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苏东坡传二、三、四、五、六
来源: | 作者: 林语堂 | 发布时间: 837天前 | 7409 次浏览 | 分享到:

理由,他的确有话要说才写的。几年之后,他也为陈太守写了一篇。除去他为司马

光写的那篇之外,这篇算是最长的。因为东坡和那位陈太守,最后彼此都向对方十

分敬仰。

    陈太守的儿子陈糙,后来成了苏东坡毕生的友人,此子不可不在此一提。陈糙

喜欢饮酒骑马,击剑打猎,并且慷慨大度,挥金如土。一天,陈糙正在山中骑马打

猎,有两个兵卒相随。他前面忽然有一只喜鹊飞起,他的随员没有将此喜鹊击落。

这位年轻的猎人咒骂了一声,他从丛林中隐藏处一马冲出,哑的一箭射去,喜鹊应

声落地。这个青年的脸上,似乎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住苏东坡。后来有人传言,说

陈糙的父亲在他处做官之时曾有纳贿之事,被判处死刑。传闻是这样,苏东坡正要

遭受贬谪之时,陈糙正隐居在黄州,苏东坡的仇人想起苏东坡当年与陈糙的父亲交

恶,就把他贬谪到黄州来,好使陈糙对付苏东坡。也许陈糙要为父报仇,这样苏东

坡的敌人就可以借刀杀人了。但是事实上,苏东坡与陈糙父亲之死毫无关系,陈糙

反成了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最好的朋友。

    苏东坡又遇见了一位“朋友”——章停,章停命定是苏东坡后半生宦途上的克

星。章停后来成了一个极为狠毒的政客,现在官居太守之职,所治县分距此不远,

也在湖北省境。我们手下没有资料可以证明是否苏夫人曾经警告过丈夫要提防章停,

但是章停确是富有才华,豪爽大方,正是苏东坡所喜爱的那一等人。苏东坡曾经预

测过章停的前途,这个故事是人常说起的。是在往芦关旅行的途中,苏章二人进入

深山,再往前就到黑水谷了,这时来到一条深涧边,上面架着一条窄木板,下面距

有百尺光景,有深流滚翻倾泻,两侧巨石陡峭。章停是极有勇气之人,向苏东坡提

出从木板上走过去,在对面岩石的峭壁上题一行字,一般游客是常在名胜之地题词

的。苏东坡不肯过去,章停以无动于衷的定力,独自走过那条深涧。然后把长袍塞

在腰间,抓住一根悬挂的绳索,坠下悬崖,到对面小溪的岸上,在岩石上题了“苏

武章停游此”六个大字。随后又轻松自如若无其事般由独木桥上走回来。苏东坡用

手拍了拍他这位朋友的肩膀说:“终有一天你会杀人的。”章停间:“为什么?”

苏东坡回答说:“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苏东坡的预测是

否可靠,且看后文分解。

    仁宗驾崩后,苏东坡受命督察自陕西西部山中运输木材供修建陵寝之用的工事,

这时他又忙碌了一阵子, 此外平时他并不十分快乐。 他颇为想家。仁宗嘉佑八年

(一0 六三)他写信向子由说:

    始者学书判,近亦如问回。但知今当为,敢问向所由。士方其未得,唯以不得

忧,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尘埃虽未脱,暂想得一

漱。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哟,鞍掌久不决,尔来已祖秋。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

抽。王事谁敢想,民劳吏宜羞。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对之食不饱,余事更送

求。幼劳幸已过,朽钝不任馊。秋风迫吹帽,西阜可纵游。聊为一日乐,慰此百日

愁。

    仁宗嘉佑九年(一O 六四)他解除官职,内兄自四川来与同居,次年正月,举

家迁返京都。当时,凡地方官做官三年之后,朝廷就要考察他政绩如何,叫做“磨

勘”。依据察考的结果,再经推荐,另授新职。东坡既然回京,子由获得了自由,

不久就外放到北方的大名府去做官,当时大名府也叫“北京”,在今日的北京南方

一百里。

    新主英宗,早闻苏东坡的名气,要破格拔擢,任以翰林之职,为皇帝司草诏等

事。宰相韩倚反对,建议皇帝,为苏东坡计,应俟其才干老练,不宜于突然予以如

此高位。皇帝又称拟授命他掌管宫中公务之记载。宰相又提出反对,说此一职位与

“制诏”性质相近。他推荐苏东坡到文化教育部门去任职,并且苏东坡要经过此等

职位所需之正常考试。皇帝说:“在不知一人之才干时,方予以考试。现在为何要

考苏东坡?”但是终于按照宰相的意见,苏东坡依法考试,他考试及格,于是在史

馆任职。在史馆任职的官员,要轮流在宫中图书馆工作,而苏东坡正以有此良机饱

读珍本书籍、名人手稿、名家绘画为乐。

    那年五月,苏东坡的妻子以二十六岁之年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苏洵对

东坡说:“汝妻嫁后随汝至今,未及见汝有成,共享安乐。汝当于汝母坟莹旁葬之。”

在妻死后的第十周年,苏东坡写了两首词以寄情思,两首小词颇离奇凄艳,其令人

迷惘的音乐之美,可惜今日不能唱出了。其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岗。

    妻子死后,次年四月老父病逝,时为英宗治平三年(一O 六六)。苏洵已完成

了《大常因革礼》一百卷。自然如一般预料,兄弟二人立即辞去官职,经过迢迢的

旱路水路,把父亲和东坡妻子的灵枢运回四川眉州故里,在祖莹埋葬。朋友们纷纷

馈送葬仪。

    运送灵枢,他们必须雇船自安徽走水路,然后再顺长江逆流而上。两兄弟不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