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冰心全集第五卷》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冰心 | 发布时间: 1013天前 | 346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一九五七年冬天在开罗召开的亚非团结大会和一九五八年秋天在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大会中,我两次会见了苏联乌兹别克的卓越女诗人祖利菲亚。这位温柔雅淡的诗人,是个凌厉的和平战士,她以一支生动有力的笔,唱出了苏联人民对于和平的热爱和愿望。在塔什干我还会到着名的女舞蹈家哈农,她曾访问过中国,对于中国有说不尽的热爱。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晚上在诗人古良姆家的招待盛宴。哈农女士给我们表演了最精彩的民族舞蹈,还唱了好几支她在中国学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歌曲。她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和我们尽情地跳舞,一双热情横溢的眼睛里,放射着友爱的光辉。


在费尔干纳城,我们受到了乌兹别克最高苏维埃副主席阿列摩娃·哈来达的亲切的款待。这位精干活泼的年轻主席,和我们一见如故,她带领我们参观纺织厂,孤儿院,不厌其详地给我们介绍了本城的历史和建设的经验,在招待席上,她谈笑风生,话题总不离开中苏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和保卫和平的共同事业。她态度是那么亲切,那么诚恳,那么乐观,使我们心里充满了热情、信心和勇气。


假如我将我在苏联的农庄,工厂,学校,托儿所……所遇到的对我有深刻印象的妇女,都一一加以描写,在这短小的篇幅里,是决做不到的,而且也不是必要的,因为苏联妇女对于建设新社会和保卫世界和平的孜孜不懈的努力,以及对中国妇女的友谊和同志团结,都不是偶然的,个别的,乃是从最原则性的,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所发出来深刻真挚的情感。我只举一个例子——在乌克兰基辅的精密电气仪表厂,和我们热烈拥抱的女工,亲热地叫着曾在这厂学习的一位中国女同志的名字,询问她在国内的工作和生活的状况,以家人骨肉的感情向我骄傲地述谈她在厂里学习的优良成绩。这一切充分地表现着同一崇高伟大的目标,而在一起辛勤劳动的阶级感情,已经把中苏两国的妇女,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


总而言之,无论是我在书上读到的,在中国会到的,或是在苏联会到的,甚至于在苏联的城市和乡村路上遇到,没有交谈过一句话的苏联妇女,我都感到在她们身上有一股崭新的共产主义的精神与气息!长期地在共产主义的教育培养下,忘我地积极地参加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先进的苏联妇女,永远是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




“三八”颂歌——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五十周年而作


“四台”②搬了家,家务劳动社会化,劳动妇女干劲大。我们心红似火,我们身轻似箭;党的手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看,前面灿烂的朝阳!


让我们你追我赶,又帮又赛,把鲜艳的红旗,①②四台:锅台、碾台、磨台、井台。——作者三权:神权、族权、夫权。


插遍祖国的海角天涯。东风盖大地,处处泛春潮,和平民主运动起,一浪更比一浪高,我们保卫孩子,我们保卫和平,斗争的姐妹在哪里,我们的心飞到哪里。看,前面壮阔的波涛,让我们并肩携手。团结友爱,把行进的歌声,响彻五洲四海的云霄。




雨鞋的喜剧


最近到湖北省参观了二十天,惊喜地看到了那边一切都在飞跃前进,这使我更加惭愧地感到自己的思想远远落在时代后面,只从我买雨鞋的一件小事,就可以有趣地说明这一点。


在北京住惯了的人,出门不大会想起带雨鞋的,尤其在春秋两季。这次南下参观,虽然许多人都叮嘱我要带雨具,我总想我们旅行参观的条件很好,走路不多,而且城市里道路好走,多带一双鞋子,就多一些累赘,因此我只带了一件晴雨两用的外衣,坦然地出发了。


到了汉口,就遇上“杏花春雨江南”的天气,镑镑的雨中,我们在长江大桥上,来回走了一趟,因为桥上是洋灰地面,连鞋面也不曾湿着。我们只心旷神怡地在赞叹欣赏这座飞架南北的雄伟高大的虹桥,俯看滔滔东流的一江春水,我心里感激地在念道:“中国人民几千年的飞越天堑的愿望,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终于实现了!”


在以后的几天参观里,就开始有点紧张。一来是因为我们参观的都是以飞跃的高速度兴建起来的重工业的工厂,如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钢铁公司,关山工业区,和武汉锅炉厂等。这些工厂都是厂房高大,机器轰鸣,外行人走了进去,只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在广大的、未完成的建筑工地上,参观工厂的生产过程。因为建筑还没有完工,各种管子还没有埋好,道路也不能铺好,在大雨之中,我们只顾兴奋地抬头,双脚就都踏在烂泥里了。


因为我们还要到湖北省西北部去参观一个水利工程,于是我们中间未带雨鞋的人,都纷纷出去买雨鞋,可是市上已经买不到了。我们的主人从公司库里给我们拿了几十双一九六○年出厂的产品来。我挑了双最小的试了一试,仍是嫌大。


在出发的头天晚上,我就同一位朋友自己上街去看。我们走进百货公司,甚至于儿童用品公司和旧货店,都买不到雨鞋或胶鞋,而在微雨中,我低头注意来往的行人,人人脚上都穿着雨鞋,那就是说,熟悉武汉气候的,应当穿而且能够穿雨鞋的武汉人,都已经穿上了。


我一边走,一边笑对我的朋友说:“我有一个写诗的题目了,就是‘见人穿雨鞋有感’。”她也笑说:“你还不着急,还有心肠做诗?”但是她也知道我的“有感”不是妒羡那些穿雨鞋的人,而是惭愧地感到自己预见性不足,没有想到江南的春雨,没有想到高速度施工,提高生产的广大工地,以及广大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最后我听了朋友的话,回去把最小的一双拿来,试着套穿在鞋子外面,发现它是又合脚又暖和。雨鞋的问题解决了,大家都为我高兴,但是最使人兴奋的,还是因为买雨鞋而联想到的全国日新月异的实况!

更多