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应该承认,万历年间西山窑民进城游行,是北京最早出现的劳动群众斗争事件, 当时的窑民队伍则是北京最早出现的劳动群众队伍。可惜我们还不知道那时的王大京等 是什么样的人,如有可能,希望有关单位和专家能够进行一些调查,让他们的事迹更详 细地载入史册。
燕山夜话(一集) 贾岛的创作态度
现时北京市所属各区、各县,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有文有武,数 以百计。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就是唐代的贾岛。
据《旧唐书》、《全唐诗话》以及苏绛为贾岛写的墓志铭等的记载,贾岛是当时范 阳郡的人。唐代设置的范阳郡,包括现在的大兴、房山、昌平、顺义等县。这一带早在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幽燕之地,英雄豪侠慷慨悲歌,成了传统的风气。正如贾岛在一首 题为《剑客》的五言绝句中写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 事?”这位诗人显然想借此来表达他自己的心情。
然而,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们最熟 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毫无疑问,写“僧敲月下门”当然比“僧推 月下门”的句子要好得多。这几乎已经成了讲究炼字的一个最寻常的例证。可是,懂得 这样一些起码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难道就可以称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诗人了吗?问题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否则,成为一个大诗人也太容易了。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 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 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那就不如无诗。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 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象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 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 的苦来。
贾岛有许多作品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渡桑干河》的诗写道:“客舍并州已十 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于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意思很曲折,而 字句却很平易。这样就显得诗意含蓄,使读者可以反复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两 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写尽,读起来就反而没有意思了。在贾岛的作品中,象这样 的例子太多,我简直不知道应该举出什么例子才更好说明问题。
读过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韩愈非常赏识贾岛的作品。《全唐诗话》记载韩愈赠 贾岛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虽然有人说这不是韩愈的诗,但是这至少可以代表当时人们对贾岛的评价。后来的人常 常以“险僻”二字来评论贾岛的诗,那实在是不恰当的。
尽管人们也能举出若干证据、说明贾岛的诗对于后来的诗坛发生了不良影响。比如, 宋代有所谓江湖诗派,明代有所谓竟陵诗派,以及清末同、光年间流行的诗体,一味追 求奇字险句,内容贫乏,变成了形式主义。如果把这些都归罪于贾岛的影响,我以为这 是不公平的。各个时代诗歌流派的优缺点,主要的应该从各该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 景中寻找根源,前人不能为后人担负什么责任。贾岛的创作态度是很严肃的,这一点直 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假若有人片面地和表面地模仿贾岛,以致产生了坏诗,这怎 么能叫贾岛负责呢!
燕山夜话(一集) 三分诗七分读
一首诗的好坏能不能评出分数来呢?许多人问过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然而,这个问题是可以解答的,也应该加以解答。
以前苏东坡曾经解答过这个问题。据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载称:“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请曰:此诗有分数否?坡曰:十分。其人大喜。 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
这几句对话很有意思。看来那个人写的诗很不好,所以要靠朗诵的声调,去影响别 人的视听,掩盖诗句本身的缺陷。苏东坡却以幽默的含蓄的评语,当面揭了他的底子。
我们现在谈这个问题,应该从苏东坡的评语中得到什么启发呢?我觉得苏东坡的这 个评语,似乎仍然适用于现在的某些诗词作品。
先说新诗吧。我们不是常常见到有一些新诗,几乎全凭朗诵的声调以取胜吗?那些 诗本身有的内容十分贫乏,没有什么感情,诗的意境非常浅薄,字句也未经过锤炼有的 简直是把本来就不大好的散文,一句一句地拆开来写,排列成新诗的形式,读起来实在 乏味。可是,你如果拿着这样的诗,去请一位高明的演员或播音员,把它朗诵一遍,最 好再带上一些表情,那就很可能还会博得一部分听众的掌声。可惜现在没有苏东坡对这 种现象当面给以批评。
这里必须说明,我近年来还是读到了许多好的新诗,象上边说的很不好的新诗当然 不占重要地位。而且,苏东坡的评语本来是针对着中国的旧体诗来说的,他无法预见我 们的诗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也还应该更多地从旧体诗词方面来观察这个问题。
那末,我们现在的旧体诗词水平如何呢?除了几位领导同志的作品以外,一般说来 情况也很不妙。最突出的现象是有些人的旧体诗词往往不合格律。这就很成问题。而且, 诗意也往往是很浅薄的。这就越发成问题了。按照苏东坡的评语,如果没有什么诗意, 就连三分诗也不象了;再加上不合格律,当然很难读上口,那就连七分读都不可能了。 这正如宋代的黄庭坚读王观复的诗,读不顺口,叹气说:“诗生硬,不谐律吕,此病自 是读书未精博耳。”由此可见旧诗词是很讲究格律的。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