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曾有这样一首诗:当时件件不离他如今万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说从前诗人们醉心于琴棋书画诗酒花,而现在却完全变了,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就是说离不开生活问题,经济问题。由此可见,从前的诗人出世,即脱离俗尘作诗;而今天的诗人入世,即不再以花啊鸟啊作为题材,而是进入这个现实的世界,与人们共同认识世界,共同谋生,所以也就必然为生活而写诗了。
(黄跃庆译)于日本《妇人之友》1951年8月号。)
为了中日的永久和平——临别寄东京大学
学生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仓石教授对我说,东大的同学们想让我写点分别的话来做纪念。当时我正准备旅行,非常忙,因此答应秋学期开始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写。
现在,我站在这海天构成的航线上,眼看着我寄身了五年的陆地渐渐地消失,一种难以遏止的孤寂涌上心头。
我刚刚来到日本的时候,遍地是轰炸的伤痕,人们像迷失了方向似的脸上笼罩着阴暗的表情,身上是破破烂烂的衣服,头上是很不像样的帽子……但是,这五年间日本渐渐地复兴起来了。地上到处矗起新的雄伟的建筑,商店的厨窗里千姿百态的新商品闪着光辉,人们的脸上换上了笑容,身上穿的是整洁的服装……而且,近日里日本就要与其交战国缔结和平条约,这对我来说是比什么都欣喜的事。
但是,我的国家——中国,如果按照国际法,和日本还是处于敌对状态;对日讲和会议上也没给中国一个席位。
中国有句谚语:“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敌对状态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心里早就不存在了。“打”和“骂”真的是两国人民的自愿吗?不。中国和日本是所说的唇齿相依的关系,我们的国交什么人也不能隔开。
从一个中国人的立场出发,从一个教师的立场出发,我最关心的是新发展的中日两国文化和文化人的迅速交流。为什么呢?只有加速彻底的文化交流,两国间真正的永久的和平才有了基础。
依据我这五年寄寓的经验,我深深地感到中日人民之间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还很少。讲和条约的缔结延来延去,两国人民的接触不够。隔了一道战争的堤坝,我们两国人民只能远远地伸出和平的手,微弱的和平的呼声相互也难以听到。
然而,我决不悲观。两国人民的友情像那连结我们两国国土的海洋一样宽广、深厚,而且迟早一定会如海洋的波涛涌起,越过所有的堤坎,这就是远东的两个重要国家全面联合起来的日子。
东大的朋友们,这个责任在日本就落到大家的双肩。如果日本是个真正的民主国家,对国家前途,青年们能够发表意见,东大朋友们的意见一定会是非常重要的。
朋友们,我不想说“别了”,而说“再见”。我想我一定还会来日本,我希望那时的日本是同学诸君的天地。
在这里我祝愿大家健康、进步,希望大家为中日的永久和平同中国青年并肩奋斗。
(刘福春译)93、94合并号。)
归来以后
我回到祖国,回到我最熟识热爱的首都,我眼花缭乱了!
几年不见,她已不再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而是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了。这些年来在我梦中涌现过多少次的胜地,尤其是“五四”纪念地的天安门,那黯旧的门楼,荒凉的广场,曾是万千天真纯洁的爱国青年,横遭反动统治阶级血腥迫害的处所,如今是金碧交辉,明光四射,成了中国和世界人民团结一致争取和平的象征,成了春秋节庆佳日,伟大的人民领袖检阅壮大的人民队伍的地方了。此外如雕栏玉砌的故宫,庄严矗立的天坛,玲珑高举的白塔……这些数百年来,万千劳动人民血汗的智慧的创造,终于回到了劳动人民的手里,在人民自己的政府的关怀和爱护之下,也都轮奂一新了!这些格外和谐的色彩,格外鲜明的情调,在北京秋日特有的晴天爽气之中,也格外显得光辉而静穆。成群的乳白的鸽子,在这水波涟漪,楼阁玲珑的上空,回绕飞翔,曳着嘹亮悠扬的哨声,不住地传播着和平的消息!
这一片新兴的朝气,不但笼罩着北京雄伟美丽的建筑,也笼罩着北京忽然加多的熙熙攘攘的劳动人民。他们在这新的美丽的城市里,辛勤地劳动着,快乐地游赏着,热情地学习着。
在这些熙熙攘攘的劳动人民中间,还夹杂着更加多的新中国的儿童。电车上,公园里,街头巷尾,花花簇簇,戴着红领巾的,背着书包的,还有在父母怀抱中的……一阵阵清朗活泼的笑声,叫出了新中国的希望。
到此就要引起我今后的创作问题了。
这又是一件旷古未有的盛事!我们全国的文艺工作者,在我们自己的政府的正确的领导和鼓舞之下,已在四年前动员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了。我们不再走“闭户着书”、“孤芳自赏”的老路,千万个心灵,千万道目光,聚集到同一的方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像一块大磁石,号召吸引着千万条文艺的钢针,向着它直指,跟着它转动。
我深深地感觉到,我过去的创作,范围是狭仄的,眼光是浅短的,也更没有面向着人民大众。原因是我的立场错了,观点错了,对象的选择也因而错了。但只要我不断努力地学习,我的文字工具还是可用的。我能以参加这次的全国文代大会,得到了学习的机遇,感到十分快乐,十分兴奋。我虽然细小,也还是紧紧挨着这块大磁石的一条钢针。在总的路线中,我选定了自己的工作,就是:愿为创作儿童文学而努力。我素来喜欢小孩子,喜欢描写快乐光明的事物,喜欢使用明朗清新的字句。在从前那种“四海皆秋气,一室春难暖”的环境中,我的创作的欲望,一天一天地萎缩淡薄下去,渐渐地至于消灭。如今在这万象更新的新中国的环境中,举目四望,有的是健康活泼的儿童,有的是快乐光明的新事物,有的是光辉灿烂的远景,我的材料和文思,应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好好研读先进的文学作品,好好联系群众。在我的作品中,我要努力创造正面艺术形象,表现新型人物,让新中国的儿童看到祖国的新生的,前进的,蓬蓬勃勃的力量,鼓舞他们做一个有教养的,乐观的,英勇刚毅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