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仇英(约1502—约1552)①,字实父、实甫,号十洲,原籍太仓(今属江苏),后移居苏州。出身贫寒,年轻时为油漆工匠。他笃爱绘画,常常试绘山水、人物等漆画,以技艺精巧而引起画家周臣的注意。周臣发现仇英有超群的绘画才能,因而把他收做门徒。从此,在良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与日俱增。
周臣的绘画师法宋人马远、夏圭,注重笔墨技法的基本功夫,被视为“院体中一高手”②。受周臣的影响,仇英也特别注意笔墨基本功的训练,精于临摹,“于唐宋名人画,无所不摹写,皆有稿本”③;“粉涂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④。
仇英临摹古人的作品,凡山水、界画、花鸟、人物,无所不学,绘有《临宋人山水界画人物画册》、《临宋人花果翎毛画册》、《临贯休白描十六罗汉卷》、《摹李昭道海天落照图》、《摹松雪沙苑图》、《摹赵伯驹桃源图》、《临赵伯驹光武渡河图》、《临王维辋川图》、《仿李龙眠揭钵图》等。⑤在临摹古人的基础上,他既汲取了院体画家的精细纤密,又学到文人画家的雅逸放纵,于南北诸画派的长处皆有心得体会。
仇英在技法上的学习不专一家,而是撷取诸家之长,熔于一炉,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他所绘《湖上仙山图》,“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①,不一而足。又如所绘《玉洞仙源图》,亦“近仿鸥波,得其轻清之致;远追摩诘,乃多沉着之笔。而人物师李龙眠,尤能须眉变换,殆有古必参,无体不化”②。后来,仇英又结识了“吴门画派”大师文徵明。文徵明是讲求笔墨雅致、追求画外之意的文人画家,仇英虚心向他学习,得到文徵明的赞许,所绘工而雅逸,富有盎然生意。他虽然不能作诗文题跋,就连印鉴也盖在画面不显著的位置上,不像一般文人画家诗、印、书法俱美;但是,他“天赋不凡,六法深诣”,笔墨“自有沉着痛快处”,而无“专事雕缋”之意,风格“萧③ 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出版;日本铃木敬等:《海外所存中国绘画目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
① 据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仇英生卒年岁考订及其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年版,第41 页。
②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九《画二》,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268 页。③ 茅一相:《绘妙》。
④ 民国《吴县志》卷七五上《艺术列传·仇英》。
⑤ 据安岐:《墨缘汇观》,张丑:《清河书画舫》,吴升:《大观录》,邵松年:《古缘萃录》,汪砢玉:《珊瑚网·画录》等。
① 张丑:《清河书画舫·仇英湖上仙山图》。
② 吴升:《大观录·仇英玉洞仙源图》。按:“鸥波”即元人赵孟頫。
疏简远,以意涉笔”③,与文徵明、唐寅等名家的雅逸之趣,不相上下。嘉靖初年,文徵明还为仇英绘《独乐园图》作记,亲自题于图上;祝允明也以自己所书长篇经文,请仇英补绘《赵文敏写经图》④。一些文士,如陆安道、周幼海、许初等,也纷纷改变看不起画工的孤陋之态,愿与仇英结交,为他的作品题诗赋文,备加称赞⑤。在文人画中心的苏州艺坛,仇英以其秀雅纤丽的画风,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占有一席显著的地位。
仇英的人物画以仕女为最佳,他笔下的仕女,自然传神,灵秀韶韵;落笔细精谨微,形态各具,如《胡笳十八拍图》、《西厢传奇图》、《昭君出塞图》、《列女图》等,继承了宋人行笔秀润、设色浓艳的传统,形神兼备,颇具功力。此外,如《春夜宴桃李园图》、《蕉阴结夏图》、《移居渡水图》、《临流诗意图》等,人物神采奕奕,幅幅精工,一笔不苟,却极有士气,学宋徽宗而得其精,仿李公麟而得其犷。他所临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笔力刚健,造型准确,富丽繁华,而极有蓬勃之趣;无论是楼阁的细微精工,或者是人物姿态的千变万化,都富有新意,精细层累,典雅华贵,有出神入化之妙。
仇英的山水画,以青绿重彩见称,如《桐阴清话图》、《桃源高隐图》、《子虚上林图》、《仙山草庐图》等,金碧辉煌之中,带有飘逸优雅之气;翠色满目之间,孕育淡然冷寂之感。虽然丹碧交映,林木掩然,峰峦重叠,殿阁纷纭,却给人以庄重、清幽之象,工而能雅,风韵潇洒。
周臣去世后,仇英更是名著艺苑,独步一时。后来,他应嘉兴项元汴之邀,入其帷幕,充当画客。项氏收藏古人法书名绘富甲江南,仇英得以“览宋元名画,千有余矣;又得性天之授,餐霞吸露,遂为独绝之品,声重南金”①。
仇英作画,神情十分专注,“耳不闻鼓吹阗骈之声,宛如隔壁;钗钏戒顾”。②他所作无论是大幅中堂,还是册页扇面,无不惨淡经营,竭尽心思,构图精细严谨,设色繁复周到,很少有败颓之笔。而一些长轴大卷,如《清明上河图》、《兰亭修禊图》、《职贡图》、《上林较猎图》等,往往需要数月功夫才能完成,有的甚至历时二、三年才能完成。①长期的刻意绘事,耗去了仇英许多心血,以致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年仅五十,便遽然去世。②仇英虽然不像沈周、文徵明那样,以绘画消遣娱乐,颐养精神,获得高寿,但是他的作品,笔墨流畅,风韵雅逸,工而能秀,精而能犷,沿着文士画的方向不断地得到提高,因而人们把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相提并论,称作“吴门四大家”,视为明代中叶文人画的巨子。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