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20天前 | 57345 次浏览 | 分享到:

  仇英的绘画作品传世较广,有《临雀白竹鸥图》、《竹院逢僧图》、《摹宋元六景图册》、《白描观音像》、《莲溪渔隐图》、《归汾图》等,其中③ 方薰:《山静居画论》,见《美术丛书》第三集第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第1486 页。④ 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21—22 页。⑤ 据汪砢玉:《珊瑚网·画录》卷十七,商务印书馆1936 年版,第1145—1146 页。① 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7 页。

  ②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① 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23 页。②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不少作品流传海外,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宝,得到妥善的收藏。③仇英之女仇珠(号杜陵内史)、孙仇世祥,亦善绘画。④③ 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出版;日本铃木敬等:《海外所存中国绘画目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

  第四十四章回回诗人明代回回有不少诗人,其中以丁鹤年最负盛名。金大车在南京,锁懋坚在杭州,马继龙、闪继迪等在云南,也都享有令誉。

  ① 本文采自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卷二八、二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一节丁鹤年及赛景初等丁鹤年丁鹤年(1335—1424),号友鹤山人。曾祖阿老丁、曾叔祖乌马儿是元初西域巨商。元世祖西征时, 财力匮乏,阿老丁、乌马儿兄弟把全部资财奉献,并从军。元朝以功授官,阿老丁年老不愿仕,特赐田宅留京奉朝请;乌马儿擢道宣慰使,后拜甘肃行中书省左丞。其祖苫思丁累官至临江路达鲁花赤。其父职马禄丁,四十岁始入仕任临川县簿,后迁武昌县达鲁花赤,性豪迈,有惠政,解官之日百姓为之建“种德堂”,并请求留居武昌,遂为武昌人。

  职马禄丁有五子,鹤年最幼,兄弟皆业儒,四个兄长中有三人举进士,其中有爱理沙,字允中,官翰林应奉;烈瞻,官至万户。其姐月娥,亦富有才学。鹤年十二岁时丧父,“幼时读书皆月娥口授”①。

  丁鹤年从小习儒书,就读于南湖书院,十七岁即精通《诗》、《书》、“三礼”。曾师事豫章名儒周怀孝。在诸弟子中周独器重鹤年,欲以爱女妻之。鹤年以母老,兄皆在外而辞。

  丁鹤年不求仕进而厉志为学。幼时其父欲使他袭荫叔父桓州官职,鹤年辞之曰:“吾宗固贵显,然以文学知名于世者恒少,吾欲奋身为儒生,岂碌碌袭先荫,苟取禄位而已耶?”②至正十二年(1352),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武昌,年仅十八岁的丁鹤年将生母冯氏安顿于城郊,护侍嫡母顺长江东逃至镇江避难。后嫡母病逝于镇江,他徒步往浙东投奔任定海县令的从兄吉雅谟丁③。由于浙西日乱,当时江南行御史台移治奉化,不少名公大臣赏识丁鹤年的才干,推荐他做官,都被他一一回绝。不久,吉雅谟丁去世,鹤年生活无依无靠,几乎陷于绝境,只好“或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食僧舍卖药以自给”④。当时,浙东一带属方国珍的势力范围,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畏祸迁徙无常居”⑤。在浙东海岛潜踪匿迹,逃亡避祸,不得不“居简便夷俗,含凄效越吟”⑥。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亡。政局逐渐安定,丁鹤年在定海海边筑室定居下来,名其室为“海巢”。明洪武十二年(1379),各地交通多恢复,丁鹤年告牒武昌长官回乡迁葬生母遗骨。回武昌后,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生母冯氏埋葬之所,将其尸骨迁至武昌城西寒溪寺后山父墓旁。

  丁鹤年后半生主要是在杭州和武昌两地度过的,其间他曾游历江西、安徽、吴越、湖北、湖南等地,也有人说他到过四川。①丁鹤年晚年有较长一段时间隐居杭州,八十岁时曾代杭州父老作《送周① 乌斯道:《春草斋集》卷七《丁月娥传》。

  ② 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高士传》。

  ③ 一说是丁鹤年亲兄。

  ④ 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高士传》。

  ⑤ 瞿佑:《归田诗话》下。

  ⑥ 《寄乡亲济阳公》。

  ①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一作月)侍郎定江浙赋税还大都》一诗。乾隆《钱塘县志》说他“晚习天方法”,参加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最后,他结庐于父墓旁。永乐二十二年(1424)卒于武昌,葬于武昌寒溪寺后的山上。②丁鹤年是元末明初很有影响的诗人,在当时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漂泊,诗多有遗失。曾自编《海巢集》,他的诗在明清两代中均有刻本和抄本流传,各种版本收诗数目不尽一致,以艺海珠尘本《丁孝子诗集》为最多,共收诗三百四十六首、铭五篇。丁鹤年尚有文集,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丁鹤年早年是在大动乱中度过的。他的不少诗篇真实地描述了他“避地长年大海东,萧条生事野人同”③的悲惨处境。在《腐儒》一诗中,他沉痛地写道:落魄乾坤一腐儒,生逢四海日艰虞。

  异邦作客歌黄鸟,空谷怀人咏白驹。

  岂有纵横干七国,亦无词赋拟三都。

  时危那敢辞贫贱,第恨长年走畏途。

  战乱连年,兵戈四起,元朝在各族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摇摇欲坠。而作为元朝功勋之后的丁鹤年,不但“有家不可归”①,而且仲兄烈瞻、姐姐月娥都死于战乱之中。丁鹤年百忧并集,千愁齐聚。思乡,忧国,怀亲,悲己。于是,“志国怀乡一寸心”②,“一寸丹心都是愁”③,便成为他这一时期诗歌的主旋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