泊之所,经检查、抽分后即许日商登岸市④ 王恽:《泛海小录》(《秋涧集》卷四十)载:“大小船舰多为波浪剪触而碎,唯句丽船坚得全,遂班师西还,是年八月五日也。”所记应即诸将逃归事。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