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 (上)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04天前 | 5701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了推动丈田,张居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按照清丈要求,清查自家隐漏田亩。他写信给江陵老家的儿子张嗣修,命其严格查核自家有无诡寄影射田亩。在核查中发现,张家原有田土不过粮七十余石,而在该县赋役册中却写着“内阁张优免六百四十余石”,这多出的五百七十余石,“有族人倚借名号一体优免者,有家僮混将私田概行优免者,有奸豪贿赂该吏,窜名户下巧为规避者,有子弟族仆私庇新故公行寄受而逸者,是以十分之中,① 《明神宗实录》卷一○六。

  ② 邹元标:《敷陈吏治民瘼恳乞及时修举疏》,《明经世文编》卷四四六。③ 邹元标:《敷陈吏治民瘼恳乞及时修举疏》,《明经世文编》卷四四六。④ 《张太岳文集》卷三三《答山东巡抚何来山》。

  ⑤ 《明神宗实录》卷一一九。

  ⑥ 《明神宗实录》卷一一九。

  论本宅仅其一,余皆他人包免”①。查清之后,张嗣修按其父要求不仅将诡寄于自家的五百七十石田粮上交国家,而且表示主动放弃优免待遇,“本宅田粮七十四石例得优免者,尽数与小民一体当差”②。

  张居正大权在握,正己肃下,在他的亲自策划和督促下,全国绝大部分州县认真执行《清丈条例》,如山西平阳府曲沃县,知县沈时叙“先令其人自清丈,自首者免罪,欺隐者重究。丈毕,各填供报单一张送本里,里长挨甲口口类为一册,名曰《供报顺甲册》,余收贮密室以为底据,仍复择乡民中素行端谨者兖公、直里各二人,带书算手各一人,复分里按段丈之,与供报者同则已,多少口口口之少者正其隐欺之罪,口类其册曰鱼鳞册,则丈无遗地矣。”③河南杞县知县段绍先让业主自报田亩数额及方圆四至,然后亲自检查,“验田认粮,遂得一县田清和税均”④。

  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各地还编制了新的鱼鳞图册,这次的鱼鳞图册“盖一准国初鱼鳞之旧而益核之”①,内容较之洪武时期更加精密完备。如常州府武进县,“是年(万历十年)丈量,尝造鱼鳞图册。闻之每鄙实费四金,推求缮写,不止再三,总而藏之于官”。鱼鳞图册每乡都以四境为界,境内田土划分为坵,坵与坵紧接相挨,绘于图册,如鱼鳞之相比,次以字号。田地分官民、高圩、腴瘠、山荡,一一注明,其后写有业主姓名、年月,卖卖则有开注。②比较如实地反映了清丈后的土地占有状况。正因如此,清入关后摊派钱粮所用的《赋役全书》就是依据万历清丈后的图册编纂而成:“顺治三年,谕户部稽核钱粮原额,汇为《赋役全书》,悉复明万历间之旧。”③万历九年,顺天八府州县和南京锦衣卫屯田、山东、江西先后报告丈量完毕;万历十年,保定、大同、蓟辽、山西、广西、应天、宣府、浙江、贵州、淮安、扬州、徐州、河南、延绥、湖广、四川、陕西、两广等陆续报告清丈完毕;十一年,宁夏、甘肃、云南亦报告清丈事竣。至此,历时二年多的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的“丈田亩、清浮粮”运动始告结束。

  《清丈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明清丈之例,谓额失者丈,全则免”,表明清丈的目的不在于增加役额,而是以清核隐田为手段去均平赋役保证国课。通过清丈,应该说基本上达到预期目的。首先,大量隐田被清查出来。兹据《明神宗实录》列出《万历清丈田亩增额表》:① 《万历邸钞》,万历九年夏四月条。

  ② 《万历邸钞》,万历九年夏四月条。

  ③ 沈时叙:《平阳府曲沃县均田记》,原碑现藏曲沃县文化馆。

  ④ 焦竑:《焦氏笔乘》卷三。

  ① 天启《海盐图经》卷五《食货·土田》。

  ②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七册《常镇》。

  ③ 《清史稿》卷一二○《食货二》。

  万历朝清丈田亩增额表地区丈田完成时间丈后新增耕地(顷)

  见于《明神宗实录》卷数顺天八府州县九年四月2835 111山东九年九月365755* 116江西九年十二月61495.54 119北直隶保定府十年正月17580 120山西十年三月5100 122蓟辽十年三月1157.88* 122辽东十年三月8390 + 24188.70 122北直隶各州县军卫关营十年六月11309.56* 125宣府保安、延庆、永宁等县十年七月1467.41 126江南十一府州县十年七月23730 126浙江十年七月16146.6* 126凤阳府十年八月18290 127淮、扬、徐三府十年八月12240 127河南十年九月8093.17 128湖广十年十月541470.78 129延绥十年十月30.43 129宁夏十年十一月68.94 130四川十年十一月264520 130陕西十年十二月30988.32 131两广十年十二月71213.18* 131陕西延、宁二镇十一年正月18990 132注:有*字符号的数字系由几个数字相加而统计出来的。

  其次,隐占田土被查清后,“以多余之地补失额之粮”①,减少了“民间虚粮赔累之弊”。如北直隶沧州,“清丈之后,田有定数,赋有定额,有粮无地之民得以脱虎口矣”①。在山东,“清丈事极其妥当,粮不增加而轻重适均,将来国赋既易办纳,小民如获更生”②。另外,随着额田的增加,国家财政危机亦得以缓解,《明史·张学颜传》称:“自正(德)、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明史纪事本末》亦称万历十年“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