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戴家璋主编:《中国造纸技术简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年版,第176—180 页。第十节印刷刻书之风大盛明代是刻书之风大盛的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都很重视图书典籍的收集、整理、编撰和出版,内府、部院以及各地藩王府、府司雕版刊书风行一时,私家坊肆也很活跃,因此,明代印刷业日趋发达,至嘉靖、万历年间达到极盛,直到晚明仍盛而不衰。明代印刷业的中心有南北两京、杭州、苏州、建阳、建安等地,明中叶徽州、湖州迅速崛起,甚至后来居上,“近湖刻、歙刻骤精,遂与苏、常争价”②,“今杭刻不足称矣,金陵(南京)、新安(徽州)、吴兴(湖州)三地剞劂之精者,不下宋版”③,形成了新的印刷业中心。所印书籍涉及经、史、地志、文集、宗教、科技、医药、小说、戏曲、制书、类书、丛书等,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尤以《南藏》、《北藏》各六千多卷,《道统》五千多卷,印刷规模最大。所用文字有蒙、藏、女真、西夏、彝等少数民族文字和日、梵、波斯、拉丁等外文。明代在印刷技术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如创造了饾版、拱印等方法,彩色套印和活字印刷也更加成熟,从而使中国传统印刷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
雕版印刷明代雕版印刷以木版为主。官刻本有内府、司礼监太监掌管的经厂,南北两京国子监以及各部院、藩府、地方府司等刻印的。其中经厂本有《皇明祖训》、《大明律》、《贞观政要》等,版式宽阔,行格清朗,字大楷书,标有句读,且刻印精良,纸墨也选用上品,实际上质量是很好的,并对其他官刻、私刻书籍产生了一定影响①。但经厂本的缺点是校勘不精,存有舛误脱漏,且又出于宦官之手,所以后世藏书家一般都不太重视。各地藩府所刻经史文集,多以朝廷所赐内府宋元版为翻刻底本,刻印极好,且校勘精当,如周藩朱橚所刻《普济方》、秦藩朱惟焯所刻《史记集解索引正义》等,可说是藩府本中的代表作。除官刻本外,明代私人的家刻本早在明初就已兴起。如洪武十年(1377),已有浦江郑济等刻印刘基编选的《宋学士文粹》。明中叶以后,私家刻书更加风行,出现了不少藏书刻书的名家,如苏州袁褧嘉趣堂,无锡的华氏、安氏,钱塘洪楩清平山堂等。明代晚期的常熟毛晋汲古阁更为著名。他不惜重资广求宋元善本,雕板刊行,从万历到清顺治,四②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籍会通。
③ 谢肇淛:《五杂俎》。
① 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年版,第95 页。十余年间刻书六百多种,著名的有《十三经》、《十七史》、《宋名家词六十一种》、《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六十种曲》、《津逮秘书》等,流传广泛,影响很大。坊刻本书籍一般以出售获利为目的,因此出书较为庞杂,不仅有供士人阅藏的经史文集,也有适应人民大众需要的戏曲、通俗小说和日用百科杂著,其中也不乏内容精采、图文并茂、刻印俱佳的精品。明代雕版书也存在一些显著的缺点,如有些书尤其是官刻本和坊刻本,校订不精,脱文误字相当严重,又如妄改书名和对内容妄加删节,以致失去原貌,以及伪造古书等。
明代版印除木版外还有铜、锡等金属版。如洪武、永乐时行用的纸币称为“大明通行宝钞”,南京宝钞局有钞匠五百八十名,其规模已相当可观,宝钞印刷数量也很大。当时印钞用的就是铜版。有一块传留至今的明代印钞铜版,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此外,大明宝钞上印示:“户部奏准大明宝钞与制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佰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但利之所惑,宋元以来就有人制造伪钞,明代也不例外。如“句容县杨馒头出主意,与县民合谋,叫银匠密修锡板,文理分明,与印造纸马之户同谋刷印”①,这种印制伪钞的锡版做得很高明,大概足可乱真,但事发之后,参与者都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彩印明代印刷术的一项突出成就是发明了彩色套印方法。我国元代就已出现了朱墨两色套印的佛经。但在明代前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套印法并未受到重视,直到万历年间,湖州闵齐伋、凌濛初两家才将其广泛应用于刻印书籍,特别是用于刻印经、史、子、集四部古籍。闵、凌两家套印书除两色外,还有三色、四色,甚至五色,如闵齐伋印《三经评注》三色,《国语》四色,凌瀛初印《世说新语》有蓝、黄、朱、墨四色,闵刻《南华经》则多至五色。彩色多用于区分不同学者的评点和批注,以便读者阅读。据统计,闵、凌两家套印书共有一百四十多种①,其中有先秦诸子和史书,还有不少著名的诗文集和戏曲小说。有些戏曲小说还附有彩印插图,延请名家绘刻,秀逸工致,色彩斑斓,可说是版画艺术的精品。此外,明代还首创蓝印,用靛青代黑墨印书。如现存较早的蓝印本有成化十四年(1478)的《灵棋经》等②。蓝印多作初印样本,以便用墨笔校改。万历时,云南丽江木增土司还曾用白色银粉,在瓷青棉纸上印成《大乘观世音菩萨普门经》③。这种银粉① 洪武《御制大诰·伪钞第四十八》。
①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450 页。
②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522—523 页。③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522—523 页。印独具一格,在印刷史上甚为罕见。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