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
来源: | 作者:叶永烈 | 发布时间: 1011天前 | 578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苏联顾问团住处附近,毛泽东和沈雁冰见到许多士兵。有两个士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我是中央委员、宣传部长。”毛泽东抬出了他在国民党中的“官衔”。然后,他指了指那位瘦削、穿长袍的大作家道,“他是我的秘书。”士兵一听来者是“大官”,也就放行了。他们进了大门,毛泽东把沈雁冰留在传达室,自己走进里边的会议室。沈雁冰如此回忆毛泽东当时对于蒋介石突然袭击的激愤情景:我在传达室先听得讲话的声音,像是毛泽东的。后来是多人讲话的声音,最后是高声争吵,其中有毛泽东的声音。又过一会儿,毛泽东出来了,满脸怒容。我们回到家中坐定,毛泽东脸色平静了。我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毛泽东回答:据陈延年说,蒋介石不仅逮捕了李之龙,还把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统统逮捕,关在一间屋子里,扬言第一军中不要共产党员。据苏联军事顾问代表团的代理团长季山嘉说,蒋介石还要赶走苏联军事顾问团。我有点惊异,问:那怎么办?毛泽东回答:这几天我都在思考。我们对蒋介石要强硬。蒋介石本来是陈其美的部下,虽然在日本学过一点军事,却在上海进交易所当经纪人搞投机,当时戴季陶和蒋介石是一伙,穿的是连裆裤子。蒋介石此番也是投机。我们示弱,他就得步进步;我们强硬,他就缩回去。我对陈延年和季山嘉说,我们应当动员所有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秘密到肇庆集中,驻防肇庆的是叶挺的独立团……中央执、监委员到了肇庆以后,就开会通电讨蒋,指责他违犯党纪国法,必须严办,削其兵权,开除党籍。广西的军事首领李宗仁本来和蒋有矛盾,加上李济深,这两股力量很大,可能为我所用。摆好这阵势对付蒋,蒋便无能为力……茅盾:《中山舰事件前后》,《新文学史料》,一九八○年第三期。这是毛泽东平生头一回跟蒋介石对抗、交手。不过,他只能向陈延年、季山嘉陈述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建议,却不能要求中共照自己的意见去办。他毕竟还不是中共的决策人。起初,陈延年表示赞同毛泽东,但季山嘉表示反对。“季山嘉这样一反对,陈延年也就犹豫起来。”虽说毛泽东再三跟他们辩论,声调越来越高,嗓门越来越大,也无济于事。“三二○事件”实际上是蒋介石发动的一次政变。他动用手中的枪杆子,一箭三雕,获得大胜:第一,拘捕了李之龙(李之龙当时蒙受双重冤屈,中共内部“疑心李之龙受反动派利用”。后来,他在一九二六年六月获释,随军北伐。一九二八年二月六日在广州遭捕,翌日被国民党海军第四舰队司令杀害于广州黄花岗),打击了中共。第二,汪精卫自称“受惊”,“心龂不宁,眼眩头晕,不能视事”,提出“暂时休假”。三月二十五日他突然“失踪”,蒋介石掌握了党、政、军大权。    

    第三,威逼苏联派来的首席军事顾问季山嘉离粤回国,苏方表示同意。    

    蒋介石初试锋芒,一举成功。不过他毕竟羽毛未丰,况且中共势力颇强,加上国民党内反蒋势力也不小,他不得不作一些收敛。他声称:“三月十八号中山舰案,是与中国共产党本部没有关系的。我绝不承认三月十八号那天的事件,共产党有什么阴谋在内……”蒋介石又声言,“对人不对俄”。他要求撤换季山嘉,但要求原苏联顾问加伦返任。    

    这么一来,蒋介石既保住了“联共”、“联俄”的左派形象,又在实际上取得了大胜利。蒋介石受到了中共总书记陈独秀的赞扬。一九二六年四月三日,陈独秀在中共机关刊物《向导》上著文,称“蒋介石是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柱石”。陈独秀还致信蒋介石,对他大大称赞了一番:事实上从建立黄埔军校一直到三月二十日,都找不出蒋有一件反革命的行动,如此而欲倒蒋……这是何等助长反动势力,这是何等反革命!介石先生!如果中国共产党是这样一个反革命的党,你就应该起来打倒它,为世界革命去掉一个反革命的团体;如果是共产党同志中哪一个人有这样反革命的阴谋,你就应该枪毙他,丝毫用不着客气。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陈独秀的这些话,使蒋介石颇为得意……    

    



第一部分:最初岁月蒋介石果真“得步进步”


    倒是给毛泽东说中了,对于蒋介石,“我们示弱,他就得步进步;我们强硬,他就缩回去”。在“三二○事件”之后,中共总书记陈独秀“示弱”,蒋介石也就“得步进步”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瘦骨嶙峋、双腿瘫痪、年已半百的人物自上海赶来广州。蒋介石待如上宾,安排他住在广州东山蒋寓对门,以便朝夕过从。此人为蒋介石在“三二○事件”后站稳脚跟、“得步进步”,起了幕后谋士以至“导师”的重要作用。此人姓张,名人杰,字静江,通常人称张静江。他跟蒋介石属大同乡,浙江吴兴人氏,年长蒋介石十岁。    

    张静江有过传奇式经历:他在二十岁时,便患骨痛症,致使双腿行走不便。不过,他却有一颗精明的商业头脑。他居然在巴黎开办通运公司,赚了大钱。一九○五年冬,他回国后重返巴黎时,正好与孙中山同船。他仰慕孙中山,前去拜望,并表示可以资助孙中山革命活动。他告诉孙中山联络暗号,并说以ABCDE为序,倘电报中写A,即资助一万元,B为二万元,C为三万元,D为四万元,E为五万元。孙中山听罢,将信将疑。两年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时,同盟会本部经费匮乏,无计可施,想起了船上邂逅的那位奇怪的富贾张静江,便按联络密码往巴黎发电报,电文仅一个字,即“C”。几天后,果真,从巴黎电汇来三万法郎,使孙中山吃了一惊!从此,孙中山在革命活动陷于困顿之际,便向巴黎求援,张静江有求必应。不久,张静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了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后来,他出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长……张静江跟蒋介石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情谊。一九二○年,蒋介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当经纪人时,便靠张静江资助,认了四股。在张静江指点下,蒋介石投机发了财。后来,蒋介石失利,欠了一屁股债,又是张静江替他还清,并劝他还是去广州投奔孙中山为好。在陈炯明炮轰永丰舰,蒋介石侍卫孙中山时,曾把两个儿子托给张静江……张静江得知蒋介石在广州发动“三二○事件”,特地从上海赶来,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成为蒋介石的幕后智囊。如张国焘所回忆:“他虽从未对外露面,却是人所共知的幕后人物。”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二册,一一○页,东方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一九二六年五月十四日傍晚,已经从苏联返回广州的苏联顾问鲍罗廷,通知中共代表张国焘和谭平山,说是当晚要去会晤蒋介石,商谈要事。晚八时,张国焘和谭平山驱车前往东山蒋寓,蒋介石又陪他们到对面张静江寓中。蒋介石向张国焘、谭平山透露了将于翌日召开的国民党第二届中执会第二次全会的一些内容,并特别关照他们:中共在翌日不要闹事——这预示着翌日的会议将对中共有“大动作”。翌日——五月十五日,广州街头军警加强了巡逻。在戒备森严的气氛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召开了。毛泽东作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出席了会议。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中央的会议向来由汪精卫主持,这一回改由蒋介石主持,意味着蒋介石已成为国民党的领袖。对于蒋介石来说,这次会议是“历史性”的。会上,经蒋介石提议,由张静江接替汪精卫出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由谭延闿接替汪精卫出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兼国民政府主席。这么一来,蒋介石战胜了他在国民党内最重要的对手——汪精卫。虽说他自己并没有出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是由张静江担任此职,也就等于由他担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