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燕山夜话》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 邓拓 | 发布时间: 783天前 | 21498 次浏览 | 分享到:

  也许有人认为旧诗词的格律,对思想的束缚太厉害了,必须打破它,创造符合于我 们现代要求的新格律。这个主张我不反对,并且我同样主张要建立新的格律诗。但是, 要不是建立新的格律,如何建立它,这是另外的问题。现在既然还没有新格律,而你又 喜欢写旧诗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看还是老老实实按照旧格律比较好。因为旧格律毕 竟有了长期的历史,经过了许多发展变化,成了定型。这在一方面固然说明它已经凝固 起来了,变成了死框框,终究要否定它自己。而在另一方面,它又证明作为一种格律本 身,在一定的程度上的确反映了人在咏叹抒情的时候声调变化的自然规律。你不按照这 种规律,写的诗词就读不顺口。这总是事实吧!

  当然,我这样说,并非企图充当旧格律的保护者;更不打算说服别人勉强都来接受 旧格律。不是这样。我认为谁都可以自由地创造新的格律,但是,你最好不要采用旧的 律诗、绝句和各种词牌。例如,你用了《满江红》的词牌,而又不是按照它的格律,那 末,最好就另外起一个词牌的名字,如《满江黑》或其他,以便与《满江红》相区别。


  燕山夜话(一集)  杨大眼的耳读法

  读书能用耳朵来代替眼睛吗?一般说来,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这 不只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

  谁发明用耳朵读书的方法呢?要详细做考证就很麻烦。在这里,我想举出杨大眼, 把他作为用耳朵读书的人们的代表。

  杨大眼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将军,生当公元五世纪末和六世纪初。那时候正是南北朝 时期,这个北魏的骁将屡战屡捷,威名大震。《魏书》卷七十三及《北史》卷三十七都 为他立传。据《北史》载称:“大眼虽不学,恒遗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今作露 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看来这个人的本领真不小。自己认不得多少字,论 文化程度还不曾脱离文盲状态,却能听懂别人读的书,又能口授一通布告的文字,这不 是很奇怪吗?

  其实这并不太困难。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例如在军队中常见的兵 书、战报、命令、文告等等,念起来大概一般军人都容易听得懂。假若读的是自己平素 完全生疏的内容,那大概就很难听懂。

  但是,杨大眼的这种读书方法,对于一个识字不多而工作上又迫切需要阅读很多文 件的人,我想是有实际效果的。这种读书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用耳朵听别人读书,所以 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叫做“耳读”法。它是很有用的一种读书方法。

  把这种读书方法叫做耳读法,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要区别于所谓“听读”。晋代王 嘉的《拾遗记》中也有一个故事说:“贾逵年六岁,其姊闻邻家读书,日抱逵就篱听之。 逵年十岁,乃诵读六经。父曰:我未尝教汝,安得三坟五典诵之乎?曰:姊尝抱予就篱 听读,因记得而诵之。”这种听读和前面说的耳读不同。因为听读只是随声诵读,并不 一定懂得;而耳读是真正懂得所读的内容。所以说值得重视的是耳读而不是听读。

  耳读的方法对于老年不能看书的人,同样也很适用。宋代楼璹的《醉翁窈事》一书 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孙莘老喜读书,晚年病目,乃择卒伍中识字稍解事者二人,授以 句读,每暝目危坐室中,命二人更读于旁。”虽然这是因为眼睛有病不能看书才用耳读 的方法,但是,我们无妨以此类推,设想到其他的人也许由于种种原因,以致自己不能 看书,就都可以采用这种耳读的方法。

  事实上,我们知道现代的许多大政治家,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和处理一大 批书报和文件等等。他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于是对一般的资料和文件,就只好由若干秘 书人员分别帮助阅读和处理,而把最重要的字句念一两遍,如此看来,杨大眼的耳读法 倒并不是落后的方法啊!


  燕山夜话(一集)  不要秘诀的秘诀

  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 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一见有这些秘 诀,满心欢喜,结果就不免上当。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然而,我觉得 还有人仍然抱着找秘诀的心情,而不肯立志用功。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 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 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 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 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 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 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新切,此是入书法;用得 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